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华东师范大学沈富可:教育信息化2.O,你准备好了吗

华东师范大学沈富可:教育信息化2.O,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智榕旅游
特别策划华东师范大学沈富可:教育信息化2.0,你准备好了吗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來了一定 的压力和挑战:起革命,而学校是内部推动“革新”,不是“颠覆”智慧校园是物理空间屮校园的拓展与延伸,两个

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有几个基本

原则:第一,坚持育人为本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初 心应该是为教育服务;第二.坚持融合创新这也是

空间内主体角色…致多主体进入智慧校园建设后, 要责任清晰,相互配合智慧校园的愿景有三个层面,

如图1所示 第一层是网络基础层,IT团队要继续把

信息化的“痛点”,目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其根

本在于创新不足;第三,坚持系统推进信息化绝不 仅仅是IT团队去做的事情,而是多主体责任;第四,

沈富可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它做好;第二层要搭建一个基础底座;第三层就是教务、 人事、财务系统,也需要【T团队支撑一起来做顶层设计中底座的设计,无非就是身份管理、授 权、数据,这些基础架构要以API形式开放出来。在

身份管理上,由IT团队自行管理认证标准(CAS,I.DAP);授权包括资源访问的授权以及应用开发的授

坚持引领发展这需要我们共同思考,信息化如何起

办公室主任到引领作用现状与分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信息 化期待,在面向美好愿景的同时.更需要面对期待与 现实的差距,探索如何“落地”权;数据包括身份数据一用户的身份基本信息,资

源数据——共享的应用,资源以及运行数据——日志

等动态的运行数据对于高校管理架构,分为四个体系:一是行政体系;

二是党务体系.这两个体系既相互交叉又不完全一样; 三是高校特有的学术体系;四是工青妇体系.各个体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目前面临以下儿个问题:1.界 面使用不友好,用户体验差;2.数据准确性差;3.决

策支持不力;4.信息化教学不够;5.1T团队苦、累;6.领 导师生不满意。系下是基于角色授权的各个角色。如果角色不梳理, 基于角色的授权就是乱的因此,面对教育信息化2.0, IT部门要尽快搭建底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进行落差分析——研究 如何在高校中的“落地”方案.互联网企业是外部发

座并提供技术支撑.在管理体制上,提倡多主体建设

责任。提倡建立一把手的责任制、首席信息官(CIO)人事■财务Service Support Layer (基础底座)

认证、授权、数据……Infrasrure LayerNetwork Server Storage图1智慧校园的愿景32中国教育网络20191政策与焦点等制度。职能部门是建设主体,技术部门是

责任主体。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需要有工匠精神.

华中师范大学吴砥:那就是:具身实践、不断改进、开放共享、

精益求精'永远不要期待聚光灯下,要耐得

住寂寞。具体实践物理空间中的身份、权利、数据,在数 字空间中都有,而且必须要去面对这些问题,

并且要把它开放数据共享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数据是一种资产.资产必须要经过梳 理;第二,开放不是无限.而是有限开放;

第三.所有的访问都是有核查记录的;第四,

业务的结果是有回写要求的解决以上四个

问题,数据共享就可以进行华东师大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是由机关党

工委主体建设、信息办支持的,便捷化、个性

化、具备互动性的办爭指南平台它体现一站 式办事理念的研究生出国(境)办事流程。一

站式服务,促进组织机制优化、打破部门壁垒,

从师生的角度梳理形成的各种服务流程信息化集成探索践行“以学生为中心”

汇聚学生个人信息.包括第一课堂数据(选

课情况、学业成绩)、第二课堂数据(勤工

助学、社会实践、担任学生干部情况)以及 第二课堂数据(社团、创业参加情况),通

过数据分析.对学生进行画像.支持学生个

性化发展,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总之,信息化建设永远在路上,且行

且珍惜。在创新建设机制上,通过可持续 的信息化系统将学校转变为敏捷、可伸缩

和随需应变的教育场所,H部门(技术框

架、监管、激励).师生(应用及资源开 发),企业(参与服务),良性生态系统; 探索本身,机遇与挑战共存,就是一种创

新;要搭建信息化基础底座,支撐多主体

建设机制国3(本文根据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沈富可在“教

育信息化论坛”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整理:杨洁)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当前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紧迫问题.就是不能够适应 新形势的'需要工业时代的教育支撑体系不能为信息化时

代的人才培养要求提供有效支撑,必须推进信息技术支撑

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重构.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 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信息时代以学生发展为中 心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吴砥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改革举措

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师大坚持将“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战略,注重 顶层设计.从修订培养方案、营造教学文化、优化管理服务、

改革评价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师能力、重构教学环境八

个维度对整个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第一,修订培养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学校

正式发布实施新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压缩课内学时学分、提供 多种课堂形态、施行过程化评价等方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

方式上.全面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研究型教学,倡导讲授、研讨课时比“2:1”

教学组织形式 课内总学分从约170学分压缩到约130学分 通识教育课学分 55,专业主干课50,个性发展方向课25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所有必修

课网上开课-实践课程学分支持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并制定详细的学分转化标准. 强化基于大数据的学习过程考核(平时成绩可占50%~80% )第二.重构教学环境,实现三空间深度融合,通过改造物理空间、拓展资源 空间、构建社交空间,打造了线上线下打通、课内课外一体、实体虚拟结合的教

学创新环境 华中师大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的“智慧教室”研究和建设,先后

建成先进数字化教室60余间,实现了富媒体内容呈现、即时师生互动、学习情

境感知、自适应教学服务等功能第开展进阶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通过开展分阶段针对性进

阶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助力老师成为“学术•

技术•艺术”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时代优秀教师,近五年累计培训教师15(X)人次。第四,丰富教学资源,提供更加开放的教育。通过自建、引进、共享三种方

式汇聚优质资源,显著提升资源规模和质量.并依托自主研发的“云+端教学平

台”实现所有课程在校内开放共享,供全校师生使用第五.创新教学方法,推广混合课堂教学;以先进的教学环境和优质的教育2019 1中国教育网络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