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情境要素和合作要素的学习共享空间“意义构建”

基于情境要素和合作要素的学习共享空间“意义构建”

来源:智榕旅游
新世纪图书馆2013年第6期 学术论坛 基亏情境要素和合作要素的学习共享空间 “意义构建” 肖 平 何锐鹰(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摘要】论文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为出发点,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 “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应用于大学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中,为我国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应用构建提供支持。 【关键词】学习共享空间;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协作式学习 【Abstracts】Tak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theory in the librayr services as the starting point,this paper applies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theory S four elements of the situation,cooperation,session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 learning commons,and offers support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structure of learning commons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of our county.r 【Keywords】Learning Commons;Social constructivism theoy;Tearching model;Cooperative learning 将从Lc支持知识的情境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点在社会建 1 引言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目前还没有一 个统一的定义,但公认的基本观点是: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 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 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包 构主义理论的四个要素中寻找二者的结合点。 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 2.1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20世纪末期启动的课程改革促进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 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 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 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 冲击,并带来了新的学习思潮,各国纷纷提出适合本国的教 育模式,强调自主学习和创新素养的培养,希望改变传统的 教育、教学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构主义思想以其独 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的信息素 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m。学习共享空间(Leaming 特的视角和对个体尤为关注的旨趣逐渐在教育研究领域呈 现为主导型话语形态[61。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突 Commons,LC)是Ic在服务内容和重点上的延伸,从Ic到 Lc的进展反映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强调自主学 习和合作学习以及与教学的密切联系。国内外学者提出IC 和LC的服务中已经融入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任树怀认 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互动性和社会 性,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被主观建构出来的。白 1990年前后引入我国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开始广泛引用 于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中,引导人们审视传统教育的不足, 思考如何推动教育改革。 2.2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图书馆服务的应用 20世纪8O年代初,因构建图书馆学新的理论体系的需 为,LC环境主要用于支持个性化和小组协作学习和研究,为 他们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帮助。这种通过协作和互动获取知 识的方式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体现[21。而陆宝益 从阮氏五定律l 3l、协成学理论{41和集成管理理论15]等理论在Ic 构建中的应用,提出Ic的构建需要理论基础的支撑,用来指 导Ic的发展。但是相关的文献并没有阐述社会建构主义理 论在LC这种新兴的服务模式中的具体应用,鉴于此,本文 要,学者们开始将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引入其中,并在近 年来多次提到社会建构理论与图书馆服务实践的结合,如曹 洪欣和徐维的文章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到图书馆门户网站 的建设中,指出“建构主义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读者通过图 本文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科研规划2011年度科研项目“基于知识共享空间的教学支持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YB24)成果之一。 8 学术论坛 书馆门户网站利用馆藏资源时的诸多认知心理学方面的问 题” 。 作为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图书馆增加空间和资源的服 务,整合物理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的社会互动,制定有效的 研究战略来寻找和评估学习资源,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 成,培养学习者在实际场合中解决能力;将有价值、有意义的 学习经验替代传统的单纯提供文献的方法。图书馆的教育职 能随着自身资源优势的提高而得到了强化,而在教学模式改 革过程中作用显著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无疑推动了图书馆 教育职能的发展。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 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提出的支持情境学习和服务教学方 法正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一直强调的重点。 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LC构建中的体现 同辈产业,社会网络和网络技术的快速融合正在重新塑 造学习方法,个人,团体和社会之间的信息与文化的创建与 分享的方法改变了学习的习惯。受这些文化的影响,创造、分 配、分享和消费信息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包括图书馆传 统的“知识仓库”的角色也面临着冲击,LC正是在这种背景 下出现的。