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二、《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三、《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四、《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
五、《题禅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 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 茶烟轻扬落花风。
六、《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七、《茶诗》 (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八、《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九、《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十、《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昨日东风吹枳花, 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 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 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 不羡生台白颈鸦。
十一、《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 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 一树蝉声片影斜。
十二、《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十三、《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十三、《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 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 渔人披得一蓑归。
十五、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唐·皇甫冉 )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十六、《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 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 照出菲菲满碗花。
十七、《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十八、《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