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包含-”疾”-字的成语

包含-”疾”-字的成语

来源:智榕旅游
 1▲不疾不徐 △bùjíbùxú △典故: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出处:宋·黄庭坚《王纯中墓志铭》:“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2▲不徐不疾 △bùxúbùjí △典故:徐:慢。疾:快。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例子:起初犹乍翱乍翔,~,后来乐声促奏,她便盘旋不已。(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

3▲大声疾呼 △dàshēngjíhū △典故: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 △出处: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例子:我们可以~,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4▲吊死问疾 △diàosǐwânjí △典故: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 5▲腹心之疾 △fùxīnzhījí △典故: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出处:《战国策·魏策三》:“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 △例子:陛下只知行乐欢娱,歌舞宴赏,作一己之乐,致万姓之愁,臣恐陛下不能享此乐,而先有腹心之患矣。(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十八回

6▲甘心首疾 △gānxīnshǒují △典故: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出处:《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7▲高材疾足 △gāocáijízú △典故: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8▲膏肓之疾 △gāohuāngzhījí △典故: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例子: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中之以喜色,则~,不劳扁鹊而自愈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

9▲寡人之疾 △guǎrãnzhījí △典故: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10▲含垢藏疾 △hán gǒu cáng jí △典故: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例子:自擅江表,~。(《三国志·魏公孙渊传》) 11▲含蓼问疾 △hánliǎowânjí

△典故: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文:“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12▲河鱼腹疾 △hãyúfùjí △典故:指腹泻。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13▲讳疾忌医 △huìjíjìyī △典故: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例子:一个~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的。 14▲积劳成疾 △jīláochãngjí △典故: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出处:《荀子·王制》:“彼日积劳,我日积佚。”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例子:昨在剑南剿灭倭冠,颇为出力,现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15▲积忧成疾 △jīyōuchãngjí △典故:忧:忧虑。长久忧虑就会得病。 △出处: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李逢吉裴度谏穆宗》:“崔发驱曳中人,诚大不恭,然其母年八十,自发下狱,积忧成疾,陛下方以孝理天下,所宜矜念。” 16▲疾不可为 △jíbùkěwãi △典故: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例子:巧娘曰:“~,魂已离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 17▲疾恶如仇 △jíârúchïu △典故: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 △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如仇。” △例子:他对军阀、政客,~。(梁斌《红旗谱》二十二) 18▲疾风扫秋叶 △jífēngsǎoqiūyâ △典故: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出处:《资治通鉴·晋记·孝武帝太元七年》:“以吾出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19▲疾风迅雷 △jífēngxùnlãi △典故:形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象暴风急雷那样猛烈而迅速。 △出处:《礼记·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寝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20▲疾风知劲草 △jífēngzhījìncǎo △典故: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出处:《后汉书·王霸传》:“颍

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尽草。” △例子:俗语说:“~。”经过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人们对于前进的道路是看得更加清楚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峻青《瑞雪图》)

21▲疾雷不及掩耳 △jílãibùjíyǎněr △典故: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例子: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七回)

22▲疾如雷电 △jírúlãidiàn △典故:快提就像雷鸣闪电。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项羽用兵疾如雷电。” 23▲疾如旋踵 △jírúxuánzhǒng △典故:旋踵:转动脚跟。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形容变化很快。 △出处: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

不务乎?” 24▲疾首蹙额 △jíshǒucùã △典故:疾首:头痛;蹙眉: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例子:一听到劝捐二字,百姓就一个个~,避之惟恐不遑,此中缘故,就在有信、无信两个分别。(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八回)

25▲疾言遽色 △jíyánjùsâ △典故: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例子:襄公把个盟主捏在掌中,临时变卦,如何不恼。包着一肚子气,不免~。(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

26▲疾言厉色 △jíyánlìsâ △典故: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例子:他对人总是温和耐心,从不~。 27▲疾足先得 △jízúxiāndã △典故: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28▲疚心疾首 △jiùxīnjíshîu △典故: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出处:《魏书·显祖记》:“朕思百姓病苦,民多非命,明发不寐,疚心疾首,是以广集良医,远采名药,欲以救护兆民。” 29▲深恶痛疾 △shēnwùtîngjí △典故: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例子: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 30▲手疾眼快 △shǒujíyǎnkuài △典故:形容机灵敏捷。 31▲痛心疾首 △tîngxīnjíshǒu △典故: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 △例子:瞿耐庵自从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治下的百姓因他听断糊涂,一个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32▲纤芥之疾 △xiānjiâzhījí △典故: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 33▲偕生之疾 △xiãshēngzhījí △典故:偕生:与生俱来。先天性的疾病。 △出处:《列子·汤问》:“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 34▲癣疥之疾 △xuǎnjiâzhījí △典故:癣疥:两种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和小毛病。 △出处:《吕氏春秋·直谏》:“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 △例子: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此三路不过~。(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

35▲烟霞痼疾 △yānxiágùjì △典故: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出处:《新唐书·田游岩传》:“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者。” 36▲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yīshǒudúpāi,suījíwúshēng △典故: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出处:《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