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1期 2017年2月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1.23.No.1 Feb. 2017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 融合发展之路 高伟 (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在互联网浪潮的裹挟之下汹涌而来。传统媒体正面 临着自己的领地被逐渐蚕食,媒体的格局经历着激烈的碰撞和更替。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只有与时俱 进,不断加深与新媒体的创新融合,才能完成自身的转型,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媒体融合;互联网+;传统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2095—7394(2017)01—0068—04 在互联网浪潮迭起的今天,新媒体不断的涌 现,迅速而有效的抢占着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领 地。以常州市区关于报刊亭总数统计结果为例, 2015年度报刊亭总数452座中拆除39座,闲置108 “互联网+”行动计划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传统行业与移动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 结合,推动行业发展的新态势,实现中国的智能制 造,由此“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开始为各 行各业的发展指引方向。-- 2015年末,国内互联网 三巨头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在第二届世界 互联网大会上正式组建了中国的“互联网+联盟”, 互联网在中国大地上进一步推动了各行业的观念 更新、思维创新、思路革新。 (二)新媒体 座,尚在经营的只有305座且生存状况仍步履维 艰。同时,微信公众号到处可见阅读量100 000+ 的推送,微博大V号动辄可引起几百万乃至上千 万的跟帖讨论。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在过去的3年内,似乎正经历着媒体行业的“严冬” 季节,如何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适应事物变化规 律,让传统媒体焕发出第二春,已然成为了行业人 的关注热点。 新媒体通常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出现 的,是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 己特定的新媒体,作为当下传统媒体的代表—— 一、“互联网+"时代 电视,在上个世纪中叶,也曾作为新媒体的代表 出现过。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通常是指 (一)“互联网+”的提出 电子杂志、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微博、微信和手 机应用客户端等。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 即时性、互动性、让受众成为传播主体等特性打 破了传统媒体“我说你听”的旧格局,使得网络 传播的话语权得到了重新分配,每位用户的角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由于扬在大 会的发言中提出,强调自身行业与网络平台技术 相结合,谋求一种新的业务发展态势。2015年初,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将 收稿日期:2016—11-03 色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快速的进行着转变,人 作者简介:高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技术。 第1期 高伟:“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 69 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人人也都能成为信 息的分享者,新媒体逐渐成为媒体行业的最有 力竞争者。 万的新纪录。从300万订报读者到3.5亿全媒体覆 盖用户,裂变式增长见证了人民日报社融合发展 的不断突破。 鉴于此,国内各地方传统媒体也正在纷纷效 二、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传统媒体面临的形势 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上个 仿,力求开辟更多的融合路径,但在当下的融合 环境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能够有效解 决,如传统媒体对广告销售模式的严重依赖性以 及互联网媒体自身思维方面的限制等。无论何 世纪一直以引领者的姿态占据着传播行业的领 地。在新时代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使得传统媒体 不但失去了自己“第一信息入口”的身份,而且造 成了大量精英人才的流失,信息传播领地的不断 丢失使得传统媒体在整个行业格局里形势岌岌可 危。 以报纸行业为例,据统计在2012--2016年内, 其收额正以每年15%~19%的比率逐渐下滑,自 身的经营面临着空前的危机,许多报社处在连年 亏损的境地。以电视媒体为例,从2013年开始,其 每年的广告收额也正以超过10%的比率逐渐下 滑。而这一切传统媒体失去的收额,正被互联网 时代的新媒体强势夺取,2013年的统计,在广告层 面上,电视广告占据着微弱的领先。到2014年,新 媒体即以增幅40%的比率大幅度甩开了电视广 告。时至今日,新媒体的广告收额已经是传统媒 体(包含报纸和电视)广告收额总和的2倍有余。 随着进一步的冲击,人们可以预见,新媒体的领先 将进一步扩大。 (二)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 面临着如此的危局,以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 台等中央级传统媒体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转型升级 之路,以积极的态度拥抱“互联网+”,以求打开行 业发展的新局面。传统媒体的突出特点是其拥有 权威性和一定的稳定性,而且这通常是新兴媒体 所不具备的,在“互联网+”时代的作用下,二者融 合发展成为一条发展的新方向。以人民日报为 例,适时推出自己的“两微一端”,在2016年里约奥 运会期间,一则会动的人民日报微信“号外!里约 奥运中国首金诞生”,瞬间“刷爆”朋友圈,不到1小 时阅读量就达到了1O万+,二者结合的威力可见 一斑。