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来源:智榕旅游
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

1(2011天津).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2.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3.(2006年·全国理综Ⅰ)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起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1 / 6

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4.如图11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已知A的质量mA和B的质量mB均为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若t=0开始,木板B受F1=16N的水平恒力作用,t=1s时F1改为F2=4N,方向不变,t=3s时撤去F2。

(1)木板B受F1=16N的水平恒力作用时,A、B的加速度aA、aB各为多少? (2)从t=0开始,到A、B都静止,A在B上相对B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3)请以纵坐标表示A受到B的摩擦力fA,横坐标表示运动时间t(从t=0开始,到A、B都静止),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在图12中画出fA—t的关系图线(以图线评分,不必写出分析和计算过程)。 ..

2 / 6

图11

图12 B

0 A

t/s fA/N 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参考答案)

1(2011天津).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A) B.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2.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A)

3.(2006年·全国理综Ⅰ)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起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解:运动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7题答图

v对B: t1=0a0对A:v1=a1·t1=μg·

vs10

2a0v0 a02v0v1v0v0 A再次与B相对静止:t2=

gga0vvvv∆S=SB-SA=0v0t2000

2a02g2g2a03 / 6

2222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4.如图11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已知A的质量mA和B的质量mB均为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若t=0开始,木板B受F1=16N的水平恒力作用,t=1s时F1改为F2=4N,方向不变,t=3s时撤去F2。

(1)木板B受F1=16N的水平恒力作用时,A、B的加速度aA、aB各为多少? (2)从t=0开始,到A、B都静止,A在B上相对B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3)请以纵坐标表示A受到B的摩擦力fA,横坐标表示运动时间t(从t=0开始,到A、B都静止),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在图12中画出fA—t的关系图线(以图线评分,不必写出分析和计算过程)。 ..

图11

图12 B

0 A

t/s fA/N 22. (20分) (1)(5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Ag=mAaA --------------------------------------①----------------(1分) aA=μ1g =0.2×10m/s2

=2 m/s2 ----------------------------------------------②----------------(1分) F1-μ2(mA+mB) g-μ1mAg=mBaB ------------------③----------------(2分)

代入数据得

aB=4 m/s2 --------------------------------④-----------------(1分)

(2)(9分)

t1=1s时,A、B分别为vA、vB

vA= aA t1 ------------------------------------------------⑤-----------------(1

分)

=2×1 m/s

=2 m/s ----------------------------------------⑥-----------------(1分)

vB= aB t1 -------------------------------------------------⑦-----------------(1分)

=4×1 m/s

=4 m/s ---------------------------------------⑧------------------(1分)

F1改为F2=4N后,在B速度大于A速度的过程,A的加速度不变,B的加速度设为aB, 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得

F2-μ2(mA+mB) g-μ1mAg=mBaB -------------------⑨---------------(1分) 代入数据得

4 / 6

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2

aB=-2m/s ---------------------------------------⑩----------------(1分)

设经过时间t2,A、B速度相等,此后它们保持相对静止。

vA + aA t2= vB+aBt2 ------------------------------------⑾…-------------(1分) 代入数据得t2=0.5s -------------------------⑿---------------(1分)

A在B上相对B滑行的时间为t= t1+ t2=1.5s--------⒀---------------(1分) (3)(6分)

fA/N

4

2 t/s 0 5 3 4 1 1.5 2 6

-2

6.如图10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B,长为1 m,质量为2 kg,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一质量为3 kg的小铅块A,放在B的左端,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当A以3 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之后,求最终A对地的位移和A对B的位移。

μAmAg

解析:对A:aA=-=-μAg=-4 m/s2

mAμAmAg-μBmA+mBg2

对B:aB==1 m/s mB

A相对地面做匀减速运动,B相对地面做匀加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 A的位移为xA,B的位移为xB,此时A、B达到共同速度v共,再共同做匀减速运动,经过x0的位移停止运动。

对A:v共=v0+aA·t① v共2-v02xA=②

2aA对B:v共=aB·t③ 1xB=aB·t2④

2

5 / 6

高中物理板块问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