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药物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设计与思考

关于《药物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设计与思考

来源:智榕旅游
2019年第24期第46卷总第410期广东化工www.gdchem.com·109·关于《药物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的设计与思考

(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530200)[摘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是目前教学改革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通过对网络课程平台建设、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修订、多媒体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几个方面,对《药物化学》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构建和思考,认为混合教学模式能够针对《药物化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关键词]药物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线上课程[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865(2019)24-0109-02肖泽恩,谭振,林宁*DesignandThinkingofBuildingHybridTeachingModein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XiaoZe’en,TanZhen,LinNing*

(CollegeofPharmacy,Guang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ning530200,China)Abstract:Thehybridteachingmodecombiningonlineandofflineteachingmodeisahottopicinthefieldofteachingreform,andalsooneofthedevelopmenttrendsofteachingmode.Inthispaper,throughtheconstructionofonlinecourseplatform,therevisionofteachingdesignandteachingmethods,theapplicationofmultimediateachinginexperimentalteachingandtheimprovementofevaluationmechanism,thehybridteachingmodein“PharmaceuticalChemistry”courseisdesignedandconsidered.Itisbelievedthatthehybridteachingmodecansolvetheproblemsexistinginthetraditionalteachingof“PharmaceuticalChemistry”.Italsocaneffectivelyimprovethelearningeffectofstudents.Keywords:pharmaceuticalchemistry;hybridteachingmode;onlinecourse1前言

《药物化学》课程连接有机化学、生物、药物等多方向的学科,主要研究和发明新药、合成药物、阐明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物分子与机体的相互作用、药物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是医药类高等本科院校药学、中药学等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1]。课程内容专业性较强,内容繁多,也难以记忆,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失去信心和兴趣。此外,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发现《药物化学》课程存在着以下问题:(1)理论课课时数不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本科生《药物化学》理论课课时数为54学时,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做取舍,才能完成理论课的讲授,否则会出现教师课堂讲解和学生课堂学习都只如蜻蜓点水一般。对于教师在课堂中没时间详细讲解的知识,需要学生在课下做好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2)师生交流偏少。大学中师生关系不够紧密,教师无法及时有效的对学生课下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3)学生的实验技能偏弱。《药物化学》是实验操作占比较重的课程,目前学生进行的实验操作主要为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且通常学生只能根据实验步骤按部就班操作,没法在实验过程中对理论内容融会贯通。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教育信息化也在给教育带来深刻变革,混合教学模式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把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打破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通过网络在线上学习空间也能够轻松实现教师和学生们的及时交流,及时指导,改善师生沟通不足的难题。通过在线课程平台中加强实验课程多媒体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实验学习效果。本文结合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及自身从事教学的体会,就《药物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建立进行思考,探讨《药物化学》的混合教学模式建立的可能性,为之后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2.1以学校课程中心为依托,构建《药物化学》在线课程平台为实行线上学习,必须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尽管目前网络上有较多慕课资源,但教师无法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慕课的情况进行管理,且每个学校的课程学习情况会稍稍存在不同,所以,建设[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本校在线课程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相对于慕课来说,本校的在线学习平台会对于本校的实际情况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方便同学们学习情况的管理。在线课程平台建设过程中可以合理利用慕课资源,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动手制作资料。笔者所在高校建有课程中心,其中可为《药物化学》课程在线平台提供网络空间。一般来说,课程平台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1)课程简介。其中包括课程的简单介绍、授课教师的个人简介等。(2)教学内容。其中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课程录像、课后思考题等内容。(3)实验教学。其中包括实验操作手册、实验器具使用手册、实验操作多媒体材料等。(4)在线测试。其中包括作业上传,在线题库供学生进行自测,且后台要能够对答题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5)在线交流论坛。供同学留言和师生交流。(6)学科拓展。其中包括网络资料链接,教师推荐等内容。2.2重新制定符合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由于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学生既可以在课前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预习,也可以在课后对内容进行复习掌握和扩展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由“知识的灌输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进行转变,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必然要做一定的修改。(1)在学期初,要将《药物化学》的教学大纲放在在线课程平台上,让同学们对应大纲和在线课程平台上的教学视频开展自主预习,并要求在预习后回答在线测试题。(2)教师在上课前,通过在线平台对答题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3)在上课时,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进行着重讲解,对于学生掌握较好的可以一笔带过甚至略过不讲。(4)在课后,教师也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在课程平台上提出的问题要做好解答,并能够通过课程平台给同学做一些学科拓展相关的知识推荐。2.3增加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于《药物化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言,实验是能够将理论教学和药物生产相联系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药物化学》课程中有些实验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仅依靠学生在实验课上对实2019-10-28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药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4D16)肖泽恩(1987-),女,广东汕头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化学。*为通讯作者:林宁(1973-),男,广西南宁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分子设计与合成。·110·广东化工www.gdchem.com2019年第24期第46卷总第410期验内容的进行学习,只能够保证学生学会实验操作,想要做到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理论内容融会贯通,需要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做好的预习工作,要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就能够掌握(1)实验的理论部分,包括实验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所用的试剂等;(2)操作过程,包括操作步骤、反应时间、关键操作及注意事项等;(3)明确的实验结果,要了解实验成功的指标。但目前,学生的预习时只能局限在根据实验手册中的文字对一般对实验步骤进行简单的熟悉,有些学生甚至不进行预习,只在实验课堂上对照实验手册进行一遍操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尚没有条件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情况下,将教师亲自制作或收集的实验操作视频、图片及电子版的实验手册等内容放在课程平台上,让学生将其应用在实验预习中,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共同参与,将能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接受实验知识,非常有利于上述几点掌握要求的达成。在开展设计性实验时,也可通过课程平台让学生把通过网络、数据库或图书馆等途径查阅文献得到的设计实验方案发布在平台的讨论板块,让老师和同学们开展评价,有利于教师和同学们对于实验方案进行相互交流。此外,也可以把让学生在学有余力时将自己的实验操作制作成多媒体资料,这样在加深同学们实验印象的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综合能力。2.4构建适用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考核和评价方法线上的学习通常在课下完成,授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更难以掌握,如果教师不能对于学生课下的学习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和评价,很容易打击课下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没有认真在课下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也没有达到期望的学习效果。所以构建适用于混合教学模式的考核和评价方法尤为重要。目前,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形成性评价,但实际应用中效果不佳,多数教师仍以平时课堂出勤、回答问题,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部分组成。这主要跟形成性评价内容繁琐,且教师不懂如何操作有关。笔者认为在以上三部分传统考核之外,针对“在线”学习的考核应做如下改进:(1)针对于学生的课前线上自主学习,除了要求学生做好在线课程平台上的练习题目之外,还应该在授课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考核,目的有两个,一是如2.2部分所述,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让教师清楚对本堂课哪些内容需要重点讲解;二是防止有学生在课程平台上以作弊的手段完成练习题目。在线考核和线下考核的结果均纳入课程总成绩的评定。(2)针对学生课后的线上自主学习情况,教师在学期中要对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分析(上接第105页)3.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扩展学生知识面创新教育与化学专业教育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但要求学生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要求学生熟悉与其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并将其整合运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性,是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3.2培养学生创新技能,提升创新思维创新教育与化学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有勇于尝试和挑战的精神。3.3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创新教育与化学专业教育相结合是培养学生们实践创新和理论知识转化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地推动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学生实践与理论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养成运用实践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获取实践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创新学习。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但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沟通、实践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入了解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上接第124页)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此外,对于期末考试命题的方式也要有所完善,命题除要覆盖基础教学内容外,也应适当增加一些考察综合性知识的命题,以体现出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时掌握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2]。(3)最终学生的成绩要由传统考核成绩和线上学习的成绩综合而得。3思考与讨论

