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身
一、中医防病
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的情况出现,尤其今年感冒的人特别的多。而今年杭州的秋冬季节转换特别的快,这就使那些有心脏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人更加易感冒。
冬季养生中医观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拢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湿,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天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的生物都进入了匿藏、冬眠状态,以蓄养其生命的活力,这种现象,中医学称之为“养藏”。人类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也要“养藏”,只是人类所要“藏”的,是体内的“热能”和生命的“动力”。这“热能”和“动力”,中医学便称之为“阳气”。因此,冬季养生应该做到“无扰乎阳”,以驱寒、养肾、养藏为主,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阳护阴。
中医认为身体正气不足,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侵袭导致各种感冒: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暑感冒等等。
因此利用中医的益气养阴、宁心安神的方法,也就是西医的通过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来预防感冒发生是一条不错的办法。
由于人参是补气的上品是预防感冒的特效药材,是真正的“百药之王”。普通地说气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之分。气就是人体的能量或力量、生命之能、脏腑功能、新陈代谢功能、内分泌功能、生雪生精功能、免疫功能、血液流通功能等。说得细一点就是元气、中气、宗气、脏气(也称五脏之气)、脏腑之气、心气、肺气、肝气、脾气、胃气、脾胃之气(又称后天之气)、肾气(也成称先天之气)、经络之气、三焦之气等。重要的是我国人参专家指出,人参对人体之气大多能补:能补益元气、中气、宗气、脏腑之气、心气、肺气、肝气、脾气、胃气、肾气。不仅如此,人参还有气血双补功效,对新陈代谢功能、内分泌功能、生血生精功能、血液流通功能等均具有增强功能。此外配合一些益气养阴的方子就能全面提高抗病能力了。
那如何选择中药就是关键,选用人参补气,地黄、天冬、麦冬、地骨皮滋阴,茯苓利湿来达到气阴双补的功效。这个方子不仅平和大部分人能服用,更加可以起到补气、补阴,从而提高体内正气,用西医的话说就是免疫能力功能可以有效提高。这样就能减少感冒发生的次数。
二、中医进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冬令进补,在时间上主要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而习惯认为冬至前后最为适宜。 补药也不是随便可用的,当视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而分别选用针对性的补益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冬季选择合适正确的膏方尤为重要。因为膏方用药量大一点10公斤,小一点6公斤,涉及到三四十味中药。所以哮喘病人不宜随便吃膏方,而咽喉炎患者服用膏方前一定要“开路”。但是一年中感冒五六次的人在冬季应该吃膏方进补来改变自己体虚的症状。
在杭州方回春堂的膏方非常有名,以其不错的口碑备受好评。其实其做膏方有着严格的过程,就是中医五千多年的积淀,不夸张的说这种制作膏方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遗产——
珍贵中药要怎么处理,先煎什么、后熬什么、武火时间多长、文火时间多长都有严格的规定。 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强心。生津止渴、安神等功效,气虚病人而见体力衰弱,四肢无力,精神疲秋,心慌气短,或年老体弱,或工作过度劳累后周身无力,或慢性病引起的头晕无力等症,均可服用。能够补益元气,增加食欲,促使体力恢复。 阿胶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对血虚的人尤为适宜。冬令进补是根据季节特点而创立的一种调养方法,但也不是说每个人到了冬天都一定要进补。年轻体壮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就不必进补。因服用过多的人参,出现了欣快、烦躁、激动、失眠、腹胀等“人参滥用综合征”。
而对于平素胃肠虚弱之人,在进补时应特别注意,不能一味蛮补。因为药物入胃全靠胃肠的消化吸收,只有胃肠功能正常,才能发挥补药的应有效应。对于这类病人,可先服用些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扁豆、陈皮之类调理胃肠的药物,使胃肠功能正常.再进服补药。这样机体才能较好地消化吸收。
三、中医食疗
正所谓是要三分毒,再好的补药他也是药,所以药补不如食补的理论早已被中医所接受。中医理论有一部分建立于易经基础上,而易经的阴阳和五行相结合, 这对应了饮食也与五行相结合,这就是五色与五味。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可以滋补肝心脾肺肾,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可滋补肝心脾肺肾。
五味又各分入五脏,各有阴阳偏性。“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人体作为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通过五味、五色调和并且顺应五态,就可以调整人的容颜和身体。
1.青入肝——青色和酸味就会对喝酒者的肝起到双重的保护作用,从而减少酒精对肝的损害;
2.赤入心——红色的食品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心脏最有益处,如山里红、桃子、红心萝卜、西瓜等;
3.黄入脾——南瓜、黄豆、玉米等黄色食物就可以起到养脾的作用;
4.白入肺——白色的萝卜可以化痰,而藕、梨、白色的肉也是可以润肺养肺;
5.黑人肾——黑色的东西对于补肾、抗衰老是最有效果的,多吃点黑色的食品,如黑豆、黑芝麻、桑椹、木耳、香菇、黑米、黑鱼,可补肾。
依据中医理论,食物的颜色与五脏相互对应,五谷搭配合理,是饮食养生的基础。从五谷的颜色与五脏有如下关系:心色是赤色,属夏天,所以红色的五谷养心入血,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尤其是在夏天,养心更为重要,应适当多吃红色五谷。肾色是黑色,属冬天,所以黑色的五谷能益肾抗衰老。尤其在冬天,更应该养肾。
学院:法学院 班级:0710901班 姓名:诸葛慧 学号:20092122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