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智榕旅游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

中的应用

摘要:如今,我国各行业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经济稳定、人口数量以及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促进交通行业快速进步。地铁行业作为交通领域中价值高且非常新兴的产业,其建设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既是城市化的显著标识,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随着地铁建设要求和标准持续提高,其建设程序愈发复杂,需要大量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并且为提高地铁站台的安全性,也要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比例,要重视把握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本文通过概述技术类型和成因、技术应用及其要求,为地铁行业发展奠定稳定基础。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地铁土建施工

在开展地铁土建施工项目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会释放大量热量,让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提高,不能及时释放热量导致出现裂缝、强度不符合设计标准等问题。对此,我国建筑行业提出了很多解决措施,如插上导管传输冷水,让其内部形成热量循环带。但是地铁环境的制约性很强,所以很多具有实效性的施工技术不能应用。再加上混凝土建筑具有复杂性,其强度要求不断提高,从施工单位、承包商到供应商都面对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要将处理大体积混凝体视为主要课题。所以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至关重要,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避免损害工程效益。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一)模板施工

在开展模板施工活动前,一定要重视模板设计工作。在泵输送浇筑的混凝土时,其会对模板侧方产生巨大压力,所以一定保证模板、支架的刚度、安全性和

硬度符合标准。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浇筑高度与速度、温度和坍塌程度等要素,能对模板侧方最大压力产生直接影响。

(二)质量控制

在施工时要控制浇筑的厚度,每一次浇筑作业要将厚度规范在30到40厘米之间。为了避免浇筑时侧墙出现混凝土离析等问题,还要应用合理的设备来提高振捣质量。为了避免模板形变和漏浆,应该严格检测模板的强度与刚度,密合模板缝隙,加强固定防止移位。地铁土建施工环境比较复杂,非常容易加大混凝土内部的温差,所以一定要重视原材料和气温等因素。此种温度差会让混凝土形成自约束力,然后出现裂缝。一般情况下,地铁土建施工的时间长、季节跨度大,所以在温度降低时,微小裂缝会发展成大裂缝,从而需要选择和控制浇筑时间。3到4月的春季温度适宜,能够将浇筑环境温度规范在20度内。并且在其凝结密实前,施工人员还应该快速抹平处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避免出现纵深和贯穿的裂缝。在抹平处理后要将塑料布覆盖在表面,若是处于冬季,温度较低,为了避免水分大肆蒸发,不能采取保温措施2]。

(三)振捣施工

在浇筑时要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位置设置三根振动棒,前方的振动棒要设置在混凝土坡脚方与下方钢筋处,这样能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后方的振动棒要设置在混凝土的卸料处,解决捣实问题。为了防止上下层出现冷缝,要在下方混凝土初凝结束前进行上方振捣作业,将振捣棒向下插5厘米。要坚持快插慢拔要求,以免上方混凝土已经振实,但是下方混凝土还留存气泡,并且应该控制振捣棒轻微抽动,让其振捣更加密实。作业时间不能太长,浮浆不下沉即可。

1.

混凝土测温

必须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要设置测温管,人工调控温度,避免产生裂缝。控制温度就是人为调控混凝土浇筑温度和内部最高温。在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过程中,应该留存测温管。其主要分为三种,上、中、下层测温。要配置专业测温

[[1]

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如果最高温和部分温度之间的差距超过25度或者是温度异常,应该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负责人3]。

(五)施工养护

养护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浇筑后的养护工作,应该在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如果是冬季,应该覆盖草席等,避免温度变化强烈。在其终凝后,表面还留存部分水,其具有保温作用,可以缩小内部和表面的温差,降低裂缝率。第二个方面是养护的相关规定,在开展养护工作时,要实时监控内外温差和降温情况,掌握检测结果,制定保温养护方案、坚持温控指标。在养护时,其保温方案不能具有强制性。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一)结构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在进行环向施工时一定要规避存在地下水与裂缝多的区域,并且要重视变形裂缝,在浇灌前要先清理表面的杂物,刷上水泥浆将等处理剂,然后及时浇灌。在浇灌纵向施工缝时,先清理、铺设净浆,后铺设30到50毫米且比例为一比一的净浆,最终浇灌混凝土,要在区间的人防处布置变形缝。如果围岩影响了混凝土,其硬软岩交接区域应该布置沉降缝,在容易受低温冻害以及洞口区域布置伸缩缝。变形缝应该使用三道防水,要保证中埋式止水带的设置位置正确,要让空心圆环和变形缝的中间线相重复4]。

(二)材料配比技术要点

混凝土的基础技术要求是,氯离子扩散系统、最大碱含量、最大水胶比以及抗渗等级等等。一定依据设计要求进行配比,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例、矿物掺合料的类型和用量都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收缩程度,适当降低水灰可以缓解收缩状况。同时水泥矿物构成部分的水化性以及百分含量也能影响其收缩程度,加入研磨细腻的粒化高炉渣矿物掺和料,用量越多,收缩值越高。加入没有处理的憎水石英粉,可以降低收缩值。所以应不断研发和优化原料,加强混泥土的抗裂性和防渗性5]。

[

[

[

(三)施工缝隙防水控制技术要点

结构排水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地下水进入结构内部,要保证结构内部始终干燥状态,特别是隧道施工,只有做好防排水工作才能提高结构运行的安全性和运营的稳定性,延长施工寿命。所以,为了降低地下水的影响,一定要加强结构防排水的质量控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限制排放、排放兼顾、加强治理原则。要采用柔性全包防水措施,对于一级设防,放坡开挖测墙和明挖结构顶板都要应用厚度为2.5毫米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或者是质量高、符合标准的防水涂料。对于二级设防,其要应用厚度为2毫米的上述材料。对于围护结构的侧墙与底板,要应用预设式卷材材料6]。

结束语:

地铁土建施工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其环境因素影响强大、施工难度高、涉及内容多,所以导致钢筋混凝土既要受环境介质侵蚀,也要受电流危害。大体积混凝土是整个工程的基础结构,其可以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危害。所以要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严格把控施工材料和要点、调控内部温度、加强养护工作,避免出现裂缝等问题,从而提升工程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促进地铁工程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林少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9(2):241-242.

[2] 戚立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房地产导刊,2021(2):96.

[3] 张慧文. 市政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345-345.

[4] 高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地铁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513.

[

[5] 殷刘帅 . 城市地铁土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506-506.

[6] 王明玥. 地铁车站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