除此之外,7月11日,围绕所谓“南海仲 裁”,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图 文报道,创造单条微博阅读量破2.6亿、转发超300 种媒体,无一例外都是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 密切相关。虽然在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强力作 用下,我国的媒体融合已初见成效,但技术内容 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限制性因素依然不容忽视, 只有认清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才能进一步 加大对“互联网+”的利用度,更有力地推动媒体 融合o[21 三、“互联网+"时代下媒体创新 融合发展之路 2016年,在媒体融合方面尽管已经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依然不能止步于此,只有放眼全局 以战略性思维重新审视媒体融合的必要性,才能 为行之有效的创新融合策略开辟出更多的渠道, 才能在更深的层次上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 创新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升 级。[21 (一)在互动与分享中建立社交关系 传统媒体若要实现社交关系的建立首先要 面对的便是其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其根本便是自 己的用户数量,例如阿里巴巴的集团人股第一财 经集团,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可以看 作为“互联网+媒体”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最大的 特点便是在短时间内让传统媒体获得了海量的 用户,实现了传统媒体对用户阵地的再一次占 领。其次便是明确自己在“互联网+”环境下所处 的地位,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普通用户的地位 得到提升,用户的自主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每 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分享者、传播者和接受者, 而且同一位用户所处的角色位置在不停的变换 着。 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要增加 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则必须建立起一定的产品社 70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第23卷 交体系。国内许多做的比较成功的媒体往往都会 在自己的产品中增加社交元素,SNS基因的置于 会拉近用户与媒体之间的距离,会增加产品的分 享机制,真正去实现媒体的开放与包容。 如澎 湃新闻的追问功能,能够完成自己在面对新闻热 点话题的回答与追问,实现简单的点赞与评论, 还能够实时邀请微信、微博、人人网等好友进行 问题的讨论与分析。媒体社交化是新媒体的核 心特征,也是新媒体能够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社交体制不 可或缺。 (二)转变观念。构建新的经营模式 传统媒体在过往长时间内其重要的经营模式 便是占据信息的第一入口,通过信息的传播售卖 自己的广告区位,以此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但 在今天看来,其由于自身特点的限制,导致场景人 口有限,所能实现的商业价值的数量是有限的,而 且其位置相对来说是固定的。而新媒体凭借数量 众多的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了众多的场景入口, 也逐渐成为了信息的第一入口。当下,传统媒体 受时问、空间和地理位置等多方位的限制,其所占 有的信息入口价值已经不再显现。在“互联网+” 的环境下,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可 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如地区行业的覆盖面广和覆盖 度深的特点以及自身长期积累的资源建立起“大 数据”的平台,着力推行“OTO”模式,将场景人口 与信息入口重新建立起有效的链接,以“互联网+” 为发展契机,重新获取信息人口原有的价值。具 体来说,如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进行有效合作,实现 资源的互通共享,以较低的资源成本重新建立用 户之间的连接。川 (三)发挥自己的特性,在更新中优化产品品 质 前文提到,传统媒体最显著的特征便是自身 拥有的权威性,与新媒体相比较缺乏互动性和传 播的即时性。但纵观最近三年的新媒体特性,其 在传播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以及新闻的原创性 是无法与传统媒体相媲美的。传统媒体在于新媒 体的融合发展中可以借助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 性,加深自己产品内容的深度。在产品的推广过 程中,定期的产品升级与改进是“互联网+”时代背 景下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扬子晚报手机客户端自 2014年10月17日上线以来,不断的通过下拉更新 来修复自身产品存在的BUG以及对公众提出问题 的修复,并及时征求用户的建议进行产品品质的 优化改进,产品品质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 粘性。 (四)跨产业融合,打造全产业链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 优势主动出击。新媒体在产业经营方面往往无法 将庞大的受众转化为自身的客户,因为其缺乏相 应的公信力。而传统媒体深耕行业几十年,已经 建立起强大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如何在“互联网+” 的环境下,转化自己的特点,是为媒体创新融合发 展的一条明朗路径。例如芒果TV推出的快乐购, 利用自身的电视品牌,结合互联网的网购行为,从 “电视百货、连锁经营”起步,定位“媒体零售、电子 商务”,致力跨行业、跨媒体、跨地区发展,已然成 长为国内新一代家庭购物行业的领军者。在融合 发展过程中,快乐购适时推出手机购物,满足小屏 幕手机的用户,全面提升用户的体验,也为传统媒 体的融合发展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媒体在跨 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要求传统媒体兼具电商思维, 能够准确的将自身的公信力转化为消费者的购买 力。 