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二、教案
1 古诗三首 第二次课 教 案
(第1、2、3课时)
一、教学基本情况
所属课程 小学基础教育 《义务教科书——语教材 文》 (基础模块) 一、内容分析 新课标要求:本课为整个项目的导入课程。主要内容为明确项目目标,引导学生们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 目标达成: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等4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4.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课题 分析教材制定方案 授课安排 3课时 授课班级 小学四年级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二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 1、通过课前点名,确保学生的到堂情况。 2、展示田园美景图片,引入课题。 图1:田园美景 课堂准备 两项课前准备活动均为常规活动,签到由老师课前五分钟准备,图片展示由相关责任人安排(由学生担任)组织,所需时间约为2-3分钟,安排在正式上课前完成。 任务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8min ★ 诗歌导入与分析 具体内容: 1、师生共同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朗读片段。 1
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图2:《四时田园杂兴》短视频 2、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 解题意: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背景活动: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预设: ( “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四声。“即兴”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季节分析: 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作者分析: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2
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知识检测(5min):生字词认识(重点再记) 认识生字: 杂、稀、蜻、蜓。 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 指导书写: “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蜻 蜓 稀 图3 生字词结构 检查学习效果: 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并检查是否读顺通。 预设: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任务2初(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读课文,评价: 根据生字的拼写、标注能力,进行个人加分项。 解决字词 20min 读诗句(10):图文结合 初读感悟 了解景物: 1、自由朗读后交流:范成大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图4 田园风光 2、在读诗句,读通顺。 预设: 从图中还能看到田园风光。 3
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 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深入了解(5min):学习诗文 探究诗意(难点应用巩固) 交流学法: 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 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 还可以问老师。 诗句意思: (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惟有、日长”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惟有:只有;日长:天长了。) (2)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再读诗句: 读好节奏。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预设: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学科核心素养: 1、由学生自主朗读诗句、理解诗词的中心思想,鼓励学生们自主学习,培养朗读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 2、引导学生讨论“大声朗读”要求,培养学生朗读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深入其境(6min):品尝诗句 想象悟情(重点自主探究、体验) 赏析: 1.赏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任务3 (2)交流: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品尝诗句 2.赏析“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交流探究(1)诗歌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12min (2)交流:(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读诗思考: 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总结全文: 4
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图5:思维导图 预设: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学科核心素养: 1、在解析分析诗意过程程中,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培养学生代入理解能力的意识,帮助学生提升理解学习和创新能力。 评价: 1、学生交流汇报,对本组任务实施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总结各组任务实施表现和任务结果,对任务过程进行评价。 学编故事(6min):吟吟诵诵 渐入诗境(基础了解) 所看所编: 1、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短短的镜头,展开想象,把所“见”到的说给同学听听吧。 图6 有感情背诵 2、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在背诵的基础上,把这首诗默写下来,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预设: 初夏时期,一树一树的梅子变得金黄,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杏子一点儿一点儿长,也越长越大;荞麦花一片雪白,像一片白色的海洋,引人注目;油菜花渐渐地凋谢了,一阵风拂过,油菜花就翩翩起舞,一片片花瓣落了下来,稀稀落落的。因为是夏天,白天长了,人们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随着太阳的升高,篱笆的影子越来越短,没有一个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仿佛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闪一闪。一切都那么安静,和谐,时间似乎停止了,停在了最美的时候,等着人们来赞扬。一天,就这么悄悄地过去了,等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脑洞能力,拓展自己的想象能力。 5
2021学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成功之处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 研读品味,理解诗意:
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通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探究诗意,了解诗情,步步深入,层层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不足之处
朗读方面:
古诗的朗读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后应该在古诗朗读的节奏、韵律上下功夫。可以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带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真正喜欢古诗,喜欢朗读。
任务3 教学 反思10min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