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燃气管道系统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城市燃气管道系统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来源:智榕旅游
第20卷 第3期 201 3年 工安全与环境 程 Vo1.20 NO.3 May 20 1 3 5月 Safety and Environmenta1 Engineering 城市燃气管道系统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亢 永,许开立,刘家喜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110004) 摘要:我国城市燃气管道系统的安全管理目前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注重安全技术的研究,使 得安全管理处于管理跟着事故跑的被动管理状态。本文打破了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将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管 理方式与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相结合,提出了“321”以人为根本的城市燃气管道系统安全管理模式,形成了“以人为 根本、竞争为核心、文化做保障”的管理状态,并在注重安全技术管理的同时,强调组织文化在系统安全管理中的重 要地位,以期解决我国城市燃气管道系统中长期存在的安全管理的断点、难点问题。 关键词:城市燃气管道系统;现代企业管理理念;“321”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X92;TU9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56(2013)03-0091-03 Research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Model of Urban Gas Pipeline System in China KANG Yong,XU Kai—li。LIU Jia-xi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 10004,China) Abstract:At present,in our country,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urban gas pipeline still adopts the tradition— al safety management model which is focused 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makes the management fol— lOW the accident in a passive way.By breaking the tradition safety management idea and combining the idea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management style and 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321”safety management mode.which forms a management state of“taking competition as the core,human as the fundamental and culture as the guarantee”and stres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organi— zational culture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The study is helpful for solving the long—term difficult issues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urban gas pipeline. Key words:urban gas pipeline system;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dea;“321’’safety management model 原理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安全管理思想,即被动管理, 0 引 言 安全管理模式的功能就是保证安全管理系统的 安全运行,国外比较常用的是HSE安全管理模式, 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发展性已日益受 到局限。 本文将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管理模式、管 理理论经过改造,与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相结合,提出 了“321”以人为本的城市燃气管道系统安全管理模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提出了健康、安全、环保理念 的安全管理模式。但是由于国情、文化理念等的不 同,国外的安全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系统安 全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国在安全管理模式方面,较 为突出的有宝钢集团的“FPBTC”模式、葛洲坝电厂 式,形成了“以人为根本、竞争为核心、文化做保障” 的管理状态,上下一盘棋,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在注 重安全技术管理的同时,更强调组织文化在系统安 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期解决我国城市燃气管道 的“014”模式,辽河集团的“0342”模式等口],它们的 系统中长期存在的安全管理的断点、难点问题。 收稿日期:2012-05—18 作者简介:亢修回日期:2013-03—28 永(198O一),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安全。E—mail:sungir1143@163.tom 安全与环境工程 第2O卷 1 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 1.1企业管理的理念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受他的大脑支配的,而控 制一个人大脑的则是他的思想。人的思想是人的行 为的最基本的准则和依据,那么管理有哪些理念,或 者说思想呢? 首先,管理应以人为本。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 寻有效的管理方法,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和美 国的管理模式几乎统治了世界,尽管这两个国家的 管理模式各有所长,但他们的管理模式的产生和发 展都是以其传统、思想、教育体制为基础而形成的, 并且都最大限度地尊重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现 代社会中,似乎在企业的运行中技术是最核心的,但 技术是由人创造的,人是第一位的。 其次,管理要以竞争为核心。管理必须要以竞 争为核心,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前提是要对竞争有一 个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领悟竞争的含义。 关于这一点,在传统的安全管理中就没有体现,而没 有竞争的管理是没有活力的管理,也是没有发展的 管理。 再次,管理要以文化做保障,充分发挥各种“威 力”l_2]。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存在如下各种抽象力: (1)凝聚力和离心力。