四、结语 总之,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推陈出新,引 领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为传统媒体拥 抱新媒体创造了空前的机遇,加速了媒体的创新 融合发展,无限拓展媒体的发展边界。新技术的 应用让传统媒体与大数据、云计算挂钩,结合传 统媒体的固有优势,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走出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创新融合发展的一条光明新 路。 参考文献: [1]刘成.“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融合新媒体fJ1.新闻 世界,2016(5):57—60. [2]郭小军.“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融合发展路径【J].新闻世 界,2016(3):64—66. 【3】黄楚新.“互联网+媒体”——融合时代的传媒发展路径 【J1.新闻-9传播研究,2015(9):107—116,128. 第1期 高伟:“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 71 The Developmental Way of I 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in“Internet+"Era GAOWei (School of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 of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cro-blog,WeChat,mobile clients and other new media came under the wave of the Internet coerced.Traditional media iS facing the situation that its own territory has been gradually eroded.The pattern of the media has experienced a fierce collision and replacement.In the ”Internet+”era.traditional media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innovation deepening integration of new media and to complete its own transform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new media;media convergence;internet+:traditional media 责任编辑徐晶 f上接第25页) 【16】Wolf,Janet.The Invisible Flaneuse:Women and the Liter— ature of Modemity[M】//Ed.Andrew Benjamin.The Prob- lem of Modernity:Adomo and Benjami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1. 【20]Keeble,Arin.Joseph O’Neil’s Netherland and 9/1 1 Fic— 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2012(1): 55-71. [2l】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M】.陈中梅,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8:790. 【l7】古斯塔夫・施瓦茨.希腊古典神话【M].曹乃云,译.南 京:译林出版社,2006. 【l8】马丁・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 [22】马丁・海德格尔.只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M].熊伟, 译.//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下册.上海:三联书店, 1996:1305. 京:商务印书馆,2002:15. 【19]荷马.奥德赛【M].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70. [23]Baudelaire,Charles.The Painter of Modem Life nd aOther Essays[M].London:Phaidon Press Ltd.,1995:9. Back to Ithaca:A Myth I nterpretation of Joseph O’Neill’S Fiction Netherland LI Shun .chun (School ofForeign Languages,Jiangsu University of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 Abstract:Joseph O’Neil1 uses the myth of Odysseus to construct the framework of Netherland。and make it the hidden text of the nove1.Hans’S pursuit of his cricket dream broadens the vision and meaning of his lifeHis .roaming in the“Netherland”reflects his inner confusion and perplexity after 9/1 1.reveals the real living condi~ tion,and urges him to search for the family warmth and life meaning.He eventually returns to his IthacaLondon. 。to complete his life journey of pursuing,roaming and returning.0’Neill,by rewriting the mode of Odysseus myth. intends to widen and extend the novel horizon,sublimating it to be universal and timeless,making the Dost一9/1 1 human beings out of fear and anxiety to obtain the spiitrual comfort and the soul’S reedomMeanwhile.O’Neifll’ .S humanistic feelings are implied in it. Key words:Joseph O’N eill;Netherland;myth interpretation 责任编辑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