作为高校信息教育的一环,它比信息共享空间更 加强调学习的合作性与情境性,支持知识的自我建构,支持 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成功。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反映在学习 共享空间上,就是将学生作为服务的中心,利用物理空间支 持协助学习的特点创造知识建构的平台,从而满足用户获得 知识建构。LC的发展与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持来推动这一服 务模式的发展,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LC中的体现在于要 将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 大要素融人到LC的具体建设中,从而实现读者的知识学习 的自我建构。 3.1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要素在LC建筑布局中的 体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或文化境遇之下展 开,学生是在建构环境。而不是适应环境。所以,要了解读者 在LC中如何获取和利用信息,首先必须了解读者信息需求 所产生的情境;只有能够为读者提供符合其需要的学习环 境,他们才会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LC的存 在意义才会得以强调。因此,LC利用多种网络技术和建筑空 间布局来构建合作式的学习环境,它作为一个学习场所的使 命就是塑造一个动态的合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信息和研究支 持服务,使学生学习更轻松,更容易成功。 2007年,加州理工大学的LC推出Task Group这个计 划,探索图书馆支持学习环境的角色想法,这种学习环境是 基于学校的“行为引导学习”的理念而构建的,探索建立一个 新世纪图书馆2013年第6期 积极的空间支持学生探索课堂外的知识。新设施包括一个可 以开展科学展览和艺术展示的陈列室,支持演讲的大型展示 空间,为学生团体和员工会议提供的会议室,一个24小时开 放的学习教室,以及重新设置了一个媒体产品工作室。不同 政见的学生可以聚在这里,讨论分享兴趣,合作工作,而图书 馆也发挥了一种校园沟通途径的功能。 另外,LC的家具设施设计也会尽量满足用户的学习习 惯和舒适度的要求,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在阿勒格尼学院的学习共享空间中,所有的家具都是带轮子 的,可以随意移动,这样创新了很多种组配方式,LC的工作 人员能够不断观察和做出调整,来组配出适合学习的方式, 提高学生的访问率。因此,大多数同学都能在他们的图书馆 中找到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图书馆空间。 Lc的这些建筑设计符合“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而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及“以学生为中 心”,这和LC的理念是对应的;同时LC强调教师和馆员的 引导作用,以及朋辈教育的影响,从而支持学生更好地利用 空间设备和技术达到学习的目的,而这些角色的存在是对社 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有益补充。 3.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协作”要素在LC合作学习模式 中的体现 协作学习历来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而合作学习 被视为学习共享空间中的一种重要元素,是为了适应用户改 变的需求和技术容量要求提供的社会学习和合作学习模式。 从这个角度上理解,学习成为了一种社会过程,因为不再只 是教学的一种反应,更是聚集学习而成的一种社会框架的结 果。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支持学 生利用多种条件开展团体合作学习,LC充分利用校园部门 的资源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了条件。 LC的协同学习要素主要体现在与教学部门以及与课程 系统的合作要素中。LC的成功之处在于支持服务部门(如学 术计算机部门和行政机构)的加入及学术部门为这个组织确 立的学习目标。它注重与其他学术部门如学术事务办公室和 校园教师发展中心在学习目标的确立等方面的合作,强调学 生独立的、积极学习行为的教学策略的深层次支持。如阿勒 格尼学院开发出“电子早期预警系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帮助空间确认,空间工作人员对类似的预警做出相应的 反映来积极鼓励这些学生。同时,很多高校图书馆的LC并 非由学校图书馆单独提供,而是由图书馆和学校的其他学术 部门(例如写作中心等)合作开展的,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共 同致力于促进读者的学习。 此外,LC时刻关注学校课程的变化来提出不同的服务。 例如,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的一些学术课程已经开始要求学生 9 新世纪图书馆2013年第6期 在开发项目上与LC咨询馆员联系以满足个性化需求,这促 进了咨询人员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宣传LC。加拿大圭尔 夫大学的Lc将昆士兰科技大学图书馆关于信息素养的政 策加以重新定义为适合本馆的模式,称之为学习共享空间服 务传递构架,应用到学习、研究和技术技巧中。包括三个方面 的服务模式:补充课堂内容;融合馆员、学生助理和教师的共 同合作服务;嵌人学习工具,从而加强对课程的直接支持。 3-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会话”要素在LC咨询服务模式 中的体现 建构主义理论者认为,人们开发出在特定情境脉络中对 类型和特性做出回应的共享方式,学者吉(Gee)称之为对话 (discourse)[81,而这些对话形式体现了学习作为一种社会活 动的意义建构。“会话”是“协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各 学习者之间只有通过“会话”,商讨、交流彼此的意见与学习 成果,才能更好地完成知识建构;它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 要手段之一。LC提供各种形式的团体讨论工作室和研讨室, 这种团体合作只有通过不同群体,不同政见之间的沟通交流 才能形成新的见解,完成头脑风暴的过程。同时LC充分利 用各种在线交流_丁具加强读者和馆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尤 其是读者之间的朋辈教育,使得沟通更顺畅。 同辈教育模式是LC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 地融入到合作交流学习中而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学者En— der和Winston提出开展同辈教育的原因是提供经验学习的 机会和领导机会,为学生提供开展项目的便利机会和能够使 专家教授在需要专业经验的领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91。而建 构论倡导者布拉非也认为在合作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 流起着主要的教育作用。一个人通过加入、联合或批判性地考 察别人的观点来学习,通过互动还有可能产生各种新见解㈣。 如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图书馆的LC提供了一个朋辈领导训练 课程,强调提供给学生的培训,包括图书馆和知识共享空间提 供的服务。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图书馆的LC设有一个协助学 习团体规划,这是一个同辈间组建的针对具有挑战性内容开 展的小组讨论学习课程。他们在Lc中定期开展会议,学生可 以互相比较,将和学习相关技巧融入到课程中。 3.4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意义建构”要素在Lc信息构建 过程中的体现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意义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在 “情境”中的“协商”、“会话”等过程,将对新事物的感知与已 有的知识结构顺应或同化,从而完成学习者自己对新事物的 性质、规律以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建构。