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为目标深入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

以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为目标深入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

来源:智榕旅游
以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为目标 深入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

江西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李芳萍

【摘 要】面对需要各种帮助的残疾人,怎样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康复和服务?怎样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什么才是最好的服务模式?实践证明:以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为目标的社区康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国际上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为社区内所有残疾人康复、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及增加包融性的社区发展的一种策略。我国的社区康复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残疾人康复模式。社区康复具有低投入、广覆盖、可及性强的特点,是调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是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残联各项业务工作施展的平台和落脚点。

江西省积极运用国际社区康复工作理念,以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为契机,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采取重大举措,强势推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全面开展,促进了残疾人的社会融合。通过整合社区的卫生、教育、社会服务等公共资源,为残疾人提供融合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尤其是在经费投入、示范引领、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培训、社区康复站的建设、社区残疾人康复需求评估与建档、自制残疾人辅助器具、家庭康复和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积极探索机构康复与社区康复对接的康复模式,使那些无法到机构康复的残疾人在社区享受到就近就便的服务,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关键词】残疾人 社区康复 社会融合

Reinforcing CBR Service with the Objectives of Promoting

Social Inclusion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Li Fangping

Vice President of Jiangxi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Abstract] How can we assist the disabled persons in need of various helps to get better rehabilitation and service? How can we help them reintegrate into the society? Are there better service models? The practice demonstrates: it is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solve such problems via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CBR) targeting disabled persons’ social inclusion.

China’s CBR is a key integrated part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a model meeting Chinese situation, which is proved through long-term practice. CBR,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input, wide coverage and strong accessibility, which is an efficient means to harmonize social conflicts and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s the root solution to initially realize “rehabilitation service for all disabled persons” and the platform and standpoint for the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s to carry out various works.

Jiangxi Province actively utilizes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CBR, and takes the chance of nationwide building of demonstrative towns (as well as cities and districts) of CBR for the disabled persons to include the rehabilitation into people’s livelihood engineering of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o take big movements to strongly push the all-around implement of CBR and to improve the disabled persons’ social inclusion. Jiangxi has provided chances and conditions for the disabled persons’ inclusion development, via integrating public resources such as sanitation, education and social service. Initial achievements has been made especially in the aspects of capital input, demonstration and guiding, training of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coordinators, building of CBR stations, evaluation and filing of the disabled persons’ rehabilitation requests, home-made assistant wares for the disabled persons, home-based rehabilitation, support of private disabled children rehabilitation organizations and purchase of service contracting. Meanwhile, Jiangxi actively searches the models to join organization-based rehabilitation and CBR so as to help the disable persons unable to enjoy organization-based rehabilitation get convenient service and to further guarantee their equal rights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life.

[Keywords] Disabled Persons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Social Inclusion

一、基本情况

江西位于祖国的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自古以来江西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全省现有常住人口4456万人,辖11个地级市,100个县(市、区),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省会城市南昌市。

江西,东邻浙江、福建,南嵌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福州乃至香港、澳门、台北等各经济重镇、港口为直线距离,江西高速公路、铁路网络发达,航空发展迅速、水运交通便捷。“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排位保持上升趋势,在全国处于中势地位,全省经济发展也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按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现有残疾人283.2万人,占总人口比例为6.39%。其中农村残疾人比例高达85%。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为88.6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

“十一五”以来,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残疾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广大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2008年开始,省政府投入了3个亿专项资金,实施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就业专项,共有30万残疾人从中受益。2009年5月,省政府投资4500万元、核定全额事业编制93名、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

公益性岗位57个,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沐浴阳光安养院)。2009年7月省残联在红谷滩新建的机关综合楼正式启用,康复、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及省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二期工程都已通过立项正开工建设中。与此同时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也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以民生工程为契机、以社区康复为抓手,着力提升康复服务手段与水平,通过组织实施了残疾人康复重点工程项目,共投入了2个多亿专项资金,为68万余人次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与救助,残疾人康复经费投入与“十五”期间相比明显翻了十倍,呈现大幅度增长,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能力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二、社区康复是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最有效途径 国际组织倡导的社区康复理念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能促进社区领导层、残疾人及其亲属、以及其他相关公民之间的协作,为社区里所有的残疾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也是为社区内所有残疾人康复、机会均等、减少贫困和社会包容的一种社区整体发展战略。通过残疾人和家属、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所在社区、以及相关的政府和民间的卫生、教育、职业、社会机构和其它机构共同努力贯彻执行。

我国的社区康复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残疾人及其亲友积极参与,采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全面康复服务,以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从“九五”以来就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的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把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九项之首,予以高度重视。将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残疾人康复社区化、社区康复社会化,开展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必然选择。依托社区资源,利用社区平台既可为残疾人提供覆盖面广、有效便捷和经济实惠的基本康复服务,帮助残疾人解决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利益问题,又将丰富社区建设内涵,弥补社区卫生服务在康复功能上的不足,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范围的拓展,从而促进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和谐社会的社区建设。

社区康复具有低投入、广覆盖、可及性强的特点,各项康复业务都可以借助社区这个平台开展,是大多数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就近就便享有康复服务的主要途径。社区康复是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的有效手段,是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网底,是康复保障制度落实的网底,也是康复服务网络的网底。社区康复的目标就是要保证残疾人能最大限度地增强他们的躯体及心理能力,享受正常的公益服务和机会,并为社区和整个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激发社区的积极性,以通过社区内部改变的方式促进和保护残疾人的人权,例如消除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障碍,以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

