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缅怀张青莲先生

缅怀张青莲先生

来源:智榕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2卷第1期 大学化学 2007年2月 缅怀张青莲先生 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 大学化学编辑部 张青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2月14日与世长辞,但他对化学与化 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对《大学化学》的关爱将永远记忆在广大师生心中。 张青莲先生在6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曾讲授过普通化学、无机化学、高等无机 化学、理论化学、稀有元素化学、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等课程。新中国成立之 初,他曾组织翻译出版了由前苏联通讯院院士涅克拉索夫(B.B.HeKpacoB)编著 的《普通化学教程》,解决了"3-时高校化学教学所需教材的燃眉之急。1958年,高 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教程》,是张先生和戴安邦、严志弦、尹敬执合作编 写的。该书内容翔实,凝集着4位教授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宝贵经验,是我国化 学家自主编撰的一本基础无机化学教材,被国内各高等学校普遍采用,对提高化 学教学质量起过重要作用。1978年,张先生受中国化学会委托,担任《无机化学丛 书》主编,这套书分为18卷41个专题,共700万字。在张先生的精心策划和指导 下,坚持不懈,历时10多年,于1993年编写完成,由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这套丛 书是我国第一部无机化学百科全书性的巨著,为化学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该书已成为我国无机化学工作者进行化学研究和化学教学时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和工具书。这套丛书的编撰出版,也促进了无机化学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原子量是学习化学知识的最基本概念,是进行化学工作的最基本数据,原子 量值的测定是化学科学中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自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原子论 以来,化学家不断地对原子量的测定进行细致的研究和修正,国际纯粹与应用化 学联合会(IUPAC)的原子量与元素丰度委员会(CAWIA)根据实验结果,每两年公 布一次原子量新值的国际标准。1991~2005年间,共有18种元素更新了原子量 值,其中10种元素的新值是由张青莲先生领导的科研组所提供的。张先生在耄 耋之年,知难而进,周密筹划,精益求精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他在原子量新 值测定方面的贡献已被载入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在繁忙科研之余,张先生不忘关 心化学教学,每"3-他获知IUPAC公布新的原子量国际标准,新元素的发现、命名、 符号和中译名时,总是及时撰稿,送给大学化学编辑部和中学化学教材编写组;他 还多次撰写关于原子量测定和修正、c 基准、同位素等方面的文章,发表在《化学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通报》、《大学化学》等杂志。这对于广大师生正确、深刻认识原子量这个基本概念 是非常有益的。 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于1985年,《大学化学》创刊于1986年,张 青莲先生是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顾问和《大学化学》编委 会顾问。20多年来,张先生始终关心和支持着我们,从栏目设置、选稿原则到英文 目录,或提出建议,或逐字推敲修改审定,既写简讯,也撰长文。在1992年中国化 学会成立6O周年暨《大学化学》创刊7周年之际,张先生应编辑部之约题词“学会 欣荣六十年,新刊论著亦斐然,前瞻世纪跃迁日,气象光明更万千”(图1)。1995 年,张先生为《大学化学》创刊1O周年纪念专刊撰写了《漫谈原子量的质谱法测 定》。2005年,张先生为《大学化学》2O周年纪念专刊题词:“努力推进我国化学科 教事业的发展,赢得卓越的成就”(图2)。这些代表了老一辈化学家对我们的鼓 励、支持和期望。 张先生离开我们,离开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化学研究和化学教育事业,但他 的音容笑貌、风雅逸兴将长久留在我们记忆中,他对化学教育事业的巨大贡献我 们永志不忘。张先生的治学精神、道德风范和高尚情操永远润泽激励代代学子, 不断努力奋斗,振兴中华。 图1 图2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