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1. 补充古诗,并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被后人尊称为“______”。
2.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沙白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1)填一填。
①这首诗中诗人把一片______比作一叶______,把红叶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写得很生动。
②诗人通过观察______知道秋天来了,正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选一选。
“上面坐着秋天”中的“坐”字用得真好!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
(2)“能不忆江南?”是( )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4. 背一背,给诗句排序,再回答问题。
)。
( )鱼戏莲叶东
(①)江南可采莲
( )鱼戏莲叶西
(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北
( )鱼戏莲叶南
(1)先给上面诗句排序,再说说下面哪幅图表现出了思?( )(填序号)
①
(2)读了这首古诗,我的眼前浮现出______景象。(填序号)
①人们捉鱼 ②鱼儿嬉戏
5. 背一背,填一填。
莲叶何田田”的意“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______,
千里江陵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
______。
6.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_____。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______。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_____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之情。
7. 写诗句大意,或根据大意写诗句。
(1)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我独自在他乡作客,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
十分春:______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9. 阅读理解及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10.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 小画家。
小鸡画 , 小狗画 。
小鸭画 , 小马画 。
(1)背一背,补一补,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位 ②群 ③梅花 ④枫叶 ⑤月牙 ⑥竹叶
(2)小动物们都画了什么?连一连。
(3)想一想,还有谁来到了雪地里?它们画了什么?
11. 按原文填空。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
(2)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3)______,种德者必养其心。
(4)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
(5)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____,______。
(6)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
12. 根据自己的积累填一填。
① ______,笛弄晚风三四声。 《牧童》
② 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 《满江红》
③最喜小儿亡赖,______。 《清平乐•村居》
④文言文语言简洁,充满智慧。《杨氏之子》中“______”一句最能反映杨氏之子的机智幽默。
⑤周瑜以“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采用______的计策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歇后语“孔明借东风——______”就出自这段历史故事。
13. 读一读,回答问题。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______蓝蓝的______
(1)选一选,把选文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船 ②星星 ③天
(2)“我”在船里看到了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我还会说:闪闪的______ 蓝蓝的______
14. 选择表示方位的词语填空。
前 后 左 右 东 南 西 北 上 下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______面是______,______面是______。
______面是______,______面是______。
1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题”的意思是______。
其中“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
(2)《论语》是记录______和他弟子______的一部书,共______篇,是______经典之一。其中讲述学习方法的语录是“______”。
16. 将下面的古文改写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通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孔子家禽。”
17. 阅读直通车。
望 洞 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 ( )
(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 )
(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 这样一幅画面。
1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解释划线的字。
①绿:______
②还: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19. 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3)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4)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6)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7)兔不可复得,______。
(8)雅人四好:______
(9)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20. 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4)“欲饮琵琶马上催”上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厌”字的意思是讨厌。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意思是: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2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寒食
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
(2)《寒食》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诗中最能体现春天景物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2.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
蓬头稚________学垂纶,侧________莓苔________映身。
__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__。
(1)补充诗句。
蓬头稚______学垂纶,侧______莓苔______映身。
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小儿“遥招手”的原因是:______。(填诗句)
23. 课外阅读。
雄鸡似的版图
打开世界地图
一眼就望见我的祖国
像雄鸡昂首远瞩——
迎着东方的晨曦
一声声,一声声
召唤着重新崛起的民族
抚摸雄鸡似的版图
我心潮起伏——
傲对百载冰霜雨雪
你神态何等坚毅、果决
而今沐浴着春风
你啼唱分外清亮、激越
呵,雄鸡似的祖国
高踞在我的心窝
我是你翼下新绒一丝
我是你冠上朱红一抹
放歌吧!迎接新世纪的日出——
我愿化作其中一个音符……
(1)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版______ ______ 瞩______ ______ 踞______ ______ 崛______ 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
坚毅—______ 啼唱—______ 激越—______
反义词:
迎接—______ 果决—______ 清亮—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4. 赏析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的题目是《______》。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意思是______。
(3)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
(2)《忆江南》是一首______,“忆江南”是它的______。
(3)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能不忆江南?”这是一个( )
(5)把词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的句子的意思。
26. 看到下面这幅图,我会想到古诗《______》。我还能背诵这首古诗,并完成填空。
远看山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惊。
27. 背一背,填一填。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3)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28. 课内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_____,又写了______;既有______之景,又有______之韵。( )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____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_____,而且______,情味隽永。( )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____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_____。这两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____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_____”相照应,“相宜”与“______”、“______”相照应。( )
29. 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然后填一填。
去买肉 扫房子 磨豆腐 把面发 糖瓜粘 蒸馒头 宰公鸡
二十三______ 二十四______ 二十五______ 二十六______
二十七______二十八______二十九______
3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
飘到小河里,
变成一滴水,
和小鱼小虾玩游戏。
飘到广场上,
去堆雪人。
望着你笑眯眯,
亲亲你,
然后就快乐地融化。
(1)雪花飘落到小河里,变成______,和小鱼小虾______。
(2)雪花飘到广场上会做什么呢?
(3)雪花还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请你也来写一写。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呢?
飘到______,
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