凝聚力和离心力是一对 互反的力,当凝聚力大于离心力时,职工的归属感、 向心力、亲和力就强,就能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致地 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 (2)约束力。企业通过一定的法律、法规以及 规章制度对职工的行为进行制约,这个力在安全管 理中非常重要。 (3)激励力。为了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激 发个体的潜在力量,引导并推动其行为,使之完成预 定目标制定了政策和措施,它们所产生的力即为激 励力,它是企业生存的必需品。 (4)摩擦力。安全管理中,由于各部门的管理 职能和职工工种、工作性质不同等原因不可避免地 产生相互抵触、相互制肘的摩擦力,即通常所说的 “内耗”。摩擦力是任何企业都不愿意产生的力。 (5)执行力。执行力是贯穿执行企业的安全生 产方针和安全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把安 全管理计划、方案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关键,也是企 业进行高效安全管理的保障。 (6)抗变力和惯性力。这一对力从某种程度上 可以简单地说是相反力。抗变力及创新力,是为了 打破墨守成规、害怕转变创新而产生的力。惯性力 即是常说的“潜意识”,它是一把“双刃剑”。抗变力 是企业所必须的。 (7)安全文化力。当企业安全文化所形成的安 全价值和安全理念为企业全体员工所接受时,企业 员工按照这种价值观和理念进行活动,这种作用力 即为安全文化力。企业安全文化力不仅与企业安全 文化场的强度有关,而且与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 个人特性有关。 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还存在很多其他力,如领导 力、权力等,但上述几种力对做好安全管理来说是至 关重要的。 1.2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归纳起来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主要有5种,即 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 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 显而易见,这几种模式是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 进化的,到最后的制度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最有 效的管理模式,也是各个系统应该采用的管理模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过于制 度化,太“硬”,其效果不会好,新的安全管理模式要 把“硬”性软化,加入一些人文“软”理念,使得“软”与 “硬”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城市燃气管道系统危险源的特点 按照危险源种类划分标准,城市燃气管道系统 属于重大危险源。城市燃气管道系统庞大,辅件较 多,穿梭于人口密集的城市中间,除了受到土壤腐 蚀、管道老化等威胁之外,还受到来自第三方的破 坏,如违章乱建、重型车辆挤压等,并且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快,地铁、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对城市的 埋地管道的安全都将构成巨大的威胁。 城市燃气管道遍布于人员密集的大街小巷,周 围的建筑物多,加之燃气是可燃、低毒气体,一旦发 生泄漏,遇到明火可立即发生爆炸,其后果将不堪设 想。目前,对城市燃气管道的安全管理是断点式管 理,没有形成系统化、整体化,导致各种事故频发,因 此建立一套完备、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尤为重要。 3城市燃气管道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 3.1“321”动态安全管理模式的提出 国内外企业对安全管理都相当重视,我国的煤 第3期 亢 永等:城市燃气管道系统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矿、石油、化工、电力等大型企业更是把安全视为企 业生存的根本,但针对城市燃气管道系统的安全管 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套可以推行的、有效的安 全管理模式。 早在1969年,美国人霍尔提出了系统工程的三 维结构,讨论了系统工程的工作阶段、逻辑程序步骤 和所需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安全管理 的三维结构,该结构涵盖了系统或生产过程中的安 全目标、事故全过程的控制和所需的安全理论。。]。 本文借助霍尔的安全管理三维结构,并结合刘 潜提出的“安全三要素四因素理论”_4],将现代企业 管理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与城市燃气管网系统安 全管理相结合,按照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城 市燃气管网系统三维动态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新模 式,即“321”动态安全管理模式,见图1。 图1“321”动态安全管理模式 Fig.1 Management mode of“321’’dynamic safety management 3.1.1 3的含义 3(Three Dynamics,3D)代表人、事、物三个动 态的维度,以空间坐标的形式分布,形成互相联系的 整体。 (1)人的活动维度(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 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的活动和思想 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关键。人既是目标的决策者,又 是具体行为的执行者,这里的人包括最高的决策者、 高层监控者、中层管理者、基层执行者。 (2)系统运行维度(事)。在系统运行维度里主 要包括系统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评价和事故 应急处理。技术人员要具有对风险辨别的能力,要 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各种方法对风险进行判断, 以期去控制风险,并且能够对风险作出客观的评价。 (3)物的状态维度(物)。导致事故的发生有两 大因素,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 态。物的状态包括系统部件先天和后天的缺陷维 修、更换等。 3.1.2 2的含义 2(Time and Team,2T)代表时间(Time)、团队 (Team),具体含义是:Time表示处理事情要及时, 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实行日清日毕制度;Team表 示要有一支过硬的团队,大家彼此一条心、上下一盘 棋,才能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3.1.3 1的含义 1(One Culture,1C)代表文化。在追逐利益最 大化的今天,好的企业文化对一个组织来说非常重 要,它就像一种信仰,使得在其中工作的个体充满激 情,永怀梦想,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都有很 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并愿意为此付出所有力量。 可见,按照上述三维结构实行目标明确、分工细 致、责任清楚的动态管理,企业将会步人“事事有人管, 人人都管事,工作天天清,目标步步高”的良性循环。 3.2 “321”安全管理模型的设计[5, 根据安全管理思想,本文设计了相应的“321”安 全管理模型,见图2。 