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生活抒性灵——读张期鹏《美游日记》有感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
第 1 页 共 7 页
闲适生活抒性灵——读张期鹏《美游日记》有感
闲适生活抒性灵——《美游日记》读后感
一个真正有生命的艺术家总会从生活里找到无数富有情趣的艺术灵感。艺术灵感在休闲放松的状态下更具有诗情画意。张期鹏先生(下称作者)《美游日记》叙述了夫妇在美国探望女儿时的点点滴滴,不仅向读者敞开了一扇带有异国情调的艺术之窗,新鲜生动,饶有情致,还以生动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和语重心长的思考,给读者多元的审美享受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人生难得是悠闲,作者在探亲假中与家人团聚,放松心灵,难得有时间亲近自然,在紧张工作之余松弛一下生活节奏。作者在异国情调中屡屡提到住所附近强生公园里自由自在的小鹿、快乐逍遥的松鼠和叽叽喳喳的小鸟,人与物之间自然和谐的交流实在是让人心向往之,这是我对作者描述异国情调最感惬意的地方。作者对大自然和动植物的观察和表述富有灵性,时时流淌着诗情画意和理趣思考的火花,极富有色彩和表现力。如他描写小松鼠和下雨的几句:“忽见草坪上,大树下小松鼠骤然增多,或嬉戏玩耍,或低头觅食,或看着人发呆,一路走过去,足有几十只。”小松鼠一点也不避人而逃,生动的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忽地大风吹起,乌云压来,颇有一点惊天动地的气势。树高多风威,一时间一阵天昏地暗,呜咽凄厉。雨随即而至,但并没有风那样张狂和暴虐,而是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我们在一个亭子里避雨,心里一直担心那些小松鼠能否顺利
第 2 页 共 7 页
回家。”暴雨骤至,作者心里担忧着小松鼠的安危,人物之间取消了障碍,从松鼠、小鹿的无拘无束中感受一份自由自在的情怀。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或为稻粱谋而繁忙劳碌,或为功利多少弄得焦头烂额,太平时难得有时间去给心灵松松绑,放放假,而在乱世中更是因为生存危机而忧心忡忡,人生最难得的是在缤纷忙碌中依旧保持闲情逸致、淡定从容。作者观察松小鹿的自适悠闲让我想起古今中外哲人的风流蕴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非常欣赏“浴乎沂、风乎舞雩”的暮春郊游的快乐,“吾与点也”的神态依旧在眼前闪烁。笑傲于皋壤之间的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横无际涯,不辨牛马”的濠上观看游鱼,做着蝴蝶梦,何等逍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着“草屋八九间、方宅十余亩”的陶渊明东篱赏菊,把酒问月,悠然见南山,诗意栖居何等洒脱。辛弃疾词中白鸥盟誓、醉后推松,情致烂漫;梭罗《瓦尔登湖》里感悟田园、亲近自然;梁实秋在《雅舍小品》里闹中取静,温馨惬意。万物齐一,神与物游,作者《美游日记》里的鸟声鹿影、草坪松鼠让人倍感神往。闲适的时光,闲适的心境,闲适的生活,闲适的创作,灵感火花频频闪现,几多珍珠熠熠闪光。作者从平民的美国、市井的美国中感受到和平、安宁和自由,平凡而真实,朴素而生动。
题目名曰《美游日记》,作者笔下的美国异域风情令人耳目一新,诸多有价值的思考充满着深刻启发。这种新颖不在于缤纷的变化,而在于新大陆充满了很多古旧让人怀念的东西。作者三年以前访美所居住的树顶公寓120号环境仍未有变化,他用了反复的手法来咏叹美国
第 3 页 共 7 页
一以贯之的建筑风格:“但见路还是那些路,一条也没多,一条也没少;房还是那些房,一幢也没多,一幢也没少;树还是那些树,一棵也没多,一棵也没少。......”联想到国内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现象真是令人感慨万千。作者感叹美国的环境治理,感叹当地城市不因领导的变化而胡乱折腾。盲目躁动的变化未必带来真正的革新,在坚守中保持一份本真也许是一种幸福。纷繁变化的现实反而让这种守旧充满着新奇和生机,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历久弥新,作者附录了草色荒芜的吴伯萧故居图片反而让莱芜这座新城保留着厚重的文化气息。 作者描述城市街道名以及罗格斯大学的很多建筑以名人命名,亦有继往开来的怀旧情结。这种典型的人文环境很容易熏陶居民,具有激励人心积极向上的力量。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比如罗格斯大学微生物系办公楼前的路以著名科学家、曾任系主任的利普曼命名,而女儿张原所在校区的瓦克斯曼实验中心则表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链霉素发现者瓦克斯曼的贡献。作者还特别到亚特兰大去访问《飘》作者玛格丽特的博物馆,去普林斯顿寻访爱因斯坦的故居。其他爱迪生火车站、十英镑上简?奥斯汀的头像、普林斯顿的莫瑟路无不如此。
在重治贪腐和假冒伪劣的时代,诚信尤显可贵。固然《圣经》号召遵循上帝和人的契约,内在的道德坚守弥足珍贵。作者描述了在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的交房租时交付支票和不用密码使用信用卡的诚信机制。他根据自己得观察,感叹说:“美国社会之所以高度讲究诚信,不能单从个人品质或文明程度的角度来理解,它更是一种法律制度,
