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

来源:智榕旅游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陪尖)

(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写 ..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6分) .

1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

③冀复得兔( ) ④而身为宋国笑( )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三)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 ) (2)吾忘持度( )( ) ..

2

(3)宁信度 ( )( ) .

9、翻译下列句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

(四)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3

12、加点词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 还:( )

13、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5、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五)日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16、解释加点字:

1、是非君子之道( )( ) 2、以待来年然后已( ) ...

17、翻译下面句子:

(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

4

(2)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译文:

(五)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

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 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始折旋疾徐( ) 乃四顾胆落( )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译文:

椎鼓径进……

译文:

20、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