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

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

来源:智榕旅游


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

施工技术创新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南平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二)QC小组

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QC小组简介 .......................................................................................................... 2 三、选择课题 ............................................................................................................... 4 四、设定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 5 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 6 六、制定对策 ............................................................................................................. 10 七、对策实施 ............................................................................................................. 13 八、效果检查 ............................................................................................................. 17 九、标准化 ................................................................................................................. 19 十、总结及今后打算 ................................................................................................. 20

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创新

一、工程概况

南平市武夷新区南林片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二)经九路工程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市童游大道至南林大道段间,建桥梁一座。该桥平面位于直线段上,全桥共设左右两幅,单幅一联,桥梁全长104m,宽度为18.5米;跨径为25+40+25=90m。

该桥上部为拱梁组合结构;V构斜腿与水平面形成33°斜角,顶梁支架体系需建立在V构斜腿上。

具体如下图所示:

1

二、QC小组简介

QC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南平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二)小组

课题名称课题类型成立时间

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创新创新型

组长小组注册时间小组注册号

丁墨松

平均小时

活动日期

课题注册号

小组成员数活动次数出勤率

人次

平均年龄教育时间

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6-11-01

小组活动进度计划

制图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图时间:2016-11-01

2

QC小组成员简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姓名 丁墨松 曹振田 陶波 周绪成 余煌 何聪 汪衫 官兵团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年龄 46 48 26 26 26 26 28 33

职称 高级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职务 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工长 质检员 测量负责人 物资员 班组长

组内职务 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内分工 全面负责 技术指导 技术攻关 技术实施 质量监督 测量负责 材料负责 现场实施

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6-11-01

3

三、选择课题

1、课题查新

课题查新情况表

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创新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查新项目 查新人 陶波 查新机构 查新范围: 查新时间 2016.11.1 中国专利数据库 万方数据网 中国知网 百度搜索 查新点与要求: 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支架安全可靠,施工迅速 查新结论: 1、四大数据库里未查到类似专利; 2、未见到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满足上诉要求相关的期刊。 经查新,国内尚未见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文献的报道。 制表人:余煌 审核人:陶波 制表时间:2016-05-01

4

2、选择原因

①工程质量目标高:本工程是武夷新区核心区和公司重点工程,对桥的结构和观感质量要求非常高;

②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斜腿与水平线呈33°角,斜腿坡面具有弧度,于其上支架搭设施工难度大,且对安全要求高;

③施工工期紧:由于项目处于赶工期间,对工期要求紧,对支架搭设及拆除的要求较高;

④本工程为工程局科技示范工程,采用常规方法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激发了小组成员创新意识,对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方法技术创新,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把“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创新”作为我目的QC成果课题。

四、设定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一)设定目标

课题目标:通过技术创新,结合查新过程中总结的桥支架施工方法,开发一种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12万元。

(二)目标可行性分析

、本小组成员配合默契,经验丰富,理论基础好,创新能力强。、从工程局合格分包商名单中选择优秀劳务队伍。

5

3、施工得到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内部局技术中心指导支持,外部聘请专家论证。

4、公司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具备成功实施的条件。综上所述,我们设定的目标可行。

五、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1、方案提出的背景

经九路水之廊桥是一个重点的景观桥梁工程,构斜腿与水平线形成夹角,斜腿坡度较大,增大了在其上进行支架搭设的难度,且施工紧,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较多。因而施工方案的选择极为重要。

2、方案提出

QC小组成员针对工程的实际特点,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运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多种形式、不同思路的施工方案,并利用亲和图将方案整理,最终优选了三个可行性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 一般桥梁支架搭设 支架防倾斜措施 满堂支架 贝雷梁+型钢支架 缆风绳 双向对拉固定 支架搭设材料 Φ48小钢管 贝雷梁 钢管柱 施工整体考虑 施工时间 施工难度 施工成本 方案汇总亲和图

制图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图时间:2016-11-01

6

可行性方案汇总表

序号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内容 采用Φ48*3.5小钢管+顶托+方木支架方式,类似满堂支架 采用贝雷梁+型钢+贝雷梁+型钢+方木的支架方式 采用钢管柱+贝雷梁+方木的支架形式 备注 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6-11-01 具体方案如下图所示:

方案一示意图

制图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图时间:2016-11-01 方案二示意图 制图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图时间:2016-11-01

