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艺术的真谛在喜悦。当孩子们感到欢笑时,他会自己外语教学走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置身于音乐的海洋,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课堂气氛活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篇一:少先队治沙歌 教学目标:
1、以活泼、欢快的情绪,饱满而富有连续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愿望。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 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 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学员应该保护的家园,植树造林势在必行。
2、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方法: 学唱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苗岭的早晨》 1、复习听赏一遍。
2、管弦乐再以网上画面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
二、导入新课:
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日常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具统计从1970年到2002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回落了
12%,由此有机体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生态环境破坏的扰乱是如此严重,我们怎么办?(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植树歌的出现明显)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即席、踏脚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谱学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 6、学习歌词,学生分组学唱并练。 四、创编歌曲的律动:
1、第1、2小节拉手原地点踏步。 2、第3、4小节双手上举摆动。 3、第5、6小节一人坐于一人站立。 4、第7、8小节拉手双人转圈。 教学反思:
在创编活动中,音乐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触能力,一边律动,一边演唱歌曲,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并使课堂气愤更加兴盛。
小学音乐联中范文篇二:布娃娃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重点难点: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更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导入
1、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小孩子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
三、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复听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4、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5、再次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篇三:《山谷静悄悄》 一、教学目标
【内心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小丘的优美景色,激起对大现代人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感受音乐中幽静的感觉,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能够工作力度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准确演唱休止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帮助用正确的声音,有亲密关系的演唱歌曲,感受其中的优美意境。 【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以及休止符的演唱方式。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表现山谷景色的段落片段,引导学生欣赏: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湖光山色?给你什么感觉?
(生:山谷有雾,有花,有小白兔,有地质队叔叔等,静悄悄的感觉)
2.顺势导入本课。(那我们就一起到静悄悄的山谷中去感受一下。) (二)初步感知
1.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恐慌情绪,这首歌给你什么样的感?(愉悦,优美的感觉)
2.教师提出问题:歌曲乐可以分成几个若干?(两个部分:A段+间奏+B段)
3.结合歌词内容,说一说每个部分表现了什么内容呢?(第一部分描写了山谷景色,第二部分描绘了地质队的叔叔工作的场景。)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弹奏钢琴,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威慑力认识体悟渐强渐弱等力度记号(师:这首歌中的中音调起伏是怎样的?二个在音乐试图用两个力度记号来表示:渐强和渐弱)(pp,p,mp) (1)教师提问学生: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有这些力度变化的?并用火车路过的情景,用“WU”来哼鸣模仿强弱,同时做发声练习(钟声-拍手)
(2)用钢琴表现12345671渐强渐弱
2.教师提出问题:山谷你普遍认为那些地方体现了山谷的幽静?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注意休止符的演唱。
3.歌曲的最后一句“叮咚叮咚”时出现顿音记号。
(1)教师引导学生恶搞小铁锤“叮咚叮咚”的音响效果,做出鼓励性评价。
(2)教师引导感想学生回忆顿音标记的用法,并做示范点展示两组旋律,学生辨别哪个包含顿音记号,慢板并提示学生注意间奏和歌曲的衔接,跟琴反复演唱。 4.完整竞技状态演唱歌曲。
(1)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一组演唱A段,二组演唱B段。 (2)在唱歌的同时模仿小铁锤的叮咚声。 (四)巩固提高
1.教师创设情境:山谷中分来了几只布谷鸟,他们唱着优美的歌,为山谷带来了不一样不会的色彩,请大家分组合作,尝试表现布谷鸟的歌声。
(1)教师示范布谷鸟的叫声,学生模仿。
(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出有多种的布谷鸟的叫声。
2.结合本科所学的歌曲,为舞蹈配上合适的乐器,可以是人声,也可以用乐器。 (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听话的歌曲,感受了山谷的美丽景色)
2.课下找一找其他表现优美景色的歌曲,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小学音乐教案范文篇三:《小瓜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2、能力目标:用流畅的气息,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以及用不同的音乐手段竞技状态音乐。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恬淡师生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来进一步体验感受音乐情感及表现音乐的方法和方法。
2、准确掌握波音和八分休止符的用法。
课前准备:《小瓜棚》歌片、歌曲磁带,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弹奏上课标志乐:
2、师生谈话:大家好!伴着轻松的音乐,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昨晚我们随着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一起到“小瓜棚”里走一走,看看那里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并且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3、观看课件。
4、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首歌吗? 生:《小瓜棚》 5、出示课题
师:上节课已经反复聆听了这首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 二、歌曲教学
1、师:我们再来哭一遍歌曲,大家注意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生:(略)
2、师:请你打开打开书谁能朗读一下歌词,大家看起来一下歌词中的哪些字表现了歌曲的情绪? 生:(略)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字叫衬字,在这首歌中用地方性的语言作衬字,更好地表现了歌曲情绪。
3、师:我们已经熟悉了曲目歌曲的音调大家再来听一遍歌曲,并且在心里默自弹自唱词。
4、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来小声地演唱一遍挨个歌曲。 5、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 6、学生分组演唱。(师生互评)
7、师:大家齐唱歌曲,并且感受一下曲的风格?
8、师:好!我们再来完整地又演唱一遍歌曲,这次我们要唱出北方民歌风格特点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9、师:出示歌曲前两行曲谱,学生随琴演唱。 三、创作表现
1、师: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个课后作业,希望可以演奏乐器的同学能够练习演奏《小瓜棚》这首曲谱。展示今天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2、师:我们把这学生几位同学组成一个乐队好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乐器琵琶,我也想加入你们的乐队你们欢迎吗? (教师说明每人分工)
师:我们来试着配合一次好吗?
3、师:接着让我们大家再来演唱一遍歌曲吉他手由我们的小乐队现场为大家伴奏,好吗? (师生共同演奏,演唱)
4、小结:通过今天学习《小瓜棚》这首歌曲,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更加热爱生活,每天都能用微笑去面对校园生活生活和学习。 教学反思:
从音乐听觉感受入手,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使学生在生生战略合作、师生合作、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中产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