“意义建构”在Lc 中的体现就在于它反映了Lc构建过程需要的各种要素,以 及要达到的目标。Lc的构建是基于信息技术、纸质资源和网 络资源的个性化支持,提供小型和大型的团体工作室,支持 1O 学术论坛 学习团体会话,开展拜访服务和课堂展示,从而达到支持和 加强学生学习、写作、研究等素养的作用。因此学生在LC中 完成“意义建构”的结果正是LC要达到的目标。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 受的过程。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 构的实践,图1反映了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 反思的过程Wl;LC中开展的主题讨论正是这一学习过程的现 实反映。如在很多大学图书馆的LC中,教师提出一个主题 讨论,利用LC开展专家讨论活动,学生在LC中查找资料, 最后将调查报告在LC中展示,同时学生举办自己主持的展 览,并将报告上传到图书馆的服务器中供浏览,可以增强学 生的创新、合作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讨论是LC 实现“意义建构”的一个典型案例,学生在讨论中使用了传统 教室里无法提供的教学资源,通过与朋辈、教师、馆员的交 流,将他人的经验与自己的知识相结合,进行反思,形成自己 新的见解,从而实现学习的自我建构。 图1意图——行动——反思的学习模型 4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大学图书馆LC构建的 影响力 目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多是以信息共享空间的形式存在, 而对于国外兴起的知识共享空间这种更强调协作学习的服 务模式暂未广泛推广。更好地理解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内 涵,将为这种服务模式的转换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此外,我 国的LC理论研究基本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各高 校图书馆开展的Lc服务也纷纷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但 是,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西方学生有很多不同,依赖性强, 而创新性和合作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和使 用现代科学技术上也有欠缺。因此研究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 我国图书馆的LC中的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到我国教育模式 的特点,不能盲目地摒弃传统教学的特点,一味地强调自主 学习的优势。而是应该将Lc中的传统教育模式和创新的协 作学习模式相结合,首先应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简单提供文 献服务的缺点,将课堂学习与图书馆的教学资源相结合,多 提出主题探讨,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创新能力和社会 实践经验。其次,图书馆应走出固定服务的误区,加强与教学 支持部门的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吸(下转第7页) 学术论坛 离教育,2012(1):34 39 7赵维田.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M].吉林:吉林人民 出版社.2000.355 8胡少明.教育主权研究的若干问题叭教育评论,2011(1): 3~6 9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际经贸关系司.中国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法律文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700—748 (上接第l0页)引读者更多使用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图书 馆支持教学科研的作用。 5结语 知识共享空间这种服务模式的出现促进了图书馆教育 多样化的发展,在推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 一种教学服务模式它应寻找一种理论支持的框架;而作为指 导教学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支持合作学习的社会情境 观来促进读者的学习与成功,这和LC支持教学模式的理念 相一致,使得Lc在强调服务到强调学习的转变中传达了教 育中教与学的哲学理念。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精华融入到 知识共享空间的建设中将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 的信息素养,也会更好地推动我国大学图书馆的Lc建设, 完善大学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责。 参考文献 1信息共享 ̄[Em3L].http'.//baikeJ ̄aidtrcore/view/1050643Jatm, 201 l—02—02. 2任树怀,等.学习共享空间(LC)理念与个性化协作式学习 环境的建构与实现『A1.2008图书馆学科化、个性化国际学 术研讨会文集『c1.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 3 陆宝益.论阮氏“图书馆学五定律”在Information Com— mons构建中的运用『J1.图书与情报,2011(2):57—61 4陆宝益.论协同学理论在Inf0mation Commons中的应用 【J1.图书情报工作,2010(5):67 70,53 5陆宝益.论集成管理理论在Information Commons构建中 的应用【J】.图书与情报,201l(4):27~30,35 6 Fox R.Constructivism Examined[J].Oxford Review of Ed— ucation,2001(27):23~35 7曹洪欣,徐维.建构主义理论在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中的 应用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5~6 新世纪图书馆2013年第6期 10田海.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视角下中国教育主权的让渡与 维护[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0 11郭文利.论GATr1994第20条对我国入世议定书的适用 『J1.国际经贸探索,2010(11):68 74 (作者信息: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北大学法学院讲 师,邮编:210093。收稿日期:2013—02—23。) 编校:邹婉芬 8杨美华.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理念与建置[J】.图书 与资讯学刊,2009,1(2):1~17 9 Ender S.Students as paraprofessional staff(New direction for student servic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4. 10[关]莱斯利・P・斯特弗,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美】戴维‘H。乔纳森,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 等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信息:肖平,天津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员;何锐鹰,天津 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邮编:300204。收稿日期: 2013—02—06。) 编校:邹婉芬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