7

方案三示意图 制图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图时间:2016-11-01 可行性方案优缺点对比分析表 序号 优点 施工成本低,施工简便,支架拆除方便 缺点 施工工期长,由于斜腿破面较大,施工安全性较低,小钢管易对已浇筑的混凝土面产生损坏。 由于投入的型钢和贝雷梁等材方案二 施工安全,施工工期较短,对混凝土面破坏较少 料较多,施工成本大,且贝雷梁和型钢组成的支架体系后期支架拆除不易。 方案三 施工安全,施工工期短,对混凝土面破坏少,成本较低 贝雷梁和钢管柱组成的支架体系后期支架拆除不易 合理 不合理 不合理 备注 方案一 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6-11-01 3、方案对比分析表

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创新方案对比分析表

方案 施工难 易程度 经济性 增加人工方案一 施工简便,难度小费,材料费较低。 32天 工期 整体效果 施工方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混凝土面有破坏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安全性 8

方案二 施工较易,难度适中,拆模难 施工较易,难度小,拆模较难 材料费高 25天 施工较为繁琐,存在较小安支架安全稳定 保证了支架的稳定性,施工方便 全隐患 无安全隐患 方案三 费用适中 20天 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6-12-054、确定最佳方案

小组全体员工采用综合加权评价法对三种方案分别从施工难易程度(0.3),经济性(0.3),整体效果(0.2),工期(0.2)等评价、打分,将各成员的打分汇总平均如下。

方案评价表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施工难易程度(0.3) 0.25 0.20.2经济性(0.3) 0.250.15 0.2整体效果(0.2) 0.10.15 0.2工期 (0.2) 0.150.20.25总分 (100%) 0.75 0.7 0.85 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6-12-05小组根据加权评价分数绘制了评分柱状图如下:

方案加权评分柱状图0.90.80.70.60.50.40.30.20.10施工难易程度经济性(0.3)(0.3)0.250.20.20.250.150.2整体效果(0.2)0.10.150.2工期(0.2)0.150.20.25总分0.750.70.85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加权评分柱状图

制图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图时间:2016-12-05

综上,小组成员投票一致选择方案三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深化。、方案深化

9

方案深化措施表

方案深化主要内容采用钢管柱+贝雷梁+方木的支架形式,深化一使得无法完全支撑到位的部分区域处理具体措施示意图根据绘图可以得知,未完全支撑到位的区域主要为构圆弧倒角处,为保证施工安全,结合现场施工材料,选用Φ48*3.5小钢管进行支撑。支架的横距、纵距、步距均为。因贝雷梁为固定的米结构形式,无法完全立与构斜腿坡面上,若不与构斜腿接触,又深化二贝雷梁与构斜面接触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即使能与斜面接触会导致斜腿坡面点受力,安全性也较差;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时可以做个台阶,从而达到面受力。台阶后期进行处理。因整体支架形式为钢管柱+贝雷梁+方木,上面直接接触模板浇筑混凝土,导致工程施工完深化三如何方便拆模成后模板不宜拆除,无法按照由上至下进行,方便模板拆除,将贝雷梁与“台阶”接触间放置小型临时支座,以便后期拆模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6-12-05

六、制定对策

1、绘制工艺流程图

QC小组根据构斜腿面坡度大特点,支架搭设的先后及难易程度,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编制了施工工艺流程图。

