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马吕斯定律实验报告
篇一:偏振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姓名:高阳班级:F0703028学号:5070309013同组姓名:王雪峰
实验日期:20XX-3-3 指导老师:助教10 实验成绩:批阅日期: 偏振光学实验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验证马吕斯定律2.了解1/2波片,1/4波片的作用
3.掌握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 【实验原理】 1.光的偏振性
1 9
光是一种电磁波,由于电磁波对物质的作用主要是电场,故在光学中把电场强度e称为光矢量。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矢量可能有不同的振动方向,通常把光矢量保持一定振动方向上的状态称为偏振态。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若光矢量保持在固定平面上振动,这种振动状态称为平面振动态,此平面就称为振动面(见图1)。此时光矢量在垂直与传播方向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故又称为线偏振态。若光矢量绕着传播方向旋转,其端点描绘的轨道为一个圆,这种偏振态称为圆偏振态。如光矢量端点旋转的轨迹为一椭圆,就成为椭圆偏振态(见图2)。 2.偏振片
虽然普通光源发出自然光,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偏振光,目前广泛使用
的偏振光的器件是人造偏振片,它利用二向色性获得偏振光(有些各向同性介质,在某种作用下会呈现各向异性,能强烈吸收入射光矢量在某方向上的分量,而通过其垂直分量,从而使入射的自然光变为偏振光介质的这种性质称为二向色性。)。偏振器件即可以用来使自然光变为平面偏振光——起偏,也可以用来鉴别线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检偏。用作起偏的偏振片叫做起偏器,用作检偏的偏振器件叫做检偏器。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通用的。 3.马吕斯定律
2 9
设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透过起偏器的线偏振光振幅为A0,
则透过检偏器的线偏振光的振幅为A,A=A0cosɑ,强度I=A,I=A0cosɑ=I 20 22 2
cosɑ=cosɑ式中I0为进入检偏器前(检偏器无吸收时)线偏振光的强度。 22
这就是1809年马吕斯在实验中发现的,所以称马吕斯定律。显然,以
光线传播方向为轴,转动检偏器时,透射光强度I将发生周期变化。
若入射光是部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则极小值部位0。若光强完全不变化,则入射光是自然光或圆偏振光。这样,根据透射光强度变化的情况,可将线偏振光和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区别开来。
4.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产生;1/2波片和1/4波片的作用
当平面偏振光同过1/2波片后,产生的仍是平面偏振光,但它与原入射光的
3 9
夹角为2ɑ(ɑ为入射光振动面与波片光轴的夹角,下同); 当平面偏振光同过1/4波片后,产生偏振光的性质与ɑ相关:
ɑ=0时:出射光为(:马吕斯定律实验报告)振动方向平行1/4波片光轴的平面偏振光。ɑ=21/4波片光轴的平面偏振光。ɑ=4ɑ为其他值时,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 ππ
我们使平面偏振光通过1/2波片,1/4波片,产生各种性质的偏振光,来研
究它们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原始数据记录表1验证马吕斯定律 偏振片初始角度为218度
从表中可知,当偏振片角度余弦的平方值相同时,光电流值也基本保持相同,这就说明光电流值与偏振片角度余弦的平方值相关。下面我们取表格中的前一半数据(即一组不同的角度和其对应得光电流值作图),来观察其关系 从图中可见,光电流强度与角度余弦值的平方成线形关系,这也就验证了马吕斯定律。
2.线偏振光通过1/2波片时的现象和1/2波片的作用 由此可见,为达到消光,检偏器转过角度与1/2波片转过角度保持一致。而若检偏器固定,将1/2波片转过360度,会观察到两次消光;同样地,若1/2波片固定,将检偏器转过360
4 9
度,同样会观察到两次消光。由此可见,线偏振光通过1/2波片后,它仍是线偏振光,只是发生了角度的改变而已。 篇二:实验报告--偏振光学实验 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成绩:同组姓名:****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批阅日期: 偏振光学实验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验证马吕斯定律;2.了解1/2波片、1/4波片的作用;
