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卷第10期 医学与社会 Vol_26 No.10 2013年10月 Medicine and Society Oct.2013 ・11・ 多元联动下残疾人社区康复运行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傅青兰 冯能 林赛娟。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波,315000; 宁波市第九医院,宁波,315000; 宁波市大榭开发区民政局,宁波,315000 摘要残疾人康复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而社区康复是保障残疾人回归社会的重要方式。目前社区康复主要以社区 卫生服务的医疗康复与政府民政等部门提供的社会康复为主,存在着内容简单、技术薄弱、资金不足和观念单薄等问题以及各 个部门多头管理的现象。本文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讨论一种多元联动下的残疾人社区康复运行模式的构建方法及由此带来 的问题思考。 关键词社区康复;残疾人 中图分类号R197.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YXYSH.2013.10.000 The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of Operation Mode about the Disabled 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Multiple Linkage Fu Qinglan et al Ningbo College of Heahh Sciences,Ningbo,315000 Abstract The disabled rehabilitatio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g livelihood,and community based reha・ bilitation is the guarantee the disable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turn the society.At present,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 mainly relied on medi- cal rehabilitation b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and social rehabilitation by civil affairs departments.There is the phenomenon of thin content,poor technology,insufficient funds,thin concept each department.This paper discussed a method which the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 mode about the disabled 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Multiple Linkage and thus the problem of hte thinking taking Jiangbei,Ningbo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Disabled 残疾与康复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_l J。根据 1.1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康复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 随着社区卫生“六位一体”功能的提出,中国残 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 疾人社区康复正式融人社区卫生服务 。目前主要 例为6.34% 2 J。残疾人康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采取以康复医学技术人员为骨干,卫生站为平台,家 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残 庭为基础,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和双向转诊为技术支 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 持,构建四级康复网络的工作模式 j。工作内容以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 J。近年来,我国 残疾人身心康复为主。国内外社区康复20多年的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扶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残 经验教训说明,只有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 疾人康复事业开始步人法制化轨道,各项权利得到 网络的投入,才能落实残疾人在社区层面的预防、医 基本保障。多数基础康复活动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在 疗、保健和康复服务,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社区康 残疾人所在社区进行,社区康复是保障残疾人回归 复对残疾人的身心功能的改善,也可以为残疾人在 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J。 教育、职业、社会方面的康复打下基础_4 J。 1国内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现状 1.2依靠政府、民政、教育部门的社会康复 国内残疾人社区康复自1986年起步,社区康复 以政府为主导,民政残联系统主要实施残疾人 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本,模式多样,方法灵活,坚持 的各项扶贫、就业、教育方面的保障性工作,组织各 社会化工作方式,管理上依靠社区工作网络进行多 种评残扶残,民政残联体系内设立残疾人康复中心 部门统一协作 J,其内容是向社区残疾人提供卫生 及残疾人福利院对残疾人开展医疗康复、家庭病床、 及相关服务。 就业指导等活动。民政部门联合教育系统开展各种 ・12. 医学与社会2013年10月第26卷第10期 残疾人特教学习,培养职业技能。政府通过财政部 门向残疾人提供各种经济、福利支持。 2残疾人社区康复管理存在的问题 运行上多个部门有各自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单线操 作多,多部门联系少,共同合作的项目也不多,缺乏 合作的有效平台和长效机制。且多个部门各自进行 管理,造成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人为分割和复杂化, 不利于统筹康复资源,不利于残疾人寻求最全面的 2.1社区康复内容单薄,与国际理念差距较大 国际上社区康复早期的服务内容是向社区提供 卫生和相关服务,但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特别是 康复服务。存在重复劳动的问题,使社区康复很难 向更为深远的方向发展。 3多元联动社区康复运行模式的构建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的发表,社区 康复的主要内容扩展到了健康、教育、生计、社会、赋 权5大领域25个元素,更多地关注残疾人的基本需 以宁波市江北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为样本, 求和特殊需求 。最新的社区康复要求还有以残疾 人社会融合为导向的参与式社区发展规划 J。 我国现有的社区康复实践中,对社区康复的性 质、内涵理解多数停留在生理功能恢复与训练等各 补偿方面的层面上,出台的一些助残工程如白内障 复明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向肢体残疾者配发轮 椅及向听力障碍者提供助听器等 J,较少涉及对残 疾人社会融合的关注。在内容上也没有把教育、就 业等残疾人社区康复内容纳入社区康复的规划和政 策中 。 2.2社区康复技术力量薄弱 社区康复以康复为中心,采取多专业合作、联合 作战的工作模式,所以需要专业的康复医学人才的 同时,还需要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物理治疗师、康 复理疗师等共同参与。 