10

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工艺流程图

V构斜腿浇筑, “台阶”施工

预压是否合格 是

钢筋及侧模施工 墩台施工时预埋 钢管柱地脚螺栓 否 钢管柱安装

双拼40工字钢施工

方木铺装及底模施工

贝雷梁施工

临时支座施工

混凝土浇筑

施工完成

制图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图时间:2016-12-18

11

2、对策实施表

对策实施表 序号 要素 “台阶”及膨胀螺栓预埋施工 对策 “台阶”及膨胀螺栓按照方案施工 目标 措施 “台阶”采用木模板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振捣良好;膨胀螺栓与墩台钢筋连接,作防水处理。 由富有经验的老员工进行现场指挥施工,多角度利用铅锤进行检查 保证支座内部砂层密实度,开口牢固且后期利于砂石流出 地点 责任人 时间 1 “台阶”平整,膨胀螺栓固定牢固 施工现场 周绪成 何聪 墩台及斜腿混凝土浇筑时 2 专人负责现场钢管柱施工 指挥,汽车吊进行施工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制作安装 利用水准仪精贝雷梁施工 确控制贝雷梁头、尾标高 临时支座施工 方木及底模铺装 控制方木间距,保证原材质量 钢管柱垂直度偏差小于1.5% 支座牢固,后期能按设计要求下落 施工现场 周绪成 何聪 周绪成 陶波 周绪成 陶波 周绪成 何聪 膨胀螺栓预埋完成后 钢管柱施工完成后 临时支座施工 3 施工现场 4 施工前认真放样,通过调节临时支座控制贝雷梁坡度满足桥型要求 贝雷梁头、尾标高,施工时保证贝雷梁间距,安装牢固 方木间距满足要求,底模无凸起 模板采用新模板并涂抹脱模剂,方木按照放样要求摆放固定 施工现场 5 施工现场 贝雷梁施工,预压合格后 6 混凝土浇筑模板洁净,振及整体效果 捣良好 观感质量好 混凝土振捣密实,模板按要求拆除,后期进行装饰施工。 施工现场 余煌 陶波 钢筋模板安装完成后 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6-12-1812

七、对策实施

实施一:台阶及膨胀螺栓预埋施工

台阶采用专项定制木模板进行加工,加工尺寸为,与斜面混凝土一起浇筑成型,施工时振捣均匀,台阶平整度较好。

墩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天插打膨胀螺栓,将厚钢板固定,方便后期钢管柱施工。

经检测,新增台阶平整,膨胀螺栓固定牢固,目标完成。

膨胀螺栓安装示意图

实施二:钢管柱施工

在膨胀螺栓施工完成后,进行钢管柱施工;钢管柱采用的规格,钢管柱底部与预埋钢板焊接,并通过三角钢板固定,增加其抗剪切及防倾覆能力。

经检测,钢管柱垂直度偏差小于,目标完成。

钢管柱施工

13

实施三:临时支座施工

临时支座采用预制安装固定的方式施工,施工前根据桥梁及贝雷梁预计标高调整临时支座的高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固定,其加工示意图如下所示。

经检测,支座牢固,后期能按设计要求下落,目标完成。

临时支座加工示意图

实施四:贝雷梁施工

贝雷梁采用花架规格,两组贝雷梁间距为,施工时通过水准放样,严

格控制贝雷梁两端标高,且保证贝雷梁间距,安装牢固,防止发生倾覆。经检测,贝雷梁坡度满足桥型要求,目标完成。

贝雷梁施工

14

实施五:方木及底模铺装

方木采用规格的方木,方木净间距为。底模板采用新模板并涂抹脱模剂,施工时通过铁钉与方木固定。

经检测,方木间距满足要求,底模无凸起,目标完成。

方木及底模铺装

实施六:混凝土浇筑及整体效果

底模板施工完成后进行预压,预压合格后安装侧模及平板梁钢筋,后浇筑主梁混凝土。

经检测,模板无凸起,混凝土无鼓包现象,观感质量好,目标完成。达到了最终目标。

15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

最终成型图

16

八、效果检查

、经济效益

通过技术创新,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开发一种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减少了材料投入,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降低成本15.85万元,实用工期天,与计划工期天提前天完成。

经济效益分析表

9080706050403085.615.85 73.669.75预算值目标值实际值预算值目标值实际值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7-03-10

17

2、社会效益

经九桥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平板梁结构质量一次性验收通过,获得业主及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并将临近的另一座类似景观桥交由我公司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8

九、标准化

通过本次课题活动,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我们将成果进行整理总结,编制了《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写了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工法;申报了拱梁结构桥梁施工技术科学技术奖。

19

十、总结及今后打算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得到了以下收获:

1、对大角度斜面混凝土上支架搭设施工技术进行了创新。

2、提高了小组成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小组成员发挥了创新精神,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4、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使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个人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又有了进一步提升,为今后继续开展QC小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前后综合素质评价表

序号 1 2 3 4 5 6 评价内容 质量意识 个人能力 团队精神 QC工具运用 积极性 创新意识 活动前(分) 3 2 3 2 3 3 活动后(分) 5 4 4 4 4 5 制表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表时间:2017-03-20

自我评价雷达图

制图人:余煌审核人:陶波制图时间:2017-03-20

在今后的工程中,我们将继续利用QC活动的方式提高工程质量,创建精品工程,树立企业形象。我们准备的下一个课题为“提高高填方路基一次压实合格率”。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