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公路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

对公路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

来源:智榕旅游


对公路桥梁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探讨

摘要:在当今土建工程项目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尤其是在桥梁的建筑上,预应力施工工艺直接影响这桥梁的质量。本文就通过一项桥梁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来对预应力的工艺进行探讨。 关键字:公路桥梁;预应力;施工工艺 1引言

在公路桥梁建筑这方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个核心技术。这项技术关系到整座桥的质量和安全,所以这项技术也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掌握好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针对一项工程对预应力施工工艺进行阐述。 2工程的情况

这项工程要求其上面部分的结构是12×30m,一共是一百二十片,每孔要求十片。经过简支后再进行预应力砼箱梁,注意这个操作是连续的。整个桥梁的横截面是高度变截面式,都是单箱单室的。这上面的边梁、中梁的数量分别是48片、72片,重量分别是70.88吨、67.13吨,采用的是标号为c40的梁体砼。施工的大体形式是,先预制地面再用自制的跨墩走行四十吨,然后再用2台龙门吊架设,最后再连续的进行施工。 3具体的施工技术 2.1修整底模

底模的特点是:厚度是26厘米,标号是c25。它要埋在φ25mm

的孔道上并且还要在这上面铺厚度是5毫米的钢板,为了底模不发生脱落的现象,最后还要将它焊接在支座的铁件上。 2.2安装侧模

箱梁侧模的安装使用的材料是厚度为5厘米的钢板来整体拼装,为了加强模板的硬度采用外设角钢来纵横的肋,然后用螺栓接连外设∠6363×5的角钢。模板还要和i18×43×5的支架进行焊接,支架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要用 φ20的拉杆和i120×64×4.8的角钢从台座预埋的孔道进行连接,为了侧模的安装位置合理要通过支撑木楔调整其位置。

2.3钢筋骨架的加工方法

在使钢筋前,首先要对材料进行表面的处理,即除去不干净的锈渍、污渍等。对于钢筋和钢筋的焊接接头的地方要应用规范的技术采用双面接的方法。底板和腹板的骨架和顶板钢筋骨架制作的时候都采用倒支架的方法 来倒立绑扎。 2.4安装锚垫板和橡胶管

橡胶管是用来制作预留孔道的,其外径和内径的大小分别为50毫米和20毫米,其长度是17米。在进行穿孔前首先为了方便抽拔在其表面涂上滑石粉,定位时候用钢筋呈“井”字形来固定。 穿孔的时候在跨中连接处用铁皮管套住并且用胶带缠绕以防漏浆。 2.5砼浇筑的过程

砼浇筑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梁体砼、箱梁砼、砼振捣。梁体砼的材料是c40碎石砼。在进行梁体砼时,要将材料都整

理干净,包括粗、细骨料,模板、钢筋。普通水泥的含泥量也要严格控制不能掉以轻心。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离开现场,要设有专人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情况定时检查。箱梁砼的整个灌注过程采用的是分层式。首先是底板砼,灌注9分钟左右后开始吊装内膜以及顶板钢筋骨架等操作。之后就要从低之上的对腹部砼、顶部砼进行浇筑等操作。在整个灌注过程上,都是水平与梁体中心线进行施工的,所以不能出现垂直的施工缝。在浇筑砼后,要在外膜上安装24台振动器(每侧都是附着式),还要在隔板的左后两侧各安装一台。为了振捣充分还要利用型号为25型和50型的插入式的振捣器来进一步的捣固。 2.6砼的养生和拆模技术

箱梁施工完毕后还要对其进养生。方法是在草麻袋上进行洒水,每小时洒水两到三次,这样的操作要维持14天以上。当砼达到0.4~0.8mpa的强度后才能抽出橡胶管。在抽拔过程中要注意方向和孔道轴线一致,这时就要利用支架来导向。抽出后还要用清洁器清洁孔道内的泥浆。等到砼的强度大于15mpa时才能拆侧面模板。 2.7预应力的张拉

预应力的钢丝束张拉力和压力表读数有以下关系。压力表读数用pu表示(mpa),预应力张拉力用ny表示(n),油压面积用au表示(mm2)。每束钢丝数目为n1=28,n2=24;钢丝截面积用ag表示(mm2);张拉控制应力用σk 表示(mpa)。 pu=ny/au;ny=σknag×1.05

k=0.75ry

b =0.754×1600=1200mpa ag=19.635mm2

ny1=1.05×1200×28×19.635=692400n ny2=1.05×1200×24×19.635=593500n 2.7.1 预应力钢丝束的制作过程

要切割好钢丝,首先应当确保每条钢丝的长度差不大于使用材料的五千分之一。其次,编束钢丝时,每道钢丝束应间隔1.0到1.5cm。向内扎铅丝扣,将捆扎好的钢丝编号存放,插孔穿束在张拉前两天执行,如果时间过早,会引起钢丝锈蚀,过晚则会造成穿孔失败。在穿束前需将其墩头,具体做法是使用墩头器,将钢丝穿上头锚杯,拉动墩头器引线,直到钢丝的一端露出孔穿上头锚杯。 2.7.2预应力钢丝束的张拉统计

计算钢丝束张拉控制应力应当遵从以下两个公式: b=0.75×1600=1200mpa,σk=0.75ry,而张拉钢丝束有可能产生松弛。为避免此问题,应在初始张拉时选择20% σk的应力张拉钢丝束两端,然后慢慢增加到105%σk(持荷。5分钟后,用100% σk应力进行锚固。张拉钢丝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在张拉之前,需检查好千斤顶和压力表,记录张拉时的伸长量和每次的油压表读数。根据两个数值,画出数轴,根据数值曲线,找出应力值和油表读数的直接关系。首先张拉一次,记录一次,作为起点,再进行张拉,再记录。保证实际伸长量和理论伸长量差距不超过百分之六。

如果超过,需进行调整到可允许范围后再继续张拉。 2.8孔道压浆操作

在完成张拉之后,当锚和预应力达到一定的稳定程度后就可以进行孔道压浆。孔道压浆的操作顺序是从下到上,这个工作是持续的直到孔道的另一端的泥浆达到饱和程度。完成操作后要封闭进浆口、清洗锚具、设置钢筋网、浇筑封锚砼。当一段时间后孔道水泥浆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存梁了,注意这过程要进行自然保护。 3结语

从上文可以看出预应力施工技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艺,这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整个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所以说,这项技术的综合性非常强,具有高度危险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一定要结合起来,施工方案的编制一定要又专业人员审查。在施工现场要有专门人员监督进行,保证新问题的出现及时解决,最终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魏建华.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要点[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

[2] 李增刚.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探讨[j]. 交通运输,2011(7),214-215

[3] 杨帆. 试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j]. 交通运输,2011(11),249-249

[4] 冯绍义.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质量探讨[j]. 工业技术,2011(8),,83-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