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醒来的故事

醒来的故事

来源:智榕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醒来的故事

作者:北 董

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10年第03期

一溪故事

女孩说:“风儿啊,请你替我邮寄。今天学校召开家长会,破天荒地打定主意请妈妈参加,可是……”

风儿说:“可是,你为难了我。”

女孩说,倘若不是那个消息传来,她是不会来寻找下面这些故事的。其实,这些故事根本就不是故事,是妈妈平平常常的功课。平平常常的东西最容易让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而,今天,它们就成了故事。它们是醒来的故事。 我来到小溪边。

涓涓的溪水,犹如我的眼泪一样流淌。

在一丛非常茂盛的菖蒲边,我蹲下来,抚摸着那块一半裸在岸一半浸在水并且不那么光洁的暗赭色的牛肝石。菖蒲味儿和水腥味儿掺和在一起,悠悠然唤醒了我的思绪。

妈妈来过千次万次,竟没能将牛肝石踏出两枚35码的脚印。谁说铁杵能磨成针呢?妈妈蹲在上面捶衣捶被,蹲在上面淘洗豆麦和小米,蹲在上面洗那做酸菜用的一寸长的萝卜条……怎么没能踏出两枚脚印来呢?妈妈因失明而以手代目,摩挲过它千次万次,它怎么没能光滑起来呢?妈妈每次来,都是一个故事。

是秋天了,摸一把牛肝石让人觉得沁凉入骨。我怅然地用掌心击打来谛听它的心声。我问它,牛肝石啊牛肝石,你记不记得妈妈那双手被冷水和寒风割破,粗糙得渗出血来?你记不记得贫困带给妈妈的一声声深不见底的咳嗽?我妈妈还会再来吗?牛肝石先是默默无语,后来它才说:“孩子呀,你妈妈她是不会再来了,她在我这里的故事都结束了。” 我将目光投向溪水。

许多小鱼儿如风中的麦穗般,游来游去无所依。 我一划水,它们倏忽一闪,躲进卵石间不见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见了,我却想起了妈妈抓鱼的精彩。

妈妈抓不住麦穗一样的小鱼,却能抓住尺把长的鲇鱼。溪的下游有个潭,绿绿的,深深的,潭底石罅如狼牙,让我想起来就觉得恐惧。妈妈脱衣下水,如鸭子一样扎下头,短短的小腿朝上一摇就潜了下去。双目失明的妈妈怎样找到鲇鱼的呢?她的小手怎能抓牢它们呢?妈妈浮上水面,常常是双手都抓着鲇鱼,鲇鱼那雪白的肚皮在太阳下闪着光亮。我永远都弄不明白妈妈是怎么做到的。

“娃,接着!”

妈妈将鱼抛上潭岸,我就捡起来装进鱼篓。我试着抓一抓,鲇鱼光滑得胜过肥皂片,怎么也抓不住。当我和鲇鱼正在篓里较着劲时,妈妈已经再一次浮出水面,手里又是两条鱼了。“娃,接着!” 爷爷爱吃鲇鱼,他说:“鲇鱼头,鲤鱼尾,馋得神仙叭哒嘴。”奶奶爱吃鲇鱼,她图的是鲇鱼只有一根刺。爸爸也爱吃鲇鱼,他喜欢就鱼喝烧酒。可是爸爸在外地打工不回来,不要我们了。爸爸不回来不是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是妈妈进城遭遇车祸,永远回不来了。 我问潭:“我妈妈还会来抓鱼吗?”

潭先是沉默不语,后来它才说:“孩子呀,你妈妈她是不会再来了,她在我这里的故事都结束了。”

在冰封的季节,小溪是寂寞的。在寂寞的小溪上,妈妈曾推着她自己动手做的冰车儿,让宝贝闺女我坐在上面“跑流星”。冰车儿不过是横竖几根短木棍,上面搭个厚敦敦的蒲草垫子。妈妈双手扶了,勾着腰,撅着屁股跑起来,我会将银铃儿一样的笑声撒一河床,小溪因此不再寂寞。双目失明的妈妈看不见岸,她怎么就能保证冰车儿的航线呢?这在我心里永远都是个谜。 冰车儿呀冰车儿,你还能让妈妈推着你载着我跑吗?

冰车儿先是沉寂无语,后来它才说:“孩子啊,你妈妈她是不会再来了,她在我这里的故事都结束了。”

一溪的故事都已醒来,我却只能讲给风儿听了。 一树故事

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年,妈妈在院子里栽了一棵小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妈妈说,小树长大了会结柿子。 我从没吃过柿子。

小树不过筷子粗,真有结柿子的那一天吗?

许多日子过去了,那一天终于来到,小树长大了,结了柿子。

我记得,头一年结了两个柿子,小如纽扣,大如青杏,再如核桃,终于长得拳头般大了,我望它们望得脖子都酸了。妈妈老是说红了再摘,红了再摘。可是一夜大风紧,一早去看,两个柿子都落地为泥。我一边哭,一边用勺儿将它们刮起来,小心地捧在手里…… “娃别哭,”妈妈说,“柿子今年结两个,明年会更多!”