3.掌握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 【实验原理】
1.光的偏振性光是一种电磁波,由于电磁波对物质的作用主要是电场,故在光学中把电场强度e称为光矢量。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矢量可能有不同的振动方向,通常把光矢量保持一定振动方向上的状态称为偏振态。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若光矢量保持在固定平面上振动,这种振动状态称为平面振动态,此平面就称为振动面(见图1)。此时光矢量在垂直与传播方向平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故又称为线偏振态。若光矢量绕着传播方向旋转,其端点描绘的轨道为一个圆,这种偏振态称为圆偏振态。如光矢量端点旋转的轨迹为一椭圆,就成为椭圆偏振态(见图2)。
5 9
2.偏振片
虽然普通光源发出自然光,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偏振光,目前广泛使用的偏振光的器件是人造偏振片,它利用二向色性获得偏振光(有些各向同性介质,在某种作用下会呈现各向异性,能强烈吸收入射光矢量在某方向上的分量,而通过其垂直分量,从而使入射的自然光变为偏振光,介质的这种性质称为二向色性。)。偏振器件即可以用来使自然光变为平面偏振光——起偏,也可以用来鉴别线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检偏。用作起偏的偏振片叫做起偏器,用作检偏的偏振器件叫做检偏器。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通用的。 3.马吕斯定律
设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透过起偏器的线偏振光振幅为A0,则透过检偏器 的线偏振光的强度为 I
式中I0为进入检偏器前(偏振片无吸收时)线偏振光的强度。
4.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产生;1/2波片和1/4波片的作用当线偏振光垂直射入一块表面平行于光轴的晶片时,若其振动面与晶片的光轴成α角,该线偏振光将分为e光、o光两部分,它们的传播方向一致,但振动方向平行于光轴
6 9
的e光与振动方向垂直于光轴的o光在晶体中传播速度不同,因而产生的光程差为 位相差为
式中ne为e光的主折射率,no为o光的主折射率(正晶体中,δ>0,在负晶体中δ<0)。d为晶体的厚度,如图4所示。当光刚刚穿过晶体时,此两光的振动可分别表示如下: 式中 轨迹方程 原理图
全波片1/2波片1/4波片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计算】
说明:以下的所有测量数据中,电流的单位为,角度的单位为角度。 作的函数图像: origin的数据分析:
LinearRegressionthroughoriginforDATA2_b:Y=b*x parameterValueerror
------------------------------------------------------------ A0--
7 9
b0.209284.62343e-4
------------------------------------------------------------ RsDnp
------------------------------------------------------------0.999910.0016231
------------------------------------------------------------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电流大小I关于两偏振片的夹角余弦的平方的数据点的直线拟合的相关系数r=0.99191,可知实际测得的数据点与理论值匹配。
说明:最后两个数据没测,是因为在做的时候一时疏忽了,最后想要补做时,时间已晚,老师建议我们不做了。 检偏器的平均角度差度
由上面的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1/2波片每转10度,检偏器就需要转20度,与理论值吻合。
观察:检偏片固定,将1/2波片转过360°,能观察到4次消光;1/2波片固定,将检偏片
转过360°,能观察2次消光。由此分析线偏振光通过1/2波片后,光的偏振状态是:光的偏振面偏离原来的角度
8 9
是波片光轴偏离角度的2倍。
3.用1/4波片产生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作角度与电流的极坐标函数图: I~
在此基础上作振幅与角度的函数图:A~
分析:可以看出,该极坐标函数图象成“双椭圆饼”形,在检偏器所转的0~360度之间,共达到两次消光,两次最大值,这正是椭圆偏振光的长轴和短轴的位置。实验数据图中可以看出,图像少有倾斜,在20度和200度左 篇三:验证马吕斯定律实验数据处理 验证马吕斯定律实验数据处理 注:??为两偏振片偏振方向夹角
9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