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
一、设计意图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熟悉,也会找到许多他以前忽视的东西,影子就是其中之一。形影不离的影子就像是我们的好朋友,诗歌饶有趣味地把影子的变化比喻成一个顽皮的孩子,好像在和我们闹着玩一般。通过此活动让幼儿初步尝试影子是如何形成的,感知影子、光源与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通过学习让孩子们学会创编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初步获得影子变化的经验。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教学难点:
1、知道影子、光源与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2、能够通过改变光源、物体的位置,方向改变影子的大小。 三、幼儿分析
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从小孩子对周围事物都产生好奇,想知道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会有什么变化,影子的秘密更是孩子们想要去探究思考的,影子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影子?如何能追赶上自己的影子?等等一系列疑惑孩子们都想找出答案,正是孩子们好奇心的驱使,我选择了诗歌《顽皮的影子》,让孩子
们通过诗歌的学习发现影子的秘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欲,通过学习诗歌并进行创编诗歌。
四、教学内容分析
这首诗歌可以配合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发现影子的变化,教师用诗歌中拟人化的句子与幼儿展开讨论,为幼儿的学习创建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也能引导孩子将关于影子的有趣事情,按照这首诗的表现模式创编出来。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1、大图书、《顽皮的影子》诗歌音频。 2、手电筒、纸、固体胶若干。 六、教学目标
1、熟悉诗歌内容,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诗歌表现的有趣情景,感受诗歌中描述的影子与人之间的关系。 3、认读重点字词:顽皮、影子、蹦。 七、教学准备
1、活动前几天就有意识地让孩子观察物体的影子。
2、室内布置的暗一些,准备多媒体大屏幕、简单的背景图。 3、幼儿准备
小图书人手册、小字卡(第④页)。 4、教师准备
大图书、《顽皮的影子》诗歌音频、大字卡第④页、投影设备。
八、教学实施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影子吗?一般是是在什么时候看见影子?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在不同的光线下,你发现影子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二、自由阅读
幼儿有序取书,可以单独阅读,也可以与同伴结伴阅读。 1、教师引导幼儿在阅读中找找,诗歌中的影子在哪里?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在阅读中的发现和想法。 三、集体阅读
1、教师播放诗歌音频,幼儿看大图书感知诗歌内容。 2、翻阅大图书,理解诗歌。
①诗歌中说影子是怎样的?你觉得影子顽皮吗?教师出示“顽皮”和“影了”的字卡。
②影子是怎样顽皮的?散步时影子怎样,追它时是怎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③影子是和人一样大吗?它能蹦上天吗?教师出示“蹦”的字卡,并和幼儿学学这个动作。有时候,影子还会缩得找不到,真是很顽皮呢!
④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呢?原来当光源的方向不同的时候,影子的大小方向都会有变化。
3、教师完整朗读诗歌,幼儿欣赏。
4、幼儿一起朗读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有趣情景。
四、游戏活动 1、游戏:扮影子。
邀请一个好朋友,扮演自己的影子,根据诗歌中所描述的影子的变化配合表演动作,看看哪组合作得最好。
2、游戏:影子变变变。
教师打开幻灯设影,让幼儿观看自己变出的各种手影。
幼儿自己尝试做手影, 看自己做的像什么?幼儿自由讲述,感受影子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师幼起整理物品。 活动延伸 1、园内延伸
利休息时间播放诗歌音频,供幼儿反复聆听、感受。 引导幼儿继续感受影子带来的乐趣。 2、家庭延伸
父母可以教孩子做一些手影,既可以享受亲子共玩的乐趣,又可以增进亲子感情。
九、教学评价与反思
活动开始,我以猜谜语导入是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可以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来,接着让孩子从实践感悟出真知。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主动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交流和细心的观察,弄明白影子的奥秘。第一次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在太阳光下、月光下、路灯下、灯笼照着
时、烛光下、房间开着灯的时候……都会有影子”。的道理。接着第二次探索的重点是引导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在这次操作,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的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我进行引导小节,最后引导幼儿讨论。
本次科学探索活动,我抓住了孩子对科学现象好奇、好动手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充分主动的实践探索发现科学道理,活动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孩子操作无目的,所以没有能很好的发现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首诗歌可以配合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观察、发现影子的变化,教师用诗歌中拟人化的句子与幼儿展开讨论,为幼儿的学习创建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也能引导孩子将关于影子的有趣事情,按照这首诗的表现模式创编出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