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内蒙古中医药 前辈医家的临床经验,能丰富我们的临床阅历,启迪我们的临床 按摩,方能渐渐缓解。曾多次治疗无效。近10天一夜数次,自觉苦 思路,是提高疑难病证疗效的一个重要方法。 不堪言。舌红少津苔薄白,脉弦细。拟用:白芍50g,桂枝、木瓜、炙 例8张某,女,14岁,2001年5月17日初诊。其母诉,患儿 甘草各10g,威灵仙25g,生龙骨15g。3日后复诊,诉服头剂当晚仅 五六岁时曾发高热3天未退,后又摔伤。平素头昏,曾经突然倒 发作1次,疼痛亦明 减轻。守方5剂而止,经随访,此后未发。 地,不省人事2次,时问lO一15分钟,发时口吐白沫,手足抽搐。 据药理研究,芍药甘草汤,不论对中枢性的抑或未梢性的, 视其舌苔白腻,切脉弦细。经某大医院脑电图检查证诊为痫症, 不论对表在性的躯体或四肢的横纹肌,还是埘深在平滑肌性脏 多『矢治疗无效。仿岳美中教授治疗痫症经验…予柴胡加龙骨牡蛎 器的挛急均有解痉止痛作用。因而只要有痉挛现象存在的久治 汤加咪:柴胡、桂枝、白芍、党参、法夏、茯苓各lOg,黄芩5g,生大 不愈的疑难病证,均可选用。文献报导,威灵仙能使食道蠕动增 黄6g,生龙骨、生牡蛎(均先煎)各25g,生姜6g,大枣3枚(擘)。5 强,变食道之节律收缩为蠕动,因而有“下气除逆”之功,故余在 剂。7月19日二诊,诉药后虽发作3次,但未倒地,且抽搐程度 治疗呃逆时亦常加入。 轻,发作时间短(仅数分钟)。续予前方7剂。9月29日三诊,诉 鉴辰别时用经方 服药后2月余仅发作1次,抽搐极轻微,只是感觉头昏数分钟, 余在临床实践中,常按照昼夜阴阳规律,对发作有时为特 守方7剂。经追访,迄今已12年未发。 点的疑难病证,认为当与阴阳不调有关,径用小柴胡汤治疗, 例9郑某,男,4岁,2002年9月18日初诊。其母诉患儿由 效果满意。 惊吓发高热1天后,致发热1O一20分钟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4 例12柯某,女,50岁,1989年3月18日初诊。患者近l0 个月内已发作3次。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脑电图提示为痫症,经 天,每至23时左右恶寒发热,继之汗出,热势渐退,至1时左右 多方治疗无效。处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7剂。1O月20日复 热始退尽,方能入睡。虽两度求医,然发热依旧。伴头昏、纳差、倦 诊,诉发高热1次但未昏倒,守方7剂。经随访,此后未发。 怠。体形肥胖,面色不华,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拟小柴胡汤加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治伤寒下后,以胸满烦惊为主证者。岳 味:柴胡、黄芩、法夏、附片、炙甘草各10g,党参12g,枣 30g,生 美中前辈用来治疗癫痫,颇有佳效。其《顽固性癫痫》【-1-文是其 姜3片,红枣l2枚。嘱睡前顿服。3剂而愈。 临证经验的结晶。余经临床验证,用来治疗高热或外伤所引起的 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故子时为阴尽阳生, 痫症多例,极其有效,把它作为治疗痫症的专方之一,收进余所 阴阳交替之时,此时寒热汗出,乃阴阳不调使然。病逢子时阴盛之 著《杏林4O年临证手记》书中 。根据药理用经方余据现代药理 际,阳微不能胜阴则恶寒;子时亦为阳气渐生之际,微阳得自然界 对经方研究的某些成果,来治疗疑难病证,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阳气之助而能与阴相争则发热汗出;阳气渐盛,阴邪渐衰,阳能胜 例10陈某,男,55岁,1994年10月21日就诊。患者间断性 阴则寒热渐退。小柴胡汤调和阴阳,阴阳得调,寒热自消。 呃逆已数年,经多方治疗无效。现已发作2周余,经用中西药治 例13马某,男,6O岁。诉1月来每逢上午11时左右腰痛发 疗症状依旧。诉每数分钟一发,发则呃逆连声,持续数分钟至十 作,l2时后渐减,至下午1时左右痛止。痛剧时欲尿不能,伴恶 余分钟不等,呃声高亢响亮,有时睡中亦因呃逆而醒来,待呃逆 心、嗳气,无感寒及闪岔扭伤史。经数医推拿、理疗及中药多方治 时久,倦怠至极,方能再度人睡。伴食则呕吐,胃脘不适,胸闷胁 疗症状依旧。舌淡苔薄白,脉弦。拟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嘱两煎液 胀,目眶凹陷,肌肤燥涩,神疲倦怠,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弦而 混合,于9时左右顿服。3剂后疼痛即止。经随访至今未发。 有力。拟用:白芍50g,威灵仙25g,酸枣仁15g,炙甘草10g。次日 本案腰痛,按子午流注规律,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属午时, 复诊,诉昨日服完1剂,酣睡1夜。处原方3剂。经随访,二诊药 为阴阳交替之际,此时腰痛当为阴阳不调所致,故以小柴胡汤为 后获愈,迄今未发。 