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底预埋钢板纵坡控制技术
一、引言
在T梁生产中梁底预埋钢板实际就是支座顶钢板,是在T梁生产过程中提前埋置的钢板,服务于支座,作用是为了增加梁体的抗冲击性和增大梁体与支座之间受力点的接触面积。
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预制T梁梁底纵坡一般都是采用梁底先预埋钢板,然后在T梁安装时再用楔形钢板焊接的方法来调节梁底纵坡的。其中,梁底预埋钢板要求必须平整,并与制梁台座密贴,同时,楔形钢板的制作误差需要精确到0.1mm,焊接或粘贴在实际操作中都存在误差,使钢板与支座水平面难以紧贴合,以致梁底纵坡难以控制到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同时在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与《两阶段施工设计图》中要求:
1.钢板与支座间平整密贴,支座四周不得有0.3mm以上的缝隙,并应保持清洁。
2.安装支座时应保证支座平面的水平,支座支承面的四角高差不得大于2mm。
3.T梁底预埋钢板应凸出梁底1.5cm。
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桥梁梁底预埋钢板要求形成与桥梁设计纵坡一致的坡度,预埋钢板是控制梁长和支座中心的重要手段,预埋钢板的纵坡要求与桥梁的设计纵坡一致,以保证梁片安装后支座处于水平状态,如预埋钢板纵坡不准,梁体安装后将会造成支座偏压,从而导致支座有可能过早的受到损坏, 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对今后桥梁的营运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处理起来相当的麻烦,所以桥梁梁预埋钢板安装是否准确对我们的桥梁运营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反复摸索及多次对比,我项目设计了一套预制梁底预埋钢板纵坡调节装置。
二、工程概况
贵州省遵义至贵阳公路扩容工程第3合同段2#T梁预制场专为黄村口大桥、桐梓园大桥、沙沟大桥、AK1+717.616匝道桥、黄泥堡大桥及K36+200天桥,梁场坐落于K34+200-K34+680段主线路基上,全场长480m,宽度为24m,总占地面积为11520m2,共设底座24个。承担本合同段的桥梁上构梁体预制情况为:30mT梁521片。配置中梁模板4套,边梁模板2套。T梁的预制及架设顺序为黄村口大桥→桐梓园大桥→A匝跨线桥→沙沟大桥→黄泥堡大桥→K36+200天桥。桥梁纵坡为1~4%。本合同段桥梁较多,预制T梁数量也不小,且根据设计图来看,其桥梁纵坡度多有不同,所以T 梁预制时预埋钢板纵坡也形式各样,故预埋钢板施工工作在梁预制及安装施工过程中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为解决本项目预制T梁施工的实际困难,经过多次实践,自行设计并制作一套预埋钢板纵坡调节装置,并用于实际施工应用中,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且保证了施工质量。
三、调节装置的制作
以30m预制T梁为例,预制T梁台座高度为30cm、宽度为50cm,梁底预埋钢板纵向长度为70cm,横向宽度为50cm,中心外露厚度为1.5-2cm,因考虑到不同的桥梁有着不一样的纵坡,所以在台座制用时要进行矩形刻槽,刻槽长度和深度要根据整个梁场所制梁片最大纵坡和最大梁长考虑。下面我们以桥梁纵坡为2.5%为例来说明一下制T梁梁底预 预埋钢板纵坡调节装置的制作:
(一)装置面板的制作
为了保证装置的稳固,面板拟选用2cm 厚钢板制作,横向宽度与预制T 梁台座同宽为50cm,纵向长度取120cm(大于预埋钢板纵向设计长度)。按照规定尺寸要求将钢板切割成型。
切割钢板时,一定要保证切缝平顺。
(二)制作矩形凹槽底座及调节装置
首先根据整个梁场所制梁片最大纵坡和最大梁长考虑刻槽长度和深度。
1.在制作T梁台座时就要在台座端头(预埋钢板位置处)预留好20cm高的凹槽。
2.在凹槽内底面预埋同等大小的2cm钢板,钢板底面需要在沿台座轴线方向对称开孔(根据高强螺母直径而定)。开孔位置在横向上距离台座各3~5cm,一旦距离选定,各处的距离要一致。在开孔的位置上预埋高强度、直径不小于32mm的精轧螺母,螺母于底板的焊接必须牢固,选用与螺母配套螺杆(螺杆顶端必须打磨水平)可以上下旋转。
3.与台座齐平的台座钢板不得小于3cm厚度,侧面焊接槽钢,目的为穿止浆条。台座钢板同排焊接同规格大小的螺母,使螺杆旋转入内。
四、调节装置的操作使用
1.将预埋钢板放置在上面板上,预埋钢板中心位置应保证与矩形底座中心位置重合,同时保证其边缘和上面板边缘必须对齐。
2.根据纵坡大小算出调节螺杆调节高度,调节竖向调节螺杆,将一侧两个竖向螺杆上升至要求高度,将另一侧两个竖向调节螺杆下降至要求高度。使预埋钢板纵坡与预制 T梁的设计纵坡一致。假设纵坡为2.5%,预埋钢板纵向长度为70cm,所以预埋钢板高差为:70cm*2.5%=2cm,所以调节螺杆需调节高度为1.75cm,将一侧两个竖向螺杆上升 1.75cm,将另一侧两个竖向调
节螺杆下降1.75cm,纵坡既为2.5%。
3.预制T梁浇筑混凝土前,应在上面板涂上脱模剂,以便在混凝土凝固后上面板容易脱离。
4.在模板拼装完毕后,由于上面板与模板之间可能存在缝隙,可以考虑在上面板边缘粘上2cm 宽的橡胶条,以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外流。
附件: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