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 年 3 月成立于武 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 织,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近百人,理事会推举 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
(2)\"文协\"还提出了\"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 实生和实际斗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唯 一的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 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在延安文艺 座谈会上的讲 话》 【名词解释】
(1)毛泽东 1942 年 5 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包括 5 月 2 日所作引言和 5 月 23 日所作结论两部分,1943 年 10 月 19 日在延安《解放日报》正式发表,1953 年编入《毛 泽东选集》第二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标 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
孤岛文学 【名词解释】
(1)指从 1937 年 11 月上海沦陷至 1941 年 12 月日军进入租 界止,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
(2)由于四面都是沦陷区,故 称“孤岛”。期间产生了大量出版刊物,反映了作家对抗
战时 期战斗和生活的记录。
(3)孤岛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杂文和戏剧。杂文以唐韬为代 表,带有强烈的“鲁迅风”;戏剧以《夜上海》为代表,反映 现实、民族等主题。
(4)另外还有报告文学等流行文学样式以及黄裳、柯灵等代 表作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其对新文学发展 的意义【简答】
内容:
(1)1942 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持 会议并发表讲话。
(2)这次讲话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及其 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 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从根本上提出文艺的方向性问题,即“为什么人”的问 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明确提出:文艺为工 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 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 献。
意义:(1)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 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创造了新颖的民族新风格,使文艺 更接近群众。它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其 后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理论纲领和指导方针。
“好一记鞭子” 【名词解释】
在 40 年代国统区戏剧创作中,小型化、轻型化和通俗化的街 头剧、活报剧、茶馆剧、朗诵剧、游行剧、灯剧等非常流行, 被戏剧界称为“好一记鞭子”的三个街头短剧《三江好》、《最 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是代表。在当时演出最广、影响 最大。
七月诗派【名词解释】
(1)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 现实主义抒情诗派。
(2)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注重 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注重抒情的形象化。
(3)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
《金锁记》 【名词解释】
(1)《金锁记》是张爱玲的小说作品;
(2)描述了新旧交替的中国都市男男女女千疮百孔的经历, 并集中地暴露了每个人心中的那种邪恶性;
(3)主角曹七巧在现实的压迫下性格变态,容不得任何美好 的东西,甚至自己儿女的婚姻幸福也成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 非加以毁坏就不能使她称心,这是对中国读者熟悉的传统慈母 形象的彻底解构,也揭示了压抑人性的封建文化对人心灵的巨 大戕害。
九叶诗派 【名词解释】
(1)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 合的诗歌流派;
(2)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 了穆旦、辛笛、陈敏容等诗人;因后来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 被称为“九叶诗派”。
(3)九叶诗派扎根现实,传达了向往光明与和平的时代情绪。
《财主的儿女 们》 【名词解释】
(1)路翎创作于 40 年代的长篇小说。
(2)以抗战为背景,描写了苏州富户蒋捷三一家在内外各种 力量冲击下分崩离析的过程,表现了财主的儿女们在大时代中19 不同的人生道路和命运。
(3)史诗般地展现广阔的社会图景,深入表现知识分子的心 路历程。