主调和阴阳,合四逆散调理气机,果然取效。 例11邬某,男,42岁,1995年2月14日以腓肠肌痉挛5年 参考文献 余而就诊。轻时2—5夜1次,稍劳则夜夜发作,每夜2—5次,每次 『1]岳美中.顽固性癫痫….新中医,1974,(1):24—25. 约1O一2O分钟不等。发时腓肠肌痉挛僵硬疼痛,不得屈伸,需用力 『21舒鸿飞.杏林4O年临证手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参苓白术散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体会 薛青 指导老师:赵景芳 摘要:通过参苓白术散在恶性肿瘤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体现了“异病同治”的中医特色,说明了益气健脾法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方法,其疗效肯定。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恶性肿瘤;益气健脾法 中图分类号:R 2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4)01—0054—02 The dinieat application experieme of shenling baizhu deeoctim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n XU Qing ZHAO Jing—fang Afifliated chinese mongolia hospital,Jiang Su prorioce,WUXi 2140O1 【Abstraet]Throu【gh the Shenlingbaizhu powder used in malignant tumor of different diseases.”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1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wiht the same method”,explains the method of replenishing qi to invigorate sDleen is the main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its curative effect. 【Keywords】the Shenlingbaizhu powder;malignant tumor;the method of replenishing qi to invigorate spleen 参苓白术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茯苓、 月7日发现大肠癌肝转移,肝脏病灶一较大约3cm,,另三小病 白术、甘草、山药、扁豆、薏苡仁、桔梗、砂仁、莲子等组成,具有益 灶,行大肠切除手术治疗,西医建议行肝切除,患者拒绝,未行化 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夹湿证,在临床各科均 疗,来就诊要求中药调治。刻诊: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胃纳不馨, 获得广泛应用,是益气健脾代表方。笔者有幸师从全国名老中医 二便调,夜寐欠安,舌红,苔白腻,脉细弦。辨证属肝脾不调,运化 赵景芳教授,赵教授独创微调平衡治癌法,认为扶正祛邪是治疗 失常,湿毒内聚。治宜健脾疏肝,解毒化湿。方药(浓缩颗粒):参 恶性肿瘤总则,其中扶正固本,益气健脾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在 苓白术散10g,加味逍遥散15g,四妙丸lOg,猫爪草5g,复诊:胃 临床应用中常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收效甚佳,现介绍如下。 纳有增,倦怠乏力好转,自我感觉好,在原方基础 加减继服,服 1 典型病例 中药10月,一般情况良好,西医复查,病灶稳定。 1.1王某某,女,6O岁,因大肠癌肝转移来就诊,患者2006年6 按语:大肠癌属于祖国医学“肠蕈”范畴,本病患者大肠癌晚 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214001) 期,表现出倦怠乏力,胃纳不馨的正气不足,脾胃虚弱的表现。故 2013年l2月26日收稿 辨证属肝脾不调,运化失常,湿毒内聚。治疗主要从益气健脾入 2014年第1期 55 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无论是饮食还是药物都要经 造血功能、四肢末梢神经和免疫功能造成很大影响,卵巢癌病位 过胃的收纳熟腐和脾的运化吸收才能发挥功效。故赵老崇尚益气 在少腹,属肝肾二经,本案患者化疗后脾胃功能受损,脾肾两虚, 健脾为先,只有患者胃纳改善,才能接受药物,药物才会发挥作 肝脾不调。