图2“321”安全管理模型 Fig.2“321’’safety management model 该模型的具体含义如下:椎体左边的三角形的 内涵是系统安全管理要以组织文化为基石,以人为 本,以法律、制度为约束,以目标为衡量尺度,形成全 方位的安全管理理念,且自上而下目标明确,保障有 力;椎体右边的三角形的内涵是总经理处于三角形 的最顶部,是目标决策者,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操 作员工位于最底部,是安全管理最直接的执行者,是 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中间各层分别承担各自的 安全管理工作,行使其监督和管理职能,负责信息的 上传下达,保持信息畅通,并且自下而上实行安全保 障和逐级倒挂钩考核。 (下转第106页) 1O6 功倍地提高民航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安全与环境工程 第20卷 cial aviation accidents:An analysis using the human factors anal— 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J].Human Factors,2007,49(2): 227—242. [1]吕春玉,房春花.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及事故个 例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20(2):37—39. [2]Douglas,A.W.,S.A.Shappel1.The 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 DOT/FAA/AM-O0/7[R]. Washington:Office of Aviation Medicine,2000. [11]Deepak,G.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ap plied tO civil aircraft accidents in India[J].Aviation,Spac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5,76(5):501 505. [12]李宜,张雄旗.灰色关联分析在民航事故征候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交通与经济,201l,l3(3):68. [13]刘思峰,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10:11—12. [3]王锦山.浅析SHEI 模型中个界面的关系_J].空中交通管理, 2004,1(1):46. [4]Steven,T.S.,B.Kirwan.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hu man error identification tool for air traffic control[J].Applied Ergonomics,2002,33:320. [14]孙芳芳.浅议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 2O1o,(17):881. [15]王硕楠,余宏明,刘运涛.基于灰关联度的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 [5]Swain,A.D.Human analysis:need,status,trends and limitations[J]. Reliability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1990,29:301—304. 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O11,18(2):11. [16]CCAR 396 R2,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s].20i0. [17]Llu,H.H.,R.S.Sun.Events analysis technique[A].In Pro— [6]廉士乾.组织因素影响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研究[D].衡阳:南华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3 14. 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Beijing:Science Press,1998:56—60. [7]李海燕.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空管安全风险评估[J].科学技术 与工程,2011,11(30):7 584—7 587. [18]何佩.中国与欧盟的航空安全信息分类方法比较[J].中国安全 科学学报,2008,18(11):126 132. [83 Kara,A.L.,P.V.Prabhu.A review of human error in aviation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 trial Ergonomics,2000,26:133 161. [19]Menzel,R.ICAO safety database strengthened by introduction of new software[J].ICAOJournal,2004,69(3):19—25. [9]刘凤强,孙志强,谢红卫,等.航空维修人为差错影响因素分析中 [2O]吕峰.灰色系统关联度之分辨系数的研究lJ].系统工程理论与 实践,1 997,(6):49 54. 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7):43— 48. [1O]Scott.S.,H.Carla,B.Albert,et a1.Human error and commer一 (上接第93页) 参考文献: 4 结 论 本文提出的城市燃气管道系统“321”安全管理 模式是以“大安全”观念为指导,即安全管理是系统 工程,必须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地把控。该模 [1]袁旭,曹琦.安全管理文化模式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6):324—326. [2]吴超.安全科学方法学[M].北京:中国社会劳动保障出版社, 2011. [3]吕先昌.企业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J].安全与环境工程,1 999,6 (4):1 5. 式的优点在于:跳出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的大圈,将 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方式与系统安全理论相 结合,为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最终的 落脚点是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打破传统安全技术 管理的常规,强调企业文化软支撑对系统安全管理 的重要性,大量的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一个 组织是十分重要的。 [4]刘潜.安全科学和安全学科的创立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O1O. [5]刘德智,梁工谦.安全管理模式的设计研究[EB/OI ].(2006—02 28).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http://www.paper.edu.cn/index. php/defau1t/releasepaper/content/2OO6 O2 271. [6]丁庆周,朱思金.创建安全管理新模式[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4,(6):38—40. 通讯作者:许开立(196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系统安 全理论与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E mail:kaili XU@yahoo.corn.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