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简答】
(1)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 爱,感情真挚深沉;
(2)既有“忧郁”的感情色彩和“漂泊的情愫”,又充满了对 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烧的热情。
(3)意象鲜明、想象丰富、比喻新鲜、具有诗情画意。
(4)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
穆旦诗中的“自我” 【名词解释】
(1)是在动荡混乱时代,一个现代派诗人内心情绪的凝结, 在“我”的形象系谱中显示出深厚的社会历史内容。
(2)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展示内心的分裂、残缺、矛盾和痛 苦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3)在对个体生命的自觉感悟与沉思中,交织着诗人对人类 命运、历史沉浮和民族忧患的沉思。
张爱玲小说的主要特色【简答】
(1)传奇性的故事,及弥漫其中的梦魇般氛围,擅长叙说“家 史性”故事;
(2)有丑恶的人性展示,两性关系中的性心理、性变态、人 格分裂等是其常写题材;
(3)将中外古今优秀传统熔于一炉、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各自 优长汇于一身,将小说推向雅俗融合的境界。
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简答】
(1)写出了民族的悲哀、人民的苦难。
(2)注重发掘在苦难中顽强挣扎、坚韧奋斗的民族精神。
(3)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爱;
(4)表现了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
夏衍话剧《法西斯细菌》的思想内容和俞实夫形象 【简答】
(1)《法西斯细菌》是夏衍写于抗战时期的话剧。它所表达的 思想是:在全世界法西斯侵略与战争势力极度猖獗,全世界人 民为反对法西斯势力浴血苦战的历史年代,不问政治的倾向是 错误的。
(2)剧本主人公俞实夫就是一个只管“纯科学”研究不问政 治的青年科学家。他留学日本,在细菌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 就,但对日本侵占东北并不关心。
(3)“九一八”事变后还在上海的日本研究所工作。抗日战20 争爆发后他由上海逃到香港,仍埋首科学研究不问其他。直到 日本侵略军侵占香港,他的实验室被捣毁,身心被凌辱,妻子 被野蛮对待,好友被枪杀,并得悉日寇在华北用细菌武器杀害 同胞,种种现实教训,才认识到法西斯也是一种细菌,比细菌 害人更厉害,“法西斯与科学不两立,扑灭了法西斯细菌才能 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投身到抗战洪流中去。俞实夫的思想性 格及其转变写得有层次、真实可信,具有典型意义。妻子静子 (日本人)也写得很感人。他的朋友赵安涛、秦正义是另两 种 类型的知识分子,各有其意义并烘托了俞实夫形象。
陈白尘《升官图》的艺术表现特色 【简答】
(1)以荒诞离奇的梦境揭示现实梦境为喜剧手法的自由发挥 起了重要作用;
(2)情节的离奇建构和人物描写的高度漫画化相结合使剧作 充满喜剧性;
(3)用喜剧手法将政治批判与道德批判结合在一起写出群丑 多行不义的必然下场。
张爱 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简答】
(1)张爱玲小说以超脱于政治与阶级的观点去看待人生;
(2)集中地暴露了个人身上的邪恶性;
(3)刻画了现代都市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尖锐矛盾
(4)表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
钱钟书《围城》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简答】
(1)思想意蕴:在社会批判层面,作品批判了战时上层知识 分子形形色色的丑陋行径;在文化批判层面,批判了人物的崇洋症,同时也揭示出他们骨 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在哲学反思层面,揭示了现代 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2)艺术特色:杰出的讽刺艺术;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与哲理 化、知识性的有机结合;丰富的表现手法;精湛的语言艺术。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艺术成就【简答】
(1)杰出的讽刺艺术。用客观写实的笔墨揭露假、恶、丑, 产生了辛辣的讽刺效果。
(2)独特的场景安排。人物的刻画都是在对茶馆的场面描写 中完成呈现出有主有次、有浓有淡、层次分明的立体感。
(3)精湛的结构艺术。采用了双线结构明写方治国与邢幺吵 吵之间的争斗,暗写邢幺吵吵的大哥与新任县长的相互勾结。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的思想内容 【简答】
(1)《在其香居茶馆里》揭露了那些以抗战之名营私舞弊,大 发国难财的国民党基层官吏和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无情的撕21 下他们冠冕堂皇的“抗战”外衣,刻画出他们可憎、可鄙、可 笑之态。
(2)该小说以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兵役问题为题材,描写了发 生在四川乡镇茶馆里的一幕征兵丑剧。
结合作品分析孙犁小说的总体创作特色。【简答】
(1)孙犁擅长以散文的手法来写小说,虽以抗战生活为题材, 却不以厮杀的情节取胜,而是以简单的线索串联几个场景,加 以精雕细琢,从中发掘生活的诗意和人情美的光华。
(2)孙犁的景物描写非常出色,不仅洋溢着晋中平原的泥土 气息和水淀荷花的幽幽清香,而且与人的心境、情节的发展相 契合。语言非常优美,清新自然,人物语言也达到了高度的个 性化和口语化。
