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报告说明

报告说明

来源:智榕旅游
一、货币规模

12000001100000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09-1210-1211-12货币和准货币(M2)12-1213-1212000001100000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数据来源:Wind资讯

注:M1,M2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当,波动更为强烈。

第一张图是M2的时间图,第二张是用HP滤波分解出的M2的季节性趋势。 可以看出近几年货币供应都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但不同的是,往年都是第一季度货币供应走高以后回落,而2014年实际上在第二季度达到峰值,而且宽松的程度要超过往年。 尽管存在货币的传导问题使得利率居高不下,一部分机构认为可能存在降准等全面放宽货币市场的可能性。但个人认为央行已经在报告中屡次提出M2的增长已经高于预期(第一季度,第三季度专题),并且认为第三季度的M2增速减缓实际上是“经济结构调整、表外融资收缩、部分财务软约束部门扩张放缓以及对同业业务监管加强等在货币上的反应”,整体上是正面的影响。

因此央行在之后全面放宽的可能性极小,相反,定向性的策略,包括定向降准,PSL支持棚改等。

问题一:为什么都表现为先升后降 猜测,可能是春节在第一季度的缘故。

问题二:说明原因迫使央行第一季度提到货币增长偏快的情况下第二季度继续加码。 (央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回笼货币,货币乘数的提升说明是市场资金调动的积极程度开始提升,下文可以看出货币的增量体现在贷款上。)

问题三:如何分析表外业务的可能量以验证第三季度是表外业务使得M2收缩?

二、存贷款

1100000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09-1210-1211-1212-1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121100000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数据来源:Wind资讯 可以看出实际上贷款的表现非常平稳(贷款限额所致),而存款则不尽然。

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8-1209-1210-1211-1212-1213-12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14-12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当月值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居民户:当月值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中长期:当月值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当月值 实际上贷款的大部分波动都是由期中的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分导致的。(不详细分析) 文中有提到的结构性变化包括 个人住房贷款持续增加(?)。

近两年(2011年起)中长期贷款结构性增加,源于固定资产贷款的贡献。

数据来源:Wind资讯12000001100000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09-1210-12货币和准货币(M2)11-1212-1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1212000001100000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数据来源:Wind资讯

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大部分M2的波动都是存款导致。

存款量在每个月末的确有冲点的现象,不同的是2014年第二季度的这个现象特别突出。文中指出是受到表外理财集中到期,同业业务扩张的影响(暂无数据支持,因为理论上每年都存在六月份的节点,不应反应也剧烈)。

32000240001600080000-8000-16000-2400008-1209-1210-1211-1212-1213-1232000240001600080000-8000-16000-2400014-12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居民户:当月值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财政存款:当月值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非金融性公司:企业:当月值 存款中主要占比是企业存款余额和储蓄存款余额,而波动也主要来源于这两项。财政存款往往是逆周期的,但总量太小不起作用。

问题一、什么引起了企业和居民储蓄的大幅波动? 问题二、利率的波动是否由存款的波动引发? 逻辑上考虑存款代表了市场上贷款的供给面。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左图实线是归一化的存款,虚线是归一化的利率。 右图实线是一阶差分的存款,虚线是二阶差分的利率。 从分析上看两者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相关性,存款一阶差分和利率二阶差分勉强表现出负相关性。可能的情况是利率存在着大量的黏性。

而另一方面考虑,如果贷款额是受到控制的,贷款额实际上表示供给面,那么利率的波动实际上就来自需求面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