因此,还是以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为切人点,六味地 用。脾胃功能改善,气血得以生化,正气足才能达到祛邪的目的。 黄丸补肾阴,四逆散疏肝调脾,改善四肢末梢循环,乌药行腹部 方中应用加味逍遥散疏肝调脾,四妙丸及猫爪草化湿清热解毒, 滞气,顺肾经逆气,益智 、桑螵蛸补肾缩尿减少小便次数。 在扶正的基础上祛邪,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患者抗病能力。 2 体会 1.2戚某,女,78岁,因发现左肺癌4月余就诊,患者2003年3月 这4个典型病例病情完全不一样,但都是用参苓白术散作 CT扫描及左肺部肿块穿刺活检证实左肺癌6.7emx5cm,已转移至 为基本方治疗,充分体现了治疗恶性肿瘤益气健脾的重要性,也 纵膈淋巴结,因年龄大,有糖尿病、高血压、心绞痛病史,未手术及 是赵氏微调平衡治癌法很好体现。为什么参苓白术散可以作为 化疗。2003年7月15日来初诊,症见:咳嗽痰多,胸闷背痛,无发 基本方治疗恶性肿瘤呢? 热,胃脘饱胀,纳差,口涩淡,周身肌肉酸痛四肢乏力,大便溏薄日 首先,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一种 行2—3次,夜寐欠安。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濡。辨证为肺脾两虚,治 法宜健脾化痰益肺,方药:(浓缩颗粒)参苓白术散10g、导痰汤10g 、天花粉10g、威灵仙10g、黄芩10g、海螵蛸lOg,复诊:咳嗽痰多有 减,胃脘饱胀纳差乏力好转,继续原方基础上加减。2006年12月复 查肺部病灶稳定。2008年2月查x线病灶稍有增大,09年1月复 查肺部病灶如前。共服药6年,肿瘤病灶稳定,一般晴况良好。 按语:本案患者肺癌,虽然病位在肺,但与脾胃密切相关。李 东垣“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之论,临床上肺脾两虚每多并见,本案 临床表现咳嗽日久,痰多,兼见纳差、大便溏薄、四肢无力,舌质淡 红脉濡细等均为肺虚脾弱之证,治法宜补脾益肺,即培土生金法。 参苓白术散是培土生金法的代表方剂。根据五行学说相生规律, 土病不能生金,即补脾土以调补中州,充实后天,使气血旺而益于 肺脏,此为培土生金法,即肺病,求治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 贮痰之器”。通过培补脾土,使脾运正常,水湿得以运化,减少津液 停聚,从而使咳痰减少。参苓白术散健脾除湿化痰止咳,加用导痰 汤,既能驱痰而出又能断痰之源,标本同治,故能 效。 1.3黄某,女,58岁,因左乳癌肺骨转移就诊,患者2010年l1月 因胸腔积液入院检查发现左乳癌,201 1年4月发现左乳癌肺骨转 移lV期,已化疗6次。后改予内分泌治疗。2011年4月30日初 诊,症见:神疲乏力,纳呆,情绪低落,胸部胀痛不适,二便尚调,夜 寐欠佳,无发热。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查体:左乳头内陷,左乳 内侧肿块大小约6x7cm,病灶涉及到右侧乳房,两乳中问数个结 节,皮肤糜烂有渗出,指甲紫绀。辨证为肝郁脾虚,治宜健脾疏肝 为法,方药(浓缩颗粒):参苓白术散10g保和丸10g丹栀逍遥散 Og,1月后患者复诊神疲乏力好转,胃纳可,患者体质改善方药改 为:参苓白术散lOg,丹栀逍遥散10g,普济消毒饮10g、蒲公英 30g、橘核10g、王不留行10g。病人持续服药,在此方基础上加 减,肿块渐缩小,糜烂面愈合,一般情况良好。2012年7月31日复 诊,胸部皮肤瘙痒,上方加白鲜皮10g地肤子10g。2013年3月25 日复诊左乳肿块消失,见糜烂面疤痕,无不适主诉。 按语:本案为乳癌晚期,《医宗金鉴》日:“乳癌南肝脾两伤,气郁 凝结而成。”乳腺癌多有肝气郁结表现,与脾密切相关。本病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纳呆,情绪低落,胸部胀痛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故辨证为肝郁脾虚,因体质差,还是从顾护胃气,益气健脾人手,以参 苓白术散益气健脾,保和丸健脾和胃,肝郁日久易化热,故予丹栀逍 遥散清热疏肝,待体质改善,加用普济消毒饮、加重蒲公英量清热解 毒消症散结,橘核入肝经,行气散结;王不留行消肿止痛。中药以益气 健脾为切入点,微微,在扶正基础上达到祛邪的目的。 1.4戴某,女,72岁,因卵巢癌腹膜转移就诊,2005年12月患者 卵巢癌腹膜转移行手术治疗及化疗,因大量腹水行腹水引流术。 2006年5月化疗结束。2009年11月复查CT:腹腔淋巴转移。 2010年2月CT复查腹腔淋巴结增大,完成2次化疗。患者不能 耐受化疗,来服中药治疗。初诊:神疲乏力,稍腹胀,纳差,四肢麻 木感,腰酸。小便次数多,大便通畅,夜寐欠安。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辨证为脾肾两虚,肝脾不调,治法益气健脾,补。