妈妈说得对,后来,柿子一年比一年结得多,招得全村娃娃来。我真是怕他们馋得不等长熟就摘柿子啊。我想关上院门,可是妈妈说:“别,甜甜他们的小嘴巴,保准都管你叫姐姐!” 全村娃娃都吃过我家的柿子。再后来,全村家家都有了柿子树。 而此刻,茁壮的柿子树像缀满了红灯笼,百盏千盏数不清。

风儿轻轻地摇着,柿子悠悠地晃着,妈妈套柿子的“袋竿儿”竖在屋檐下,胆大妄为的老蜘蛛将丝的一头搭上去,在不远处结了一张网。

柿子好吃下树难,它跟枣儿不一样。枣儿熟了,一竿子打下去,哗啦啦掉一地,直接捡就是了;柿子不行,打不得。柿子熟了就得摘,不然,一夜风来满地泥,一年就白盼了。

妈妈做了一个小布袋,固定在长竿的顶端,高高地套住柿子,稍稍一拧,柿子就落在布袋里。柿子掂在手里,映红了妈妈的笑脸;柿子装在筐里,温暖了我们的日子。

个头矮矮的妈妈,仰着下巴颏儿,将满树的柿子一一摘下。妈妈呀,你可曾臂疼?你可曾颈疼?妈妈用一根桑木扁担颤悠悠地挑着两筐柿子去镇上一声声叫卖,进城里一声声叫卖,换来我的学费和伙食费。妈妈呀,你可曾肩疼?你可曾脚疼?你可曾喉咙疼?

望着满树的柿子,我拿起“袋竿儿”,颤巍巍地举过头顶,竟套不准一个柿子。我抱着竿子问柿子树:树哇树,我妈妈看不见,难道那长竿是长了眼睛的么? 一树的故事都已醒来,我却只能讲给风儿听了。 一坡故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山坡上没有我家的果树园,却有我家的一块谷子地。

3月里,妈妈用沉甸甸的山镐刨出垄子,撒下种和肥,等待一场珍珠雨唤出一地的青苗。 天地有情,苗儿如约而至。

谷秧儿是一定要间苗的,双目失明的妈妈怎样找准苗儿的株距呢?莫非用尺子量过,一垄垄一株株,排列得真是均匀啊。

谷秧儿受到风和雨的鼓励,六月里,垄垄齐腰高。

我喜欢妈妈扎的那个稻草人:稻草人戴了草帽,草帽上缀着一朵绒花;稻草人穿了蓑衣,蓑衣中间系了一根腰带;稻草人还拿着一杆,威武得像士兵一样。

有路过的城里人,非要跟我的稻草人合影不可。我说不行,你们会弄坏我家的秧苗苗。妈妈却说:“行啊!行!”

我们收到了城里人寄来的杂志,封面上是一幅大照片:城里人站在稻草人旁边咧着大嘴巴笑,题目是《我和乡下的朋友》。

一天,我发现稻田里有一个用草根和羽毛搭成的鸟巢,样子像一只小小的碗。鸟巢里面藏了4个比樱桃大些的蛋宝宝。

“妈妈,鸟蛋可以煮了吃么?”我问妈妈。 “吃是可以吃,药不死人。”妈妈说。 “很香吧?” “香。” “那我带走。”

“如果我是鸟妈妈,一定会啄烂你的馋嘴巴!”妈妈说,“你放回去了没有?” 我只好把鸟蛋小心翼翼地放回巢里。

几天以后,我看见鸟蛋变成了破碎的空壳,有雏鸟在垄间啾唧,如鸣玉珮…… 坡上没有我家的养殖场,梯田埂上只有我家的一只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羊是母羊,下了两只小羊羔儿。

白羊妈妈绿草坎,小羊羔儿跪着吃奶水,是不是一道好风景?

我请同学来拍照,可是我不想给妈妈照,因为她是盲人。我说底片盛不下太多,妈妈说:“好,等等,我躲开,躲开再照。”

妈妈急得跌在坎下扭了脚,脚踝肿得碗口般粗。 爷爷奶奶问我,妈妈怎么扭的脚,我说不出口。

妈妈三天不能下床,一个月不能登坡,半年不能挑担,我一直将照片夹在书里。

山坡一定记得那场突来的暴风雨,妈妈将羊羔拢在母羊肚子底下,用蓑衣把母羊苫了,自己蹲在旁边挨淋。天上打雷,妈妈对羊说:“别怕!”山沟里起洪,妈妈对羊说:“别怕!”雨过天晴,妈妈对羊说:“看看是吧,我说别怕就别怕!”

一坡的故事都已醒来,我却只能讲给风儿听了。

女孩说,倘若不是那个消息传来,她是不会来寻找上面这些故事的。其实,这些故事根本就不是故事,是妈妈平平常常的功课。平平常常的东西最容易让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而,今天,它们就成了故事。它们是醒来的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