目前康复治疗师的人数不多,且社区康复组织机 构不够完善,经费缺乏,多头管理,很难留住专业康复 人才。康复医学人才都愿意涌向医疗康复机构,社区 康复点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较难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指 导,不能为社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综合性、连续性的 康复服务,难以获得社区残疾人的信任 。 2.3残疾人自身康复观念淡薄 由于康复带来的经济压力及对社区信任度不 够,加之传统观念的制约,残疾人虽然有康复的意 愿,但往往过多的依赖家庭 1 。有些人认为康复应 该是社会的责任,自己消极接受各种安排;有些人过 多地相信综合性康复机构的康复能力,而对社区康 复的技术人员没有信心;更有很多残疾人不能承担 康复的经济负担,无法坚持康复训练,使得社区康复 的依从性受到影响。 2.4政府各部门单线管理多,协调合作少 在残疾人康复的管理中,残联、民政、卫生、教 育、财政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重要作用。但在管理 构建“卫生行政部门——高等医学院校——康复医 院——残疾人联合会——社区康复站”多元联动下 的残疾人社区康复运行新模式。 3.1搭建社区康复培训中心平台 卓大宏教授很早的时候就在他的文章中提到: “社区康复的管理本身也是一门技术,需要培养训练 专门的社区康复(Community based Rehibitation, CBR)管理人才”l1 。建议有关部门成立专责小组, 或成立科研专题组,专门研究和解决加强CBR管理 问题,如果条件成熟,可以成立社区康复培训、研究 和信息中心。 不改善和加强管理,CBR就不能有效地生存和 发展。所以,要想联合各个政府部门,整合各种资 源,需要由政府牵头,成立一个社区康复培训中心这 样的平台。平台由卫生局、残联、社区医院、教育等 多个部门组成,下设理事会,由政府民政部门管理协 调。各部门整合各自的残疾人社区康复资源,联合 工作。 3.2以社区为试点开展工作 以培训中心为平台的工作模式是社区康复新的 运行模式的探索。因此,首先要开展试点。以高校 专业教师、康复医生作为专家组成员,成立工作小 组,实行专家负责制,以宁波市江北区7个街道为例 具体工作内容如模块图中展示,主要为残疾人情况 调研和排摸,开展康复培训和训练指导。 3.3第三方绩效评价 社区康复工作历来缺少正规及量化的评价指 标,此模式提出由第三方评价的方式。绩效评价指 标之一:由中心聘请康复专家,每年对辖区内7个街 道残疾人样本进行综合康复评估,并检查社区康复 站的软硬件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之二:随机发放残 疾人社区康复满意度调查表及残疾人康复自评调查 表,了解社区康复在残疾人当中的满意度。绩效评 傅青兰等.多元联动下残疾人社区康复运行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13・ 价指标之三:辖区内《残疾人/障碍者基本情况登记 表》等残疾人管理档案的完整情况。绩效评价指标 之四:各指导专家负责社区每年开展的康复培训、指 导情况,活动资料、论文、研究报告、子课题等成果情 况。见图1。 政府I l市、区级卫生局l l高等院校l l康复医院l l残疾人联合会 往往以各部门主观评价为主,本联动模式采用第三 方评价的方式,兼顾了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但 借助于第三方专家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且 绩效考核指标较多,具体执行过程困难较大。所以, 如何科学、严谨地做好社区康复的绩效考核,使考核 具备修正和指导意义,是社区康复工作中面临的新 专家咨询法 多元联动 现场社会调查法 康复培训 I J 康复服务 康 复 现 状 调 查 囊l l票Il 蠢ll蓁 康复站建设 康复指导 图1 多元联动社区康复运行模式及绩效评价 4多元联动社区康复运行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4.1培训中心由各部门协调管理,采用理事会的工作形式 多元联动的社区康复运行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 社区康复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各参与部门的协调配 合。但是,联动下各个部门都有丰富的社区康复资 源,如何将各条线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整合利用,协 调平台工作与本部门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不 断探索的过程,理事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2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及康复志愿者的作用 在以往所提倡的各部门协调联合的工作方式 中,缺少高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及学生的参与, 本多元联动模式的构建,其主体各工作小组的指导 教师就是由高校专业教师构成,康复志愿者由康复 专业学生构成。这种模式为社区康复的推行增加了 新鲜的技术力量,为社区康复工作注入了新的血液。 但因其受到高校师资资源的制约,不适合在所有的 城市推广。将高校专业师生引入社区康复的队伍是 社区康复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4.3科学、严谨地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绩效考核 没有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就无法判断社区康 复工作的优劣成败 。以往的社区康复考核模式 挑战。 4.4将残疾人社会融入作为社区康复的重要内容 在社区康复指导工作中,较多注重对残疾人家 庭环境的改造和职业康复的指导,动员社区志愿者 定期进行残疾人心理辅导及沟通,增加残疾人融人 社会的信心。但社区环境的改造还受到来自社区物 业、政策、法规的诸多限制,给残疾人融入社会带来 一定的障碍,需要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并给予政策法 规上支持。 参考文献 [1]邱卓英,李多.现代残疾康复理念、政策与社区康复体系 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07):60l一 605. [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 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3]徐俊峰,孙岚,王征美.社区康复建设构想[J].辽宁中医 药大学学报,2010,12(4):32—33. [4]卓大宏.中国的社区康复现状[J].中国残疾人,2004 (9):43. [5]郭悠悠,刘林.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 农业大学学报,2011,28(1):154—161. [6]赵林.社区持证残疾人康复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J].中 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8):790—791. [7]Wodd Health Organization.CBR Guidelines I Introductory Booklet[R].Geneva.2010:23_26. [8]刘林,郭悠悠.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认知与实践[J].中国 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07):609—612. [9]施肖峰.中国社区康复的现状及发展思路——国外社 区康复的启示[J].医院管理论坛,2004,21(7):56— 59. [10]王建富.依托社区卫生、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之对策 [J].中国社区医师,2011,11(13):273—274. [11]徐俊峰,孙岚,王征美.社区康复建设构想[J].辽宁中医 药大学学报,2010,12(4):32—34. [12]卓大宏.关于正确处理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几个关系[J]. 现代康复,1997,1(6):402—404. [13]汪云,陈霞,程勇,等,社会卫生服务系统绩效评价框架 构建[J].医学与社会,2008,21(2):29—31. (收稿日期2013—05—23;编辑柴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