三、江西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主要做法和措施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残联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积极采取重大举措,强势推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全面开展,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成效显著。着力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实施CBM社区康复合作项目为契机,积极借鉴和推行国际社区康复理念;二是以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为起点,全面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三是以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努力探索社区康复工作新模式。

(一)以实施CBM社区康复合作项目为契机,积极借鉴和推行国际社区康复理念 CBM国际组织社区康复理念是以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为依据,以《社区康复指南》为范畴,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倡导的是一种包容性社区发展,涵盖了健康、教育、谋生、社会、赋能这五大元素25个子元素。

2010年,我省铅山县被列为中国残联—CBM社区康复合作项目试点县,该县以实施CBM社区康复合作项目为抓手,积极倡导国际社区康复理念,高位推进,精心组织,全面提升了该县残疾人工作的整体能力与水平。成立了县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

县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增加了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3名,划拨了CBM项目培训和工作配套经费82.6万元,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康复工作机构,配备了康复工作人员;同时按照CBM项目要求,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残疾人家长协会组织和残疾人互助协会组织;举办了乡镇康复指导员、专职康复员和乡镇卫生院康复医师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CBM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开展,落实了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报销和新农合支付的诊疗项目范围,将1300多名农村重度残疾人的个人参合费用纳入了农村医疗救助范围,将重度精神疾病患者经常服药费用纳入了门诊统筹和门诊特殊病种费用支付范围;实施政府民生工程为170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推荐安置残疾人就业2600余人,落实贫困残疾人城乡低保2600余人;解决大病医疗救助、危房改造、家庭居家无障碍改造等325人。

项目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社会对残疾人及家庭理解进一步加强,歧视减少,对通过康复训练和需求帮助后,残疾人的自主生活能力与幸福指数有较大的提高,自信心也不断增强了。二是促进社区康复作为社区包融性发展策略,以帮助残疾人主流化发展,尤其是减轻贫困。三是支持有关方面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使能获得健康、教育、谋生及社会层面的机会,以提高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四是通过促进残疾人融入与参与发展及决策过程,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提高社会地位,从而更有利于广大残疾人重返社会,回归主流,实现社会融合。

(二)以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为起点,全面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十一五”期间,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共同在全国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我省共培育了12个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县(市、区),占全省100个县(市、区)的12%,示范培育活动成为了我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有力抓手,调动了基层政府开展康复工作的积极性,争取和整合了部门资源,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城市和农村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残疾人普遍获得康复服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省残联以创建全国和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培育活动为契机,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强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培训力度,加快社区康复服务站的建设,全面推进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加大社区康复的经费投入,残疾人康复经费逐年增长。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农业大省,多年来省财政公共事业经费支出的残疾人康复经费仅为100万元/年。自2008年起,省政府将残疾人康复项目列入民生工程,每年列支2500万元,特别是2010年,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配套残疾人康复经费,使全省残疾人康复经费达到了7000万元。五年来中央、省、市、县级康复经费投入总量超过1.5个亿,人均康复经费达到0.7元,使我省的残疾人康复事业得到了跨跃式的发展,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快速提升。二是认真总结示范培育活动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在全省乡(镇)、街道及社区(村)建立社区康复服务站(点)2000个(配备康复器材),培训社区康复协调员14871名,为111839名社区残疾人建立康复档案,搭建了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与训练的平台与载体,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康复功能,丰富了社区康复内容,使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是切实结合江西实际,创建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将积极推行残疾人辅助器具自制工作纳入社区康复工作重要内容,解决了大部分残疾人买不起辅具的问题。因此,中国残联、民政部、卫生部于2010年10月联合在江西星子县召开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总结暨经验交流会,中国残联孙先德副理事长在会上高度赞扬了我省星子县自制残疾人辅助器具、残疾人家庭康复的模式和做法,指出这是“可学可用”的鲜活范例,号召全国残联学习江西“土法上马”的经验。

(三)以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努力探索社区康复工作的新模

“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重大的任务。为确保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深入开展社区康复是关键,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我们在全面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我省实际的社区康复新模式,从扶持机构、培养人才队伍、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了机构康复与社区康复的有效结合。一是我省将扶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对全省43家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进行了设施扶持和康复专业人员持证上岗的培养工作,使承担国家和省康复项目任务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能具备基本的康复设施和生活条件,人员也能具备基本的康复教学知识和水平;二是组织省内有关方面的康复专家研究制定我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包括《江西省民办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江西省民办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以及《江西省民办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试行)》,规范了我省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及开业标准;三是深度开展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分地区分片形式,选择了部分市、县为培训现场,共培训乡、村两级社区康复协调员2500名;四是开展了政府购买康复服务的试点工作。探索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康复机构人员到社区和家庭开展残疾儿童家长培训和上门指导康复服务的有益尝试,使那些无法到机构康复的残疾人在社区得到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 [2] 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武汉) 中山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广州) 香港复康会 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香港)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

[4]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5]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通知》

[6] 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7]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残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8] 江西省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江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通知》 [9]《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指南》,北京: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服务合作项目 [10]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江西省主要数据公报, 江西省:江西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 江西省统计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