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实验二 葡萄糖注射液分析

实验二 葡萄糖注射液分析

来源:智榕旅游
实验二 葡萄糖注射液分析

实验目的:

1、掌握pH值测定原理和pH计的正确操作。

2、掌握比旋度的概念、求算方法和旋光法测定旋光性物质含量的原理与计算。 3、掌握剩余碘量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操作要点。 4、了解注射液杂质检查的一般项目

实验原理:

[鉴别] 取本品,缓缓滴入温热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即生成红色沉淀。

[杂质检查] 葡萄糖注射液在高温加热灭菌时,易分解产生5-羟甲基糠醛:

利用5-羟甲基糠醛在284nm的波长处有吸收,而葡萄糖无吸收,将样品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在284nm的波长处测定,规定吸收度不得大于0.32来控制5-羟甲基糠醛的量 [含量测定]

1、采用旋光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根据测得供试品的旋光度与2.0852相乘,计算出葡萄糖在供试品中的百分比浓度和标示量的百分比.

2、采用剩余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根据糖有还原性,与有氧化性的碘发生反应,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回滴,从而计算糖的含量。

实验器材:

试药:氨试液、碳酸钠、碘化钾、碘滴定液(0.05 mol/L)、2 mol/L盐酸、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 mol/L)、淀粉指示剂、葡萄糖注射液。

仪器:旋光度测定仪、小锥型瓶(100ml)、试剂瓶、酸式滴定管、烧杯、洗耳球、量筒。

实验内容与方法:

本品为葡萄糖或无水葡萄糖的灭菌水溶液。含葡萄糖(C6H12O6·H2O)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鉴别] 取本品,缓缓滴入温热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即生成氧化亚铜的红色沉淀。 [检查]

pH值 应为3.2—5.5(附录A)。 5-羟甲基糠醛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84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大于0.32。 重金属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3g),必要时,蒸发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置25mL纳氏比色管中。另取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稀释成25mL,置另一25mL纳氏比色管中。若供试液带颜色,可在标准管中滴加少量的稀焦糖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使之与样品管颜色一致;再在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样品管所显颜色与标准管比较,不得更深(见实验一附录C)。按葡萄糖含量计算,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含量测定]

1、 旋光法(附录B)

原理: 葡萄糖分子中含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在一定条件下,其水溶液的比旋度[a]D为+52.5~+53.0 ,根据旋光度 与浓度C的比例关系可进行含量测定:

式中L为液层厚度(dm),C为溶液的百分浓度(g/mL,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所以:

方法: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10g),置100mL量瓶中,加氨试液0.2mL(10%或10%以下规格的本品可直接取样测定),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0分钟,测定旋光度。用读数至0.01°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将测定管(长度为1dm)用供试液体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检测读数,记录旋光度,同法读取旋光度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样品的旋光度。与2.0852相乘,即得100mL供试液中含有C6H12O6.H2O的重量(g)。

测定前用水校正零点,测定后再用水核对零点,若零点变动,应重测。

2、剩余碘量法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75mg),置于碘量瓶中,加水稀释至5ml,加含碳酸钠14.3%及碘化钾4.0%的缓冲溶液25ml,再精密加入0.05mol/L碘滴定液25ml,密塞,在20℃准确放置30分钟后,加2mol/L盐酸35ml,并立即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滴定,至近终点,加淀粉指示液,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o

o

t

实验注意事项:

1、pH值测定时,每次更换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应用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将水吸尽,也可用所换的标准缓冲液或供试液洗涤。配制标准缓冲液与溶解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过的冷蒸馏水,其pH值应为5.5~7.0。

2、旋光仪接通电源后需预热5~20分钟。每次测定前后应用溶剂作空白校正。配制溶液及测定时,均应调节温度至20℃±0.5℃(除另有规定外)。供试溶液应澄清,如显浑浊或含有混悬的小粒,应预先滤过,并弃去初滤液。旋光管装样时应注意光路中不应有气泡,使用后应立即用水洗净晾干,切勿用刷子刷,也不能用高温烘烤。

3、用旋光度法测定葡萄糖的含量时,要加氨试液,是加速变旋作用,促进达到平衡,否则测得的旋光度数据不准。

4、用剩余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量时,要在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剂,过早加入,会使碘牢固被淀粉吸附,使终点延迟,产生误差。

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二、附录 A.pH值测定法

水溶液的pH值应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氯化钾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酸度计进行测定。酸度计需用标准缓冲液进行校正,药典规定仪器校正用的缓冲液pH值如下表。

不同温度时标准缓冲液的pH值 温草酸三氢度钾标准缓℃ 冲液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67 1.67 1.67 1.67 1.68 1.68 1.68 1.69 1.69 1.70 1.71 邻苯二甲酸硼砂标磷酸盐标准缓冲磷酸盐标准缓冲氢钾标准缓准缓冲液(pH6.8) 液(pH7.4) 冲液 液 4.01 4.00 4.00 4.00 4.00 4.00 4.01 4.02 4.03 4.04 4.06 6.98 6.95 6.92 6.90 6.88 6.86 6.85 6.84 6.84 6.83 6.83 7.52 7.49 7.47 7.44 7.43 7.41 7.40 7.39 7.38 7.38 7.38 9.46 9.39 9.33 9.28 9.23 9.18 9.14 9.10 9.07 9.04 9.02 标准缓冲液一般可保存2~3个月,但若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则不能继续使用。 测定前,选择二种pH值约相差3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液,使供试液的pH值处于二者之间。测定时,取与供试液pH值较近的第一种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定位),使仪器示值与表列数值一致。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0.02pH单位。若大于此偏差,则应小心调节斜率,使示值与第二种标准缓冲液的表列数值相符。重复上述定位与斜率调节操作,至仪器示值与标准缓冲液的规定数值相差不大于0.02pH单位。否则,须检查仪器或更换电极后,再行校正至符合要求。 B.旋光度测定法

比旋度定义: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的化合物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旋转的度数,称为旋光度。偏振光透过长1dm并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用[a]D表示。t为测定时的温度(20℃),D为钠光谱的D线(589.3nm)。

测定与计算:使偏振光向右旋转者(顺时针方向)为右旋,以“+”符号表示;使偏振光向左旋转者(反时针方向)为左旋,以“—”符号表示。同法读取旋光度3次,取3次的平均数,照下列公式计算,即得供试品的比旋度。

t

式中l为测定管长度(dm);α为测得的旋光度;d为液体的相对密度;c为每100mL溶液中含有被测物质的重量(g,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