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编制单位:会计电算化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银行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为学生学习银行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际业务技能而设置的。本课程有独特框架体系和丰富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操作性。其内容主要讲述银行业务基本原理、会计处理和核算方法,从而揭示银行会计学中的规律、原则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会计在银行整体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及承担的任务,了解银行会计工作内容以及核算.监督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业务操作技能。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关系
由于《银行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故需界定其与其他专业会计的外延,应将《财务会计》的支付结算方式与方法中的银行操作部分划归《银行会计》,而将企业操作部分划归《出纳实务》。另外,学生学习银行会计至少需要以掌握《基础会计》为基础,最好具备财务会计基础。
三、课时安排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实训6学时。
四、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因此,课程与教材体系本着“以商业银行会计为主,兼顾中央银行会计相关核算内容,不按机构的经营范围讲核算,而按业务性质叙述会计处理”的原则确定。要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处理手续,包括各项业务核算的基本规定、处理过程、核算环节和账务处理方法。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银行会计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地位、作用、任务及核算原则。
2.掌握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3.掌握各项业务核算的基本规定与核算手续。 4.熟悉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核算方法;
5.了解银行年终决算的要求、内容以及决算报表的编制方法。
五、理论教学内容
(一)金融企业会计总论(2学时) 1.金融企业会计的意义与对象 2.金融企业会计的作用与任务 3.金融企业会计的组织领导与管理
(二)金融企业会计基本核算方法(6学时)
1
1.会计科目 2.记账方法 3.会计凭证
4.账务组织与账务处理 5.会计报表
(三)存款业务会计处理(8学时) 1.单位存款业务核算 2.储蓄存款业务核算
(四)支付结算业务会计处理(7学时) 1.票据的核算
2.各种结算方式的核算 3.结算业务收费的核算
(五)贷款与贴现业务会计处理(2学时) 1.贷款业务的核算 2.商业汇票贴现的核算
(六)金融机构往来业务会计处理(2学时) 1.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往来的核算 2.商业银行之间往来的核算
(七)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处理(2学时) 1.营业收入的核算 2.成本费用的核算 3.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4.利润与利润分配的核算
(八)年度决算与决算报表(1学时) 1.年度决算的准备工作 2.决算日的工作 3.决算报表的编报 4.年度决算后的工作
六、理论课教学考核方法
2
1.考核标准:考核学生是否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是否为实践操作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并为将来发展打好理论基础。
2.考核方式:考查
3.成绩评定:平时考核20%,期末考核80%。平时考核应参考学习态度、课堂发言、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等因素。
七、技能教学大纲内容
(一)单位存款业务核算(1学时) 1.现金缴款单的填写 2.现金支票的填写 3.计息余额表的填写
(二)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2学时) 1.支票的填写与传递
2.汇兑结算凭证的填写及传递 3.银行汇票结算凭证的填写及传递 4.银行本票结算凭证的填写及传递 5.委托收款结算凭证的填写及传递 6.托收承付结算凭证的填写及传递 7.商业汇票结算凭证的填写及传递 (三)贷款与贴现业务的核算(1学时) 1.贷款凭证的填写及利息计算 2.贴现凭证的填写及利息计算 (四)会计报表(2学时) 1.会计报表的编制
八、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一)实践课教学形式 1.演示教学
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如电视录像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教学等。
3
2.案例教学
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
3.校内模拟实习
在校内实验室以一个企业某个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凭证、表格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校内模拟学习,既可进行手工模拟,又可进行电算化模拟。
(二)实践课教学资料
1.原始资料:期初数据、本期经济业务。要求原始资料应来自实践,至少应贴近实际。
2.凭证与帐簿:要求使用真实的凭证与帐簿,至少是同真实的凭证与帐簿的格式相同的模拟帐证。
3.各种表格:会计报表要求使用真实的或模拟报表,其他表格可以自拟格式。
(三)实践课教学场所
校内实践课:教学场所应在会计手工实验室。 (四)实践课成绩评定 1.实践课成绩评定标准
以抽查、提问和学生书面报告(实习报告书)为评定标准。 2.实践课成绩构成
实践课成绩:考勤占10%,实验态度占10%,实验结果占80%。 3.实践课成绩效力
实践课成绩评定作为该门课程成绩评定的参考,但实践课成绩必需合格,否则本课程不及格。
九、学生课外参考资料
1.郑建娜、张 祥:《银行会计》,中国金融出版社。 2.李 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释疑》,中国物价出版社。 3.张超英:《现代商业银行会计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4.许 明:《银行会计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5.杨志国:《商业银行会计》,中国统计出版社。
6.唐宴春:《金融企业会计学习指导书》,中国金融出版社。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