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让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极大地保障了教育内容、手段与方法的变革,使之成为一种可能。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国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对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予以利用,让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技所提供的新型学习环境,主动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与应用,从而将个性化学习(包括自主、合作、探究等)的学习能力形成。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时间,就信息化环境中个性学习模式和策略展开了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信息化;个性学习;评价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7-0158-02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绝大部分青少年学生对电脑、网络和手机天生就有好感。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在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也必将成为现实。与传统的个性化学习课堂相比,有信息技术支撑的课堂将会更有效率,网络引入课堂将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网络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成为可能,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1-8]。
2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素同以教师权威性为基础的统一课程学习模式相比,在信息
技术环境下,怎样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更有效,使所有学生均成为获益方,笔者认为需把以下要素给把握好(如图1所示)。
1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功能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促进教
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它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手段能对教育教学产生如下的功能:
1)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扩展教育或学习空间,使教育摆脱学校为中心、课本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束缚;
2)能突出学习信息单一化的局限,使学习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化,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形声并举,提高教材的表现力,进而使更加有趣简便和有效;
3)能有效进行个别化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发挥主观能动性,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4)能改善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这主要在于现代媒体能以自己的技术优势表现信息,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用新的时空观念展现事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有效地提示事物或事件的实质;
5)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使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的发展;
6)能克服教师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进而促进教学深化改革,推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图1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个性化学习的要素1)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据此进行个性化指导
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分析是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帮助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关键。通过个性化分析,教师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智能优势、知识水平、学习风格等个人差异情况,并据此建立学生个人档案。需要指出的是,个性化学习虽然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转换成为“引导者”,仍是个性化学习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依据对学生的个性化分析,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特点并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及针对学生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指导方案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进行元认知提示并加强个性化学习策略支持在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客观地估计自己的学习能
收稿日期:2019-05-27158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
第15卷第27期(2019年9月)
力,明确学习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依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偏好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及时反思、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发自我效能感。而元认知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以上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个性化学习过程中有效建构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及时给予必要的元认知提不,特别是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方面的支持尤为重要。
3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评价增强自信心每个人在其个性化学习过程中制定的学习目标和选择的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也不同,不能以僵化单一的评价标准加以评定,而应当体现评价的“个性化”。所谓“个性化”,指评价应当坚持以评价促发展,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发展自身的优势智能。”因此,在个性化学习中应当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目标多元化、标准多元化和方法多样化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不同维度的多元评价。从而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果,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基于信息化的个性化学习优化策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探索培养学生对多媒体的学习和运用,从网络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使信息技术不仅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而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使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1提高自学能力,挖掘发展潜能。
学习者自身的求知欲、)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信念,好奇心、兴趣以及爱好为个性化学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习提供了充足的动力[2]。相较于其他学习方式来说,学习者的个体因素是个性化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的优化,第一步就是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予以激发。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关于怎样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发与维护的研究,其中Keller的ARCS模型对激发与维持基于信息化的个性化学习动机意义重大。ARCS模型中,A代表的是注意力,R是关联性的意思,C和S分别代表的是自信心与满足感。其说明了成功学习一定要具备的几种动机,并提出了要怎样借助这些信息来进行有效教学的设计。
2信息化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交互性非常强,)引导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的学习交互
此种交互主要在两方面体现出来,即人和技术的交互以及人和人的交互。现阶段,快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让网络学习中开始有大量交互技术的应用,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大,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信息化环境个性学习中,人和技术的交互主要在学习者与学习平台、学习环境和交互技术的交互体现,包括对网络、QQ.微信、博客、数字图书馆以及网校、微课等各类学习平台予以运用。于Q0和微信无疑是应用最便利和最广泛的,几乎每个学习者均有。学习者若要将个性化学习的效率与
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ComputerKnowledgeandTechnology电脑知识与技术
效果提高,就必须把信息化环境中的各种交互平台和技术给充分利用起来。而人与人的交互则主要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进行的交流活动上体现出来。虽然在信息化环境下个性化学习以自主学习、个别学习为主要学习行为,但却依然不能将交流、交互对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作用给忽略。适时的学习交互可对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将学习者更加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动机激发出来,让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增强。比如,当学习者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便可通过信息交流工具,如QQ.3个性化学习以学习者个性发展为基础,)微信等进行交流,改变学习者的评价理念,相互探讨,强化差异评价和个性评价从而促进大家一起提高。
学习者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与特点等展开有选择地学习,学习内容与学习目的的差异性非常大,由此便决定通过差异评价与个性评价方法来评价学习。在个性化学习评价中,应视人、目的、内容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评价,需把个性评价突显出来,对过程体验予以重视,轻结果评判,注重差异评价,轻统一标准,重真实效果而轻知识记忆。
4结语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让教学活动与学生的
个体差异更加适应。相信今后通过不断探索个性化学习实践活动,一定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彰显,使之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培养,同时个性化学习也势必会成为实现学生人生发展的最佳选择。但怎样借助信息技术环境对有效的个性化学习予以组织,怎样把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激发出来,怎样展开多元评价等还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1][2]王陆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的探讨,李亚文纪平[J].电化教育研究,陈小宁.关于学生个性因素与远程教育相关性,2001.(6)[4]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系统模式、建模方法及关键技术的新解月光[J].,西安:孙中悦电化教育研究..2001,(5)[5]CBE2001刘名卓.基于在线学习倾向的网络教学环境要素设计论文集.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设计的原则[Z].[J].[6]京:魏敏中国电化教育,孙幼丽.运用信息技术,2003(4):71-73北,促进个性化学习[J].上海教育[7]2014(33):48-49.,[8]馆,河南省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资料选编许定洁2015[Z].河南省电教化究[J].考试周刊.信息化手段下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研,2018(53).【通联编辑:李雅琪】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1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