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练习——《鲁滨逊漂流记》(晚自习讲评)
一、填空题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丹尼尔·笛福 ,他是英国荒岛文学代表作家,是英
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2.《鲁滨逊漂流记》是以第 一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3.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 伦敦 ,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4.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 非洲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
5.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种植园,生活过得很顺心。
6.鲁滨孙来到岛上第_23_年的__12____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野人。两年后,他救下这群野人带来的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因此,给这个俘虏取名“_星期五_”,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小说中描写___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____是全书的精华。 7.《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_现实主义冒险家小说。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鲁滨逊,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8.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___28_年,高度浓缩地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9.鲁滨逊在_巴西 __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10.在荒岛上,鲁滨逊刚开始主要的食物是__野山羊_,由于担心弹药用完,他就把他们捉住饲养起来。
11. 他刚刚到岛上时思考了 生存 问题,物质_问题,精神_问题。
12.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_稻_苗和__麦__苗。
13.鲁滨逊在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_波儿__。
14.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_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碎放进自己烧制的瓦罐中烤成__面包__。
15.鲁滨逊在岛上还用__羊 皮__制作了一把伞。
16.鲁滨逊用近___两__年的时间造了一只独木船,还挖了一条___六 _尺的运河,把船运到了半里外的小河里。
17.救了“星期五”,鲁滨逊知道在另一个岛上住着十五个__西班牙__人,是海船失事后逃上去的。
18.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两季:旱季_和_雨季_。 19.鲁滨逊流落的荒岛叫_绝望岛。 20.鲁滨逊第一夜在_.树上_睡觉。 21.鲁宾逊的衣服是兽皮做的。 22.他找到的书是祈祷书和圣经。
23.野人们与鲁滨逊作战时使用的是木剑。
24.在孤岛上有_一只狗,两只猫,一只鸟,一些书与他做伴。 25.鲁滨逊登陆小岛的日期是1659 年 9 月 30 日。
1
鲁滨逊漂流记习题及答案
26.在鲁滨孙登陆小岛的第__6__个年头,他造成一艘小船,做了一次环岛旅行。 27.1686 年 12 月 19 日,鲁滨孙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28 年 2 个 月零 19 天。
二、简答题
1.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
答案示例: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2.《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鲁滨孙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他认为新住所要符合哪四个条件? 答案示例:1.要有益于身体健康(或:地势要高)2.要有淡水要能避免在烈日里曝晒;3.要能抵御野兽的袭击(或:要安全);4.要能望见大海。(意思对即可)
3.鲁滨逊是如何计算日月的?
答案示例:在一个方柱的四边,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一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就这样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日月了。
4.鲁滨逊写的“利害差异表”有何意义?
答案示例:把种种可能都分析出来,无论是出于消极还是积极,这使得他能够冷静下来,从只会空想的日子里解脱了出来,学会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从而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去改善现状。
5.鲁宾逊在岛上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答案示例:没有吃的,通过打猎、养殖家禽和种植庄稼解决;没有住所,就建造木屋挡风遮雨还保障了安全;还有疾病和地震,最大的危险是食人的野人,另外精神的孤独痛苦最难以忍受,他写日记读圣经,还收留了星期五。
6.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座右铭;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理由: 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孤身荒岛28年,跟他这种生活态度有密切的关系。他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7. 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示例: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8.从《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答案示例:面对绝望得生活环境时,不丧失生活的信心,勇于拼搏;为了生存,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是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需要有精神支柱。
2
鲁滨逊漂流记习题及答案
三、综合 1、阅读答题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孙·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却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上船,把我所能搬动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有时也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
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安上两层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像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小说是用(第一)人称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2)这段短文中共讲了哪几件事?
答:(1)沉船遇难,“我”流落到荒岛;(2)“我”上沉船搬运东西;(3)“我”寻找地方,构筑住所。
四、书中名言
1.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2.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3.要体验人生,就要把握现实,相信现实。
4.世界上一些好的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5.我不断地带着一种高兴的心情想到我多么像一个国王。第一,全岛都是我个人的财产,因此我具有一种毫无疑义的领土权。第二,我的百姓完全服从我,我是他们全权统治者和立法者。
6.通过长期努力达到的现状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最适于称为人类的幸福,与人体的机械活动部分的劳累和痛苦毫无关联,也不会因人类中上层社会的自豪、奢侈、野心、嫉妒而感到难堪。
7.陆地和海洋我见了那么多,它们是什么?产生于何处?我和所有其它生物,野生的和驯化的,有人性的和兽性的,都是什么?
8.我默认天意的安排,现在我开始占有这种安排,开始相信一切安排已是最佳。
9.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宝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
10.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11.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安慰。
12.我们老是感到缺少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13.在不同的环境下,人的感情又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冀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会吓得胆战心惊。
3
鲁滨逊漂流记习题及答案
14.人在恐惧中所作出的决定是多么荒唐可笑啊!凡是理智提供他们保护自己的种种办法,一旦恐惧占了上风,他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办法了!
15.等待大难临头比遭难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无法逃避这种灾难而不得不坐等其降临,更是无法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恐惧。
16.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若不是预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代价,若不是预先对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正确的估计,那真是太愚蠢了。
17.可见,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18.我在海上漂流了这么多天,实在够了,正好安安静静地休息几天,把过去的危险回味一下。
19.在人类的感情里,经常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看得见得目标或是被某种虽然看不见,却想象得出来的目标所吸引,就会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灵魂向那目标扑过去,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叫我们痛苦得受不了。
20.一般人往往有一种通病,就是对于上帝和大自然替他们安排得生活环境经常不满。照我看来,他们的种种苦难,至少有一半是这种通病造成的。
21.造物主在统治人类的时候,把人类的认识和知识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实在是无上的好事。 22.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的本身更可怕!
23.风声呼啸,波涛汹涌,虽然风浪还未大到后来让我司空见惯的那种,但也比我几天后看到风声呼啸的要小得多,不过,这已足以叫我这个初涉海上的年轻水手吓破苦胆。我默默地等待着每一层涌浪将我们吞噬,当船跌入浪谷,我总以为再也不会漂出水面。陷入极度恐惧之中的我指天发誓,如果这一次上帝垂帘让我偷生,如果我能再次踏上干燥的陆地,我保证回家,决不回头,在我有生之年再也不登船出海,我一定听从父亲的忠告,再也不走这条自取灭亡的道路。现在我才清楚的看到他对于中产阶级的一番见解是何等精辟,他一生过得如何舒适,既未遭到海上风暴的蹂躏,又未受到陆上艰难困苦的折磨,总之,我决心做个幡然悔悟的浪子,回家投入父亲的怀抱。
24.当我们遇到坏事时,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包含的好事。
25.在最不幸的困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把好处和坏处对照一下。
26.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不幸的命运。
27.我这个不孝之子背弃父母,不尽天职,老天就这么快惩罚我了,真是天公地道。
28.中间地位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也最能使人幸福。他们既不必像下层大众那样从事艰苦 的劳动而生活依旧无着;也不会像那些上层人物因骄奢淫逸、野心勃勃和互相倾轧而弄得心力交瘁。
29.《圣经》中的智者也曾祈祷:使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贵。
30.如果不把平安度过第一次灾难看作是上帝对自己的拯救,那么,下一次大祸临头就会变本加厉。
31.一个人如果真的世事通明,就一定会意识到,真正的幸福不是被上帝从患难中拯救出来,而是从罪恶的深渊中拯救出来。
32.作任何工作,倘若有助手和工具,本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若单凭一个人空手去 做,便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