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百琴
【摘 要】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教师应注意教学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加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30)002 【总页数】2页(P103-104)
【关键词】综合英语;以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 【作 者】陈百琴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319
综合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关于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讨论的中心问题,这个中心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综合英语的课堂到底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在综合英语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重点主要是放在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篇章的理解上,如在对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通过讲解重要词汇及语法知识让学生扩大词汇量和掌握英语句型的用法。学生的词汇量扩大了,语法知识也有所提高,可是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在传统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仍停留在表面,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为实现这一课程改革的目标,当务之急是实行课堂教学中心的转移,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英语互动教学课堂。 一、课堂中心的转移:以学生为中心
顾名思义,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一堂成功的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于组织者这个角色的成功扮演。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即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这个组织者过于“大包大揽”,学生只是在教师的讲解下被动地听了一节课,而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先改变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堂中心的转移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个体思考或小组讨论的模式参与到听、说、读、写、译等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既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课堂教学模式:互动教学
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应在课堂中实现互动教学,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平等、双向的交流。这一方面意味着课堂教学要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不同学生及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从而帮助教师认识并弥补教学设计中的缺陷与不足;
另一方面意味着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参与度息息相关。要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要确保教学活动设计的多样性。狭义的理解往往把互动教学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其实不然,互动教学不仅指师生之间,还包括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缺一不可。教师一切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从学生那得到反馈和验证,这也有利于教师检查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而学生之间的互动则体现在小组合作、组员之间的交流等,这有利于问题讨论的深化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就是要打破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传统观念。一直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基本没有机会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讨论学习内容,也很难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得不到认可,也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互动教学,最主要还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在课文讲解过程中,针对文章的内容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如在讲解Message of the Land一文时,文章第六段有一句话 “Am I happy or unhappy?This question has never occurred to me.”笔者曾让学生思考:Why is the question never occurred to her?学生富有创意的回答真让笔者惊讶不已。除了以个体的模式,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种小组合作可以是课前,也可以是课中和课后。如课前针对课文内容,布置相关的预习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或者让学生准备有关作者和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然后以陈述的形式来汇报结果。在讲课中,随时可以就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长句、难
句等让学生进行讨论。如在讲解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一文时,笔者曾让学生就 “I moved in for the kill”一句中所用的夸张的写作手法进行讨论,学生举出了很多精彩的中英文例子,如“Thanks a million”,“I’m so hungry that I can eat a horse.”,“An ounce of wisdom is worth a million tons of books.”,“They almost died laughing.”,“燕山雪花大如席”,“小小大同县,三爿豆腐店,城里打屁股,城外听得见”,还就其他常用的写作手法进行了讨论,如明喻、暗喻、提喻、拟人等。在课后这一环节,在文章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文章主题分析,课后习题讨论辩论或是话剧表演等。如在讲解完Your College Years一文时,针对大学和大学教育,笔者就曾经让学生就大学教育的必要性进行辩论,为辩论所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在辩论中所学到的东西让学生获益匪浅。
最后,教师要深化角色认识,提升业务能力。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依然把自己当主角,学生当观众,从而过多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深化对自己角色的认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如何让一节课的45分钟有效运行,如何让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学习。 四、结语
转换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适应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改变限制学生个体创造性发展的传统的“容器式”、“填鸭式”教学方式的需要。随着对英语教学认识的逐步深化,人们意识到英语教学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向“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实现这一转变,教师应注意到教学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以及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
引导,加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重,以教师为中心的“独角”课堂终将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新,崔学深,宋慧慧.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51-54.
[2]卞树荣.论综合英语课程课堂教学的重心[J].科教文汇,2007(10):93. [3]郭整风.由“单向”到“互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22-24. [4]王惠昭.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与交际能力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4):36-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