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2.醍醐灌顶: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3.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4.半途而废: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5.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6.耸人听闻: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7.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8.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9.安之若素: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来。1. 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毫不介意。2. 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10.安步当车: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11.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被误读为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12.充耳不闻: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13.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14.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15.置之不理: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16.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17.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8.兄弟阋于墙: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19.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20.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21.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22.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23.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24.顾影自怜:顾:看;怜:怜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25.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6.各持己见:持:抓住不放。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27.不可或缺:不可或缺: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
28.至关重要:意思为相当地重要,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