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智榕旅游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关键所在。但当代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中因许多客观因素而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论如何改善提高社团建设,实现社团管理目标,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挥积极地作用,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社团建设 综合素质教育 艺术实践活动 思考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注重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进入了一个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题的新阶段。而高校社团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是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在这种形势下,充分了解学生社团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社团建设,从而达到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目地,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高校社团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 高校社团已成为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学生社团不仅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要体现在日常的活动中。因此学校在社团工作中应当始终贯彻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社团在高等学校的素质培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加强社团建设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校学生社团是活跃在大学生中参加者众多,影响较大、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根据其活动内容又可区分为兴趣爱好类、理论学习类、社会公益类、学术科技类等。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为充分肯定自己在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培养特长的想法下,纷纷参与学校各种社团活动,从而使学生社团加速发展,其活动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同时,也存在着学校对社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存在着学生就是学文化学技术而忽视培训其综合素质的错误观点,对学生社团采取任其发展和不重视的态度从而出现社团管理不规范、活动效果不理想、水准难以提高等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高校学生社团的总体趋势是好的,但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1、社团活动单一,阻碍社团的发展

目前,虽然社团类型众多,但活动方式大同小异,活动内容较为单一,通常是举办讲座、座谈、比赛等活动,缺乏新意与影响力。学生社团的发展始终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加之社团活动不是教学活动,学校管理重心的偏移。从而导致社团活动单一得不到重视,阻碍社团的发展。学生社团的成员无法在参加的社团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2、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指导,社团的水平难以提高

目前,学生社团数量多、涉及面广、工作范围和领域宽,但从整体上看,由于许多社团没有配备社团工作专职指导教师,或者配有指导教师,但起不到指导的作用,其力量都比较薄弱。都导致了社团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活动水准难以提高。

三、高校社团建设几点思考

1、加强专业化社团的建设

社团是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要途径。为实现社团与专业的结合,达到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的目的。针对社团活动单一,阻碍社团的发展,社团建设应统筹兼顾,远景规划,在社团管理方面实行新举措,充分依托本校专业的特点组建了一批以专业为导向的学生社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于实践、理论为一体的专业技能组织。像机电工程系有汽车协会、模具协会,等等;电气信息系有数控协会、计算机教研室有计算机协会,等等。这些专业性强的社团改善了社团活动比较单调,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的专业学习技能锻炼的平台,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程学习,学业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以后能够更好地参与现代社会生活。

2、加强社团指导老师的建设

学生社团是活跃在大学生中的群众性组织,参加者众多,影响较大,也是培养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目前高校社团活动普遍采用学生自我管理方式,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院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对学生社团放任不管,社团活动缺乏专业指导,社团水准就难以提高。因此,在保证社团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而社团的管理指导及发展方向关键在于指导老师的把握。所以学院因为社团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建成一支文化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专职和兼职社团专业指导团队,使社团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确保社团在各个环节的运转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社团工作效率和规范性,这样不仅能提高社团活动质量,而且能形成核心,增强社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加强社团活动投入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无

可替代的作用。而活动是社团关键所在,社团的作用也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实现。但由于目前高校在开展社团活动存在投入经费少,管理少,指导少等问题,使社团其作用未能很好地显示出来。

从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投入成为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首先指导老师应加强对社团活动的引导和管理,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和内涵,注重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法、技巧的培训,全面提升社团活动的深远影响和意义,以达到活动的实效的作用。其次经费问题也成为了制约社团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目前社团活动的经费一来自收取会费,但作为学生来说,没有经济来源,不可能收很多,因此经来源于会费中也是非常有限的,二来自社会赞助,但大部分社团又没有具体实际的产品,对于企业的吸引力也是有限的。三来自学院团委的经费支持,而学院作为社团的管理及归属单位,在社团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地位,而社团没有足够的经费,大部分活动的开展都收到限制,因此要加强学院对社团活动经费的支持,让社团的积极作用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四、结语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关键所在,需要我们结合自身高校特色,在社团的建设不断的去探寻,去实践, 使我们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以高质量的社团活动赢得青年学生,使各类学生社团在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袁颜锋,素质教育视野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米坤生,高等学校社团外部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吴玲,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沈杰 张军,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及管理模式探索——基于对北京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发展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

[5]王艳 张信 万林战 屠琼芳,发挥高校学生社团作用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J];华章;2011年.

[6]闫梦华,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0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