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高一下学期3月返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

2020-2021学年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高一下学期3月返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

来源:智榕旅游


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返校联考

物理试题

考生须知:

1.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必修二第五章抛体运动

2.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4.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960年10月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制.国际单位制共有七个基本单位,其中力学单位制中的3个基本单位是 ①kg

②m/s ③N

④m

⑤s

⑥m/s2

C.②③⑥

D.④⑤⑥

A.①④⑤ B.①③④

2.为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其中最低限速是

6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下一出口还有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分别是

A.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路程 B.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路程 C.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位移 D.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位移

3.某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当火药爆炸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但加速度可以很小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110m栏比赛中任一时刻的速度 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B.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变

C.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D.一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可能为零

5.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虚线朝斜向下方匀加速直线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A.B.C.D. 6.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P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Q球被松开而自由下落,P、Q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则

A.P球先落地

B.两球同时落地

D.实验现象说明了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C.两球落地先后由小锤打击力的大小而定

7.一个物体从原点开始沿着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t6.5s时的加速度与t7.5s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B.物体在t6s时离出发点最远

C.物体在0~6s内的位移与0~8s内的位移相同 D.物体在0~8s内的位移为12m

8.篮球比赛中的击地传球是指持球者在传球时,为闪躲防守队员防守而将球经击地后传给队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篮球对水平地面的弹力方向斜向下 B.水平地面对篮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C.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篮球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D.篮球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大于篮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9.关于教科书上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说明其仍受到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B.乙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而减小桥面的坡度,目的是增加车辆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上下坡行车方便与安全

C.丙图中,汽车速度减小时速度变化量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同(v1为初速度) D.丁图中,小红在体重计上从如图姿势起立的全过程先超重后失重

10.排球比赛中的发球是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发球质量的方法主要是控制适当的击球高度H和击球速度,以达到较小的落地角度(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若将发出的排球的运动看成是平抛运动,且排球落在对方场地内,排球击出时的水平速度为v0,击球位置到本方场地底线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除给出的条件变化外,其他条件不变,不计空气阻力,正确的是

3

A.若H越大,排球落地的角度越小

B.若同时增大H和v0,则不可能让排球落地的角度不变 C.若同时增大L和v0,排球落地的角度增大

D.若对手接球高度一定时,发球者H越大,对手的反应时间越长

11.高速公路的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了0.3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8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该ETC通道的长度约为

A.4.0m

B.8.0m

C.6.5m

D.7.5m

12.用水平力F将初速为零的木块压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G6N,木块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当F25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B.当F10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5N C.当F变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也会一直变大 D.当F0时,物体将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13.如图甲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F10N作用下从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2s末将外力撤走.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

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45

B.m3kg

D.2s末物体运动到斜面体的最高点

C.物体返回出发点的速度大小为102m/s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多选、错选的均不得分。)

14.许多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微元法、建立物理模型法、放大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 B.在物理学史上,最早正确指出“力与运动”关系的物理学家是牛顿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其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15.刀削面是北方人喜欢的面食之一,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如图所示,将一锅水烧开,拿一块面团放在锅旁边较高处,用一刀片飞快地削下一片片很薄的面片儿,面片便水平飞向锅里,若面团到锅的上沿的竖直距离为0.8m,最近的水平距离为0.5m,锅的半径为0.5m,要想使削出的面片落入锅中,则面片的水平速度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些?

A.1.5m/s

B. 3m/s

C.3.7m/s

D.4m/s

16.有一个质量为4kg的质点在x—y平面内运动,在x方向的位移时间图象和y方向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2N C.0~2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5m D.0时刻质点的速度为3m/s

17.如图所示,放在粗糙的斜面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点,轻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的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53,斜面倾角37,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5kg、mB1.5kg,弹簧的劲度系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500N/m(sin370.6,cos370.8)

A.弹簧的伸长量x4cm

B.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沿斜面向下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15N,方向水平向左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第18题8分,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8分,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9分,第23小题12分;共53分。)

18.(8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如图甲,用两根弹簧测力计一起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结点伸长到O点;如图乙,改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也使橡皮筋伸长到O点。实验时,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贴于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及拉线的方向。 (1)下列正确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 A.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B.实验时,可以不用细绳套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 C.记录拉线方向时,所描的两点可尽量靠近

6

D.作分力和其合力的图示时,选的标度必须相同

(2)某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4)若弹簧测力计A和B间的夹角小于90°,保持O点位置不变,弹簧测力计A与橡皮筋PO之间的夹角(POA)不变,减小弹簧测力计B与橡皮筋PO间夹角(POB),直至OB水平,则转动测力计B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A和B的读数如何变化__________ 。(选填字母代号) A.弹簧测力计A读数变大,弹簧测力计B读数变大 B.弹簧测力计A读数变小,弹簧测力计B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C.弹簧测力计A读数变大,弹簧测力计B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D.弹簧测力计A读数变大,弹簧测力计B读数变小

19.(8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组装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

(1)为了消除打点计时器和木板对小车阻力的影响,关于该操作环节,图2的四种装置图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2)在用该实验装置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步骤中。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装有钩码的小车的总质量)和m(装有砝码的砝码盘的总质量)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