(3)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 说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以他为首,后来有一批作家如刘绍棠、 韩映山、丛维熙等,追随其创作风格,在五六十年代形成了被 称之为“荷花淀派”的小说流派。
(4)结合具体作品,稍作论述即可。
《白毛女》 【名词解释】
(1)40 年代创作于解放区的新歌剧。
(2)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等执笔;
(3)塑造了喜儿等形象,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 把鬼变成人” 的主题。
《小二黑结婚》【名词解释】
(1)四十年代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
(2)写解放区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故事;
(3)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书体的小说形式。
新秧歌剧【名词解释】
(1)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秧歌剧形式,代表作 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
(2)旧秧歌剧主要以男女两性关系为内容,新秧歌剧侧重反 映现实的劳动生活,描绘健康有活力的工农兵形象。
(3)在传统秧歌剧载歌载舞形式的基础上创新,促进了民族 歌剧的探索与发展。
《漳河水》 【名词解释】
(1)阮章竞于 20 世纪 40 年代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吸取“民 歌体”的营养,在新诗形式上进行了探索:
(2)讲述了漳河边三位性格各异的年轻女子翻身前后的不同 命运及各自的斗争历程,歌颂了党领导下人民革命的胜利。
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民族风格 【简答】
(1)《王贵与李香香》的成就不仅表现在它对信天游形式的继 承上,还表现在对这一民歌形式的创新上。
(2)首先,它为信天游增添了新的表现主题。信天游多用来 表现男女爱情主题,而《王贵与李香香》中则将爱情和革命艺 术地结合在了一起;其次,《王贵与李香香》一诗也给信天游 增添了一些新的词汇,使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时代感。
(3)《王贵与李香香》较好地体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大众化、民族化的精神。《王贵与 李香香》中,作者套用了信天游的一些原句,信天游的特点也 在于比兴手法的广泛应用。新口袋自考微信公众号
赵树理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简答】
(1)赵树理是第一个塑造解放区历史变革中农民形象的作家, 被称为“农民作家”。
(2)赵树理小说表现新政权下农民的生活与斗争,塑造了“小 字辈”的新农民形象,与
鲁迅、茅盾笔下的农民形象有很大区 别。
(3)赵树理创造了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为中国现代小说的 民族化、大众化作出了贡献。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 【简答】
(1)1943 年 5 月赵树理创作了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其后陆 续发表《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小说。赵树理擅写 农村题材,作品的主题是他在农村做群众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非 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故他常称自己的小说为 “问题小说”。
(2)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具体体现在:对农村复杂的社会 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描绘;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揭 露;对解放区新社会的热情歌颂;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 生活变革和农民思想、心理变化的表现。
新歌剧《白毛 女》的艺术特色 【简答】
(1)《白毛女》继承了秧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 系列精彩的抒情唱段;
(2)参照中国古典戏曲歌唱、吟诵、道白相结合的手段,适 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以推进剧情,适合大众欣赏习惯;
(3)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伴唱的形式以及音 乐的戏剧性、性格化的传统,在广泛的继承借鉴中创造了新型 现代民族歌剧的经典。
赵树理对中国现代小说民族化的贡献 【简答】
(1)在小说写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评书或章回体小说注重 故事连贯和完整的写法,抛
弃了旧的套式,结合表现内容加以23 革新,较大程度上适应了中国农民的欣赏习惯。推进了中国现 代小说的民族化进程。
(2)在人物塑造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既注 重在叙述故事中介绍人物,又注重以人物的行动来揭示人物的 性格和心理。
(3)在形象体系和情节结构上,往往具有明显的对称性,使 人物性格相互映照、鲜明突出。
(4)在语言上,注重对北方农民口语进行艺术加工,营造幽 默风趣的艺术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