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次仁拉姆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21年第5期
次仁拉姆
在高寒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因素和地理区位因素,可以种植的农作物比较少,青稞作为在高寒地区种植相对比较广泛的农作物之一,其为当地的群众提供了粮食来源。在新时期下,高寒地区对青稞的种植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和创新,增加种植的产量。本文分析了青稞种植技术的概述,探究了青稞种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等,以便为高寒地区的种植地区提供参考。
青稞种植技术的推广是提高青稞产量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在传统的青稞种植中,多采用比较粗放的方式,对青稞的栽培、管理等不够重视,也缺少科学的技术对其优化,导致青稞的产量难以有极大的提升和突破。因此这就需要在高寒地区借助绿色、无公害等技术,加强对青稞种植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1、青稞种植技术探讨
青稞种植技术需要涵盖多个环节和领域,包括土地的管理、种子的选择、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
首先,需要结合高寒地区的气候因素,选择合理的种植区域,并做好充分的种植准备工作,为青稞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的条件。在种植之前要施加充足的底肥,并对种植的深度也需要合理控制,翻耕最好在25厘米左右,不能过浅或者过深,都不利于青稞的发芽和成长。如果属于比较干旱的区域,还需要提前进行灌溉,确保土壤的湿润度。
其次,青稞选种技术也是高寒青稞种植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对青稞的种类有全面的了解,尤其对不同区域的青稞品种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都需要综合性的界定和鉴别。选择对环境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的杂交品种,如:“青海黄”、“北青4号”、“藏青539”、“短边青稞”、“喜马拉22”等,在种植之前还要对种子进行筛选,挑选出颗粒比较饱满的种子,并利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增强青稞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播种的时间最好在每年的三月中旬或者下旬,地表的温度要在2℃左右,这样土壤才能够解冻,种子的成活率才会更高。
此外,青稞种植技术还体现在轮作与控制合理的种植密度方面,轮作能够增加土壤中的肥力,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可以与马铃薯或者油菜等进行轮作。种植的密度也需要有效的控制,结合种植的面积,确定播种的数量,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疏,这样才能够保证青稞健康成长。
2、青稞种植田间管理
青稞的田间管理包括灌溉技术、除草技术、施肥技术等。其中灌溉技术要秉持节约、绿色的理念,采用喷灌或者滴灌的方式;对于除草技术而言,可以在土地比较平整的地区采用机械除草的方式,在土地比较陡峭的地区,采用人工除草方式;但是要减少对杀草农药的使用,防治对生态造成破坏。
施肥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在高寒地区的青稞种植中,要科学、合理的选择并配比肥料。在青稞的成长阶段,施加肥料能够提升青稞的产量,更好的补充土壤中的养料;可以通过有机肥与无机肥相互搭配的方式,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有机肥主要包括:沤肥、沼气肥、堆肥、人粪尿、腐植酸类肥料以及草木灰等。无机肥一般采取稳磷、增氮、补钾的方式,对有
机肥与无机肥进行合理的调配使用,控制好肥料的数量,这样就可以避免对土壤造成二次伤害。基肥要在耕种之前就施加,钾肥、磷肥和氮肥的比例一般要控制在8:5:10 的比例之内。不仅如此,在青稞出穗和灌浆阶段,还要及时追肥,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追肥,频率要控制在一周一次的范围内,施加三次效果最佳。
3、青稞种植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对青稞的成长尤为关键,同时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也会直接对青稞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高寒地区在青稞种植中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技术,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进而增加青稞的产量。无公害和绿色种植技术要求,对病虫害的防治最好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并减少对化学防治技术的使用,降低农药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对其提前预防,消除土壤中的虫卵,对害虫进行诱杀和控制,在耕种中采用中耕技术,消灭越冬的虫卵。生物防治技术主要采用微生物和动物防治的方式,在土壤中喷洒乳状菌、绿僵菌等,对地老虎以及蛴螬等害虫进行防治。冬灌技术也是高寒地区预防害虫的方式之一,通过冬灌能够将地下和地表的虫体消灭。
其次,在青稞的生长阶段,经常会出现一些病害,比如:锈病、黄矮病以及白粉病等,这些病害会对青稞的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就需要种植者及时观察青稞的成长青稞,尤其要注意青稞的叶子和茎秆等,尽早发现锈病、黑穗病等,可以通过 1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配比成为1000倍溶液,喷洒到青稞上,降低病害对青稞的危害。
此外,高寒青稞种植中,还可以研发一些新品种,增强青稞的抵抗力和适应性;推广试验田;对高寒地区的土壤性质、环境变化等进行研究,利用杂交的方式,研发出更多的优质青稞品种。同时还要做好绿色种植技术的宣传与培训工作,让更多的种植人员掌握科学的种植技术,采用精细化的种植手段,这样青稞的种植效率才会更高,产量也会极大的增加。
综上所述,在高寒地区推广绿色与生态的青稞种植技术,需要从多个方面和环节出发,引导种植者做好种植前的准备工作,让其能够掌握种植技术。首先,要注重选择种子,依据当地的气候类型以及高寒的特征,选择适应能力更强的种子;并要对耕种的深度合理的控制,增强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其次,在种植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田间管理的重视,在青稞不同的成长阶段和时期,科学与合理的确定施肥数量和比例。最后还应该积极推广生态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以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手段,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效率。
(作者单位:854600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