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题目内)
1.下列各项是关于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④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 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2.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A.脂肪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氨基酸或核苷酸
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4.一分子的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组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至少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 B.6 C.4 D.85.右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6.与酶的化学本质不同的物质是:
A.抗体 B.胰岛素 C.脂肪酶 D.性激素 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8.据测定,世界著名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平均每次出拳的力量
高达200磅,试问能引起如此之高的拳击力量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人体细胞内的ATP B. 饮食中的ATP C. 人体细胞内的糖类 D. 人体细胞内的脂肪9.ADP转变为ATP需要:
A.Pi、酶、腺苷和能量 B.Pi、能量 C.能量、腺苷和酶 D.Pi、能量和酶
10.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均不可逆
C.物质变化可逆,能量变化不可逆 D.物质变化不可逆,能量变化可逆
11.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不会产生ATP的过程是: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反应 D.暗反应
1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13.在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食物未被消化 B.胃没有排空 C.体温超过37℃,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 D.体内食物残渣没有排出
14.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直接氧化体内有机物 B.在酶的催化下使水分解
C.与反应物中产生的氢结合形成水 D.与有机物中的碳结合形成水
15.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16.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 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17.人的血液中碳酸酐酶的一个分子,每分钟可催化分解1900万个碳酸分子,这说明酶具有:
A.专一性 B.多样性 C.高效性 D.稳定性
18.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2个分子葡萄糖,需要参与CO2固定的C5分子数,以及被固定的CO2分子数分别是:
A.2个、2个 B. 6个、12个 C.12个、24个 D.12个、12个
19.光合作用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分别用于:
A.都用于还原CO2 B.前者还原O2,后者还原CO2C.都用于还原O2 D.前者还原CO2,后者还原O2
20.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A.1:6 B.1:3 C.1:2 D.1:121.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与哪种生理作用关系密切?
A.蒸腾作用 B.渗透作用 C.细胞呼吸 D.吸胀作用
22.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23.叶绿体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是:A.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彼此分开C.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力不同
D.丙酮酸使色素溶解并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2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A 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A 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25.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掉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2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呼吸作用中被利用C. 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
27.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是
A.0.5 B.1.0 C .1.5 D.2.0
28.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
29.对圆形滤纸点上的叶绿体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的色素是: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 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30.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C3与C6H12O6生成量的变化是:
A.C3突然上升,C6H12O6减少 B.C3与C6H12O6都减少C.C3与C6H12O6都增加 D.C3突然减少,C6H12O6增加
1234
5
6
7
10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4分)ATP是生物体内的高能化合物。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
的ATP主要通过____________作用释放的能量来合成。植物体内ADP转化成ATP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作用。ATP中______________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32.(8分)探究pH对绿豆幼苗株高的影响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绿豆种子1000粒,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1:表1 pH 对绿豆幼苗株高的影响
组号pH
1
2
3
4
5
6
7
8
9
1011.0
3 .04 .55 .66 .07 .07 .58 .09 .010.0
株高
5 .06 .58 .112.912.88 .77 .55 .55 .25 .1
(cm)
据表1完成下列填空:
(1)本实验说明绿豆幼苗生长的最适pH范围是_______。
(2)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根据本探究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测,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____ __作用。
(3)实验室配制1 L pH为10.0的溶液时,需用固体试剂,除使用图4仪器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33.(17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释放的氧气的来源是 ,CO2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
(2)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吸收的氧气除来自大气外还来源于 。(3)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
泡:请问这两种气泡成分是否一样?请解释原因。
(4)假如将上述两支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中,保持温度不变,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量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34.(11分)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苗,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是 ,表明该过程需要 。曲线bc段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 。
(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
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
参
一、单项选择题123456DDBBBD161718192021CCDDBC
7D22B8A23D9D24C10C25A11D26B12B27B13C28C14C29A15A30A
31.呼吸 光合 呼吸 高能磷酸键32.(1)6.0~7.0 (2)抑制
(3)托盘天平或台秤(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烧杯
33(17分,第1、2、3小题每空1分,第4、5小题各5分)
(1)光能,CO2的还原,水的分解,呼吸作用;(2)有机物的分解,生命活动,光合作用;(3)不一样。因为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而叶绿体利用HCO3—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
(4)前者基本不变,后者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而在温度恒定时,呼吸作用基本稳定。34. (11分)
(1)主动运输
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能量
根部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 (每空2分)(2)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超过最适温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