《药物化学》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设计是在结合了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势之后的教学改革,它可以依托于我校现有的在线课程空间和多媒体终端,从而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也能解决学生和教师日常沟通不足的问题,还能提高同学们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想让混合教学模式的线上部分能够真正起到作用,还需要任课教师甚至整个学科教研室能够合力将在线课程平台做好,不仅要把各个模块都建立起来,还要尽量做到丰富有趣,并能够保证学习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以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也要并根据实际情况更用心完善课程教学设计,修改现有的教学过程,并能够尽心尽力对学生的在线问题等课下学习进行答疑指导。总之,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混合授课模式,是响应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能通过网络课程考核的方式让同学真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让学生忙起来。混合教学模式中的线上部分既可以让学生将《药物化学》课程中的理论和实验等内容进行提前预习,也能满足学生课后对内容的引导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目前国内支持混合教学的平台的研发和使用越来越广泛,也证明了教学模式和手段正在飞速发生变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为主的混合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以后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之一。参考文献

[1]李婧,申贵男与葛文中.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05):51-52.[2]沈冰蕾,李鹏,李士泽,等.“后MOOC时代”高校实施SPOC可持续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设计——以“动物生物化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2):154-158.(本文文献格式:肖泽恩,谭振,林宁.关于《药物化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的设计与思考[J].广东化工,2019,46(24):109-110)4结语

化学化工学院近年来相继在化学、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三个专业相继开展以创新教育与化学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惠及学生近千人。历经三年的研究与探索,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受到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好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性,百名学生在校级、省级或国家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校企联盟建设扎实推进,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作出一定贡献。参考文献

[1]张丽.翻转课堂用于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广东化工,2019,46(6):227.[2]涂宁宇,刘洋.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7):218-219.(本文文献格式:顾佳丽,丛晓雨,荣凤新,等.创新教育与化学实验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46(24):105)参考文献

[1]吴丹,夏明敬.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9,32:135-136.[2]王玲丽,陈前军.技术应用型独立学院实训基地构建策略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111-112.[3]张久刚.射线探伤底片自动评定系统[J].中国仪器仪表,2018,12:47-51.[4]唐美玉,喻红艳.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0:211.[5]程婷,何建铵.浅谈3D打印实训基地建设[J].科学咨询,2019,29:14-15.(本文文献格式:刘文锁.高职院校射线检测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J].广东化工,2019,46(24):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