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化学《醛和酮(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醛和酮(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智榕旅游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醛和酮分子中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能够预测醛、酮可能可能发生

的化学反应及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 理解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羰基加成反应,并从反应条件、生成物种类等角度对比醛、酮性质上的差异。 3. 了解醛和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它们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预测醛、酮可能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初步学会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来预测有机物可 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合作意识,在预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重点与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理解醛、酮的主要化学性质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来预测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

请学生复习第 1 章第 2 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和第二章第一节“有机物的反应类型”,完成第 77 页“交流研讨”

[学习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法[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请同学们探讨下列问题 : 学生复习: 从新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官能团? 1、醛和酮的结构中含有什么醛、酮的官能团及结构式 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展示优秀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醛酮官能团上的碳原子是否饱和? 学生交流课前预习结果: ——H 的影响? 醛、酮的羰基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3、醛基和酮羰基的存在对 a 反应、还原反应、a--H 的取代反应 。 4、醛、酮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为什么? (交流探讨) [教学重心] 通过学生的预测,让学生写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从羰基的加成历程来探出乙醛分别和氢氰酸、氨气、甲醇发讨: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 引导学生从结构推导性质; 初步建立由结构预测反应类型的思路 (交流探讨)几种极性试剂的电荷分布 学生分组练习写出:乙醛与三种试剂反应的生成产物及反应过程 (氰酸、氨及甲醇反应的产物及反应过程 (投影)教材 78 页表 2—3- 1;三个反应历程 (交流探讨) 探讨、学习本节课的难点。 醛、酮羰基能否与氢气加成呢 [过渡]我们前面学习过葡萄糖 能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这是利用了醛基的性质,那么作为醛类物质是否也应该具备这样成 的性质? 通过归纳、总结,进一步消化难点 学生推出:醛、酮与氢气的加 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初写出化学方程式 步了解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方法。 学生动手设计实验验证醛基 利用这两个反应,指出这两个反应在实际生活和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的强还原性 设计好实验后,学生开始动手操作, 通过实验现象验证了醛的强还原性, 可以和银氨溶液反应并出现银镜现全面的学习醛、酮性质;强化羰基象,可以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产的加成反应历程; 生砖红色沉淀 进一步强化羰基的加成,复习还原反应。 通过化学这两个实验,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学习的印象,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这两个实验也充分体现了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路 (总结)(投影)醛、酮的羰 基可与下列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与氢氰酸加成: 与氢气加成: 还能与氨及其衍生物、醇等发生加成反应。 学生回忆、整合本节课所学 内容(增长碳链) 还可以与弱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体现醛基的强还原性 总结、提升:羰基的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意义 强调本节课内容的重要性, 并为以后学习有机合成打下铺垫。 增强环保意识,学以致用 【作 业】 1、查阅资料了解甲醛的利弊 课后巩固 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2、作业:P79 1.P80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