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实验中学 马瑛
很早以前就有老师说过:“前世不是人,这世教语文”的话,这话虽言重了,但确实道出了众多语文老师的心声:教语文不易,要教好语文难,要教好语文的作文更难。因为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练习,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和技能性的特点。在日常作文教学中,作文难写、难改是很多同学老师共同的感受。这里,本人也谈一点作文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 、 特定时间特定环境能出好作文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的作文与学习、生活严重脱节,一提到作文,无处着手,对写作丧失兴趣,甚至非常害怕,只好东扯葫芦西扯瓜扯一点。而我们老师都习惯用挑剔的眼光看作文,以某种权威的身份改作文,对文章自认为不足的地方大加删改,曾经的“作品”已面目全非,再加上一个四不像的评语,可想而知,这样的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在学生身上,学生怎能谈写作的兴趣呢。我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想说想写,让他们享受写作的成功感。所以,在比较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希望等基础上,创设一个适合的题目,学生就可能表现出最佳水平,挖掘出优点。 在教学中,我专门用一个本子来写作文教案,便于在改作文时做好详细的记录:好的标题、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好的段落,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声。评讲作文时尽可能把表扬的面扩大,争取让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都能被提及,这样学生便会有一种被关注的快乐与满足感。同时,对学生的想法看法作一定的解释和引导,并承诺,
我能做的一定力所能及地给学生做,哪怕是一句贴心的评语。一次,我刚接到一个新班,一个叫张雪的女同学,平时在语文老师心目中是个好吃懒做、讲花样、混日子、不学无术的“差生”。 课上,我提问她,当她答得正确时,我就及时表扬她、肯定她。后来,我们布置了一篇题为“勇敢地跨越那一步”的作文,她用800多字写出了一个“差生”从怕学语文、怕写作文,到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而感到惊讶、感激和快乐,再到勇敢地跨越了从怕语文、怕作文到喜欢语文、爱写作文的“那一步”。这个学生的转变,使我备受感动,没想到,教学中最平常的提问、肯定、表扬,居然能给学生这样大的促进。所以,只要用心去感受,我相信在学生的习作中各色的优点都能被发掘,即使它在老师的眼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于学生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二、说作文
每次我安排好作文题目之后,都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准备,做好搜集材料、名言、警句、故事等工作,做到初步心中有数的作文,然后用一至二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说作文,各抒己见。然后先让学生讲评,归纳出往哪些方面写好,最后由我给予补充和指导,可能的时候,再给点直观的视频,力求让学生挖掘深层次的素材。这样,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训练以“桥”为话题作文时,一个叫焦对的同学去搜集的俗语丰富又搞笑,既有深意又富哲理,且都有祝福的韵味,同学老师都可以对号入座。一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许多同学还跃跃欲试。同学们都觉得,这样的作文课既轻松愉快,又受益匪浅。在这样准备后说,说了再写,写了又评,评了又写的反复完成目标过程中,学生的作文能力会逐渐增强。
三 、榜样的力量
当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起来之后,“写什么”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这时,我会这样作:第一,我会在每次作文之前,利用课本上的课文,从阅读,分析、讲解、到思想情感,都作有目的的训练。第二,我会挑选一些课外读物,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美文,倾听录音朗读,在倾听中感悟。第三,每次讲评时,都让上次写得好的同学自己到台上展示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先打动自己,再打动同学。以上所选作品,内容、形势、体裁、题材都不拘一格,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动,在感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可谓“见多识广”。 在这种耳濡目染中,学生的眼界宽了,可写的内容自然就多了。这种样例给学生带来的启发是无穷的。日久天长,学生就不怕无从下笔了。这也是一个作文上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有感而发
作文要好,“勤写”才是硬道理。我从不硬性规定学生机械的天天写日记,每周记周记,无病呻吟。但是,哪天哪个时候一但有东西想写,就要第一时间把它高质量地记下来,而且要按照中考作文的要求来写。这不仅是一篇情真意切的作文,更是学生成长历史的记载。一次,我布置了一个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一个叫刘杰的同学父亲刚好过逝,他父亲是因病怕拖累家庭而上吊自杀的,死得很悲惨。他回顾父亲在世时虽贫穷但很快乐的场景,不禁大声疾呼:“我想要一个完整的家”!这种写作方式随意且操作性较强,在练笔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辨性,时间长了,可写能写的东西自然就很多,写出的文章也是有血有肉,避免了空洞、干瘪缺憾。所以学生对此反应较好,真正达到了“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零散体会。我相信在这样一些方法的引导下,学生对写作的态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改写作时的惧怕,取而代之的应是对作文的期待,从而真正实现由被动写作到主动写作的转变。“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对某事能“好”字当先,还有什么做不好的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