第 4 页 共 7 页
社会规范,是人们必须恪守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不是美国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有多高,而是他们失信的成本很高。”笔者的外甥在美国西雅图工作,他也举例说:送快递的人根本不等收件人来取物品,直接放在街区门口,由收件人自行来取,不存在取错的问题。因为都有监控,一旦出现故意拿错物品的现象就会被记录诚信档案,以后干什么事都会有麻烦。作者还提到年幼的爱迪生并没有送母亲去治疗阑尾炎,我们国内的课本今年要去掉这个伪造的故事了。 宽恕放下的心灵胜过执著于对立仇恨带来的烦恼。作者还记录到普林斯顿战场遗址公园并没有因为美国打败了英国就只纪念美国战士,而是将阵亡美军和英军埋葬到了一起。每年孩子们在5月份的国殇节时,向美英死难者同样献上鲜花。
作者不仅描绘了别具风情的美国文化,对比了中美的文化差异,借鉴其中值得学习的优点,还关注了海外孔子学院的创办情况,随时关心国内发生的大事,包含了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谓“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亚里士多德说:诗人在给人教益的本领上远比历史家优越。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作者的《美游日记》给我教学提供了很多与美国文化相关的教育资源,包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 作者在日记散文描绘的亲情和友情同样异常感人。
幸福生活诗意栖居,浓浓的亲情细腻生动。作者一家和睦温馨,融融泄泄。作者夫妇伉俪情深,天作之合,在读书治学方面志趣相投,相互勉励。这让人想到昔日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共同把玩金石、猜字谜投壶饮酒的浪漫时光,也让人想到李商隐夫妇的巴山夜雨共剪红烛
第 5 页 共 7 页
的幸福时刻。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亓凤珍教授不仅善于做学问,还善于理家做饭,烧得一手好菜,常常亲自开车陪同丈夫出游,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而作者每每山珍海味,大饱口福,陶醉幸福生活之中,知足而乐。他表现妻子做饭菜,话语不多,却自得其乐,深情流淌。女儿张原不仅学习优秀,博士在读,还陪同父母走访各处,体贴父母,孝顺父母,考虑周到,比如为父亲购买衣服,多方比较,不辞辛劳,让父母欣慰。作者夫妇居美期间,多次有思家怀远之想,不断问候家中年老的父母,赤子孝心又为女儿树立了表率。昔日元稹“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遣悲伤怀和杜甫“清辉玉臂寒”的远望思念固然哀婉动人,但却令人伤感无限。作者举案齐眉、琴瑟和谐的家庭生活平淡幸福,令人欣赏羡慕。多设身处地想到他人才会倍感幸福,亲情之美令人感动!好好珍惜每一个当下,幸福度过每一段时光。
朋友师生城际互访,与国内好友利用微信鸿雁往来,深厚真挚的友情令人弥足珍贵,从作者之交往亦可见其道德人品之热情高尚、风度举止之温文尔雅。作者在美国编排修订《张炜研究资料长编(1956-20XX)》,与王廷卫、王展等不断交流,指导青年学生读书写作。拜访李老师,学生亓刚邀请去亚特兰大,张原的导师Pal夫妇来访并互赠礼品等等,足见作者之高谊。作者怀念乡贤吴伯箫,强烈建议莱芜市政府保留吴伯箫故居,并向离世的苗得雨表达悼念之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之乡谊高风令人仰慕钦佩。
作者还有着多元的艺术趣味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比如品读李长之
第 6 页 共 7 页
的《李白传》和冯至的《杜甫传》,欣赏辛弃疾的秋词,翻译乔伊斯?吉尔默的诗歌,可见他与古今中外大作家心灵的对话与共鸣。他在文章中不时产生诗意的火花,常常水到渠成得写成一首首动人的七绝诗歌。他坚持练习饱满豪放的颜体书法,和青年画家毕波(也是笔者十五级的学生)进行国画的交流切磋,与可爱的儿童大卫一同嬉戏…...很多细节写得生动细腻,令人赞叹。
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说:“心思为媒,集札为文。情见于辞,意验于言。”作者在两次不足一个月的短短旅行中,把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以诗意的语言融汇于笔端,令人感叹他的勤奋用功,他的悟性才思,他的童真好奇,他的欢乐无忧。日记散文不拘一格,不一定表现宏大主题,生活细节犹如满地的碎玉,拾掇起来就是一首首的诗,一幅幅的画,一串串的情。西蒙尼德斯曾说:“图画是不出声的诗歌,诗歌是会说话的图画。”图文并茂的《美游散文》将一个个优美的珍珠和玛瑙精心串联成目不暇接、心驰神往的情境故事。愿各位读者放慢人生的脚步,以敞开的心灵去感悟作者闲适从容的人生态度,从中悟出不同寻常、多姿多彩的人生意蕴!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