肾疏肝为 法,方药浓缩颗粒):参苓白术散15g,六味地黄丸15g,四逆散 10g,桑螵蛸10g,益智仁10g,乌药10g,复诊腹胀乏力等症情有 所改善,在此方基础上加减,一直服药至今,2013年4月11日 复诊一般情况良好,西医复查病情稳定。 按语:卵巢癌化疗的毒副反应较大,尤其对消化功能、骨髓 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素问・剌》指出“正气存内,邪不 可干”,《医宗必读・积聚》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 之”。由此可见,肿瘤的发生由于“正虚”而在外邪的作用下致病, 最后导致患者全身免疫功能低下,人体内环境失衡,各脏腑虚损 功能失调而致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为后天之本,脾胃虚 弱引起的气虚血亏是重要病理基础,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导致机 体抗病能力下降;另外脾虚则水液输布失常,痰湿内生,阻碍气机 运行,导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日久,发为癌瘤。因此脾虚和痰湿 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其次,脾和其他四脏关系最为密切。清代医家沈金鳌在《杂 病源流犀烛・脾病源流》中提出:“盖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 之;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故脾气充,四脏亦赖煦育;脾气绝, 四脏不能自生。”我们临床常见证型心脾两虚、肺脾两虚,肝脾不 调,脾肾两虚。总之,在五脏之中,脾胃功能尤为重要,对其他四 脏起着滋养作用,脾胃强健则四脏皆健,机体功能活动能维持正 常,脾胃衰败则四脏衰败,百病由生阁。 最后,恶性肿瘤西医治疗过程中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会伤及 机体的正气,影响脾胃,降低机体免疫力。手术、放疗、化疗是西 医治疗恶性肿瘤最主要手段。肿瘤病人手术后,气血大伤,常见 症状为气虚乏力,纳少,腹胀等证;放化疗过程中及放化疗后病 人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西医治疗 恶性肿瘤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对脾胃功能的影响。这个时 候中医药以益气健脾入手治疗,对病人是非常有利的,中药益气 健脾和胃,改善脾胃功能,使病人术后尽快恢复,减少放化疗的 副作用,顺利完成放化疗,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使机体恢复正 常“平衡状态”,从而防止肿瘤复发转移。 《卫生宝鉴・卷十四》云:“养正积自除,……令真气实,胃气 强,积自消矣。”所以,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注重的还是整体治疗,辨 证施治,治疗从调理脾胃人手,益气健脾扶正从而达到祛邪的目 的。参苓白术散是益气健脾法代表方,方药性平和,配伍严谨温而 不燥,补而不腻,本方以四君平补脾胃之气;配以扁豆、薏苡仁、山 药之甘淡渗湿,莲子之甘涩止泻,砂仁之芳香醒脾;桔梗可宣肺利 气,通调水道,如舟楫载诸药上行,亦引脾气上升,有培土生金之 意;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健脾渗湿之功。参苓 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保证了后天气血生化来源不竭,脾运强健, 则维持水液代谢正常,祛痰除湿,控制肿瘤发展,同时增强机体抵 抗力,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现代药理研究已证明,参苓白术散在抗 疲劳,增强食欲,抗肿瘤和免疫刺激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 。 3 结论 参苓白术散为益气健脾代表方,配伍组方严谨,临床只要辨 证准确,无论是内科、儿科、肿瘤、甚或疑难杂症等病症,只要证 治相符,皆可投用之,即异病同治,这就是中医的特色。赵老在近 五十年临床实践证实:益气健脾法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肯定,对 治癌防癌近期远期疗效均较好。 参考文献 f11邓中甲.方剂学M J.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3. 唐武军,王笑民.郁仁存治疗肿瘤“内虚学说”初探[J 1.北京中 医药,2011,3,30(3):186—188. f3I赵立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恶病质3O例IJ 1.江西中 医药,2010,41(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