7

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m20g;M200g、250g、300g、350g、400g、450g B.m20g;M100g、150g、200g、250g、300g、350g C.m10g;M100g、150g、200g、250g、300g、350g D.m10g;M200g、250g、300g、350g、400g、450g

(3)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3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A1.49cm、AB1.90cm、BC2.30cm、CD2.72cm。则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处于静止。细线AO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37°,细线BO水平,细线CO竖直,不计所有细线的重力,sin370.6,cos370.8。

(1)求细线BO上的拉力大小F;

(2)若三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要使三根细线均不断裂,求细线下端所能悬挂重物的最大质量;

21.(8分)冰壶比赛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为比赛场地示意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按比赛规则,投掷冰壶运动员的队友,可以用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来回摩擦冰面,以调节冰壶的运动。已知一冰壶运动员推出的初速度为3m/s,冰壶和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2,冰面被毛刷摩擦后,动摩擦因数减小为原来的80%,求 (1)冰面未经毛刷摩擦时,冰壶在10s末的速度大小; (2)冰面未经毛刷摩擦时,冰壶在16s内的位移大小;

(3)若已知投掷线AB与O之间的距离为26m,运动员仍以3m/s的速度将冰壶推出,队友应该在冰壶滑出多长的距离后,开始一直连续摩擦前方冰面,才能使冰壶恰好停在O点.

8

22.(9分)据了解,2020年3月22日,浙江中西部地区先后出现强对流天气监测显示,当天某些地区出现冰雹,并伴有6—7级阵性大风.某同学研究冰雹下落的规律时,了解到冰雹是从8103m的高空形成并下落的。假设冰雹间无相互作用且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 (1)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计算冰雹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冰雹实际到达地面附近时的速度已趋于稳定不变(即收尾速度),一颗直径大约两厘米的球形雹块,收尾速度为20m/s,冰雹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Ff大小与速度v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请在图丙中定性画出冰雹下落过程中的v—t图像; ②求当冰雹的速度为10m/s时加速度的大小。

23.(12分)如图所示,一物体从平台A处水平飞出(空气阻力不计),恰好能沿切线由B点飞入斜面.物体沿斜面下滑,经斜面末端C点,由点滑上水平传送带(CD处光滑连接,物体从C到D过程速度大小不变)。已知平台距DE平面高度H2.25m,A、B两点的高度差h0.45m,物体与斜面及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水平传送带DE长11m,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转动。 (取sin370.6,cos370.8) 问:(1)物体在A处水平飞出时速度多大? (2)物体运动到C处时速度多大? (3)物体从D点运动到E点用时多久?

(4)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将留下多长的摩擦痕迹?

9

之江教育评价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返校联考(2021.03)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8 C 2 B 9 D 3 C 10 D 4 D 11 B 5 A 12 C 6 B 13 C 7 C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分,共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多选、错选的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14 ACD 15 ABC 16 BC 17 A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8分,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9分,第23小题12分;共53分。) 18.(8分,每空2分) (1)AD

(2)3.00(2.99~3.01均可) (3)C

(4)C

19.(8分,每空2分) (1)B (2)D (3)0.25

0.40-0.42

10

20.(8分)

解析:(1)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FOBmgtan37,FFOB4100.75N30N;

(2)若三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根据图中力的大小关系可得,只要OA不拉断,其它两根细线拉不断,故有:mmaxgFmaxcos37 联立解得:mmaxFmaxcos371000.8kg8kg;

g10

21.(8分)

解析:(1)冰壶从运动到静止的时间为:t00v003s15s a0.210s末冰壶速度为:vv0a1t,a1g0.2m/s2

可得:v3m/s(0.2)10m/s1m/s

2(2)16s内冰壶的位移大小为:X16X15(0V0)/2a122.5m

(3)设队友应该在冰壶滑出x1的距离后,开始一直连续摩擦前方冰面,才能使冰壶停在O点。

22队友擦冰前,有v1v02a1x1

设队友摩擦冰面后,冰壶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2,位移为X2,有0.8mgma2

2由运动学公式得v12a2x2,且x1x2x,联立解得:x18.5m

22.(9分)

解析:(1)根据自由落体公式v2gh 解得V400m/s

(2)①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kvma由上式可以看出,随着速度的增大,加速度减小,当阻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2 11

②由mgkvma,mg kvm,解得a5m/s2 23.(12分)

解析:(1)从A到B过程:V2BY2gh

可得VBy3m/s,VAVBy/tan374m/s (2)在B处:VBVA/cos375m/s

LBCHh/sin373m

在BC上匀加速过程:agcos374m/s22gsin37 V22CVB2a2LBC、可得Vc7m/s (3)物体匀减速:a23g2.5m/s

物体经过时间t3与传送带同速:tV/a32s 位移x30.5(VVD)t39m 物体匀速时间t4(LDEx3)/V1s 可得:tDEt3t43s

(4)物理在传送带上减速时,与传送带发生相对运动,留下痕迹.X39m,X传vt34m可得痕迹长度:xX3X传5m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