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佛山市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摘要: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廨度的不断增长,对在铁路运营线路范围内作业员的人身妥全造成了重大影响。如何在现有 技术条件内,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妥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一种使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的列车接近预警系统,在 列车接近车站时使用语音方式提醒上道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从而确保车站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关键词:TDCS列车运行计划;进路;轨道电路;预警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31(2019)07-0277-020引言1 TDCS系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 的铁路交通也在飞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列车运 行密度也在不断增长,中国铁路更作为国家的一张亮丽名片, 正在走向世界。我们在看到佚路的发展彰显了我国铁路技术 与实力的时候,也要认识到高速行驶列车所存在的一些非技 术性安全隐患,尤其是对线路附近工作的人员或其他临近线 路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的安全隐患。且不说时速达到300km/ h的动车组,即使普通的列车在既有线路上的运行速度也达 到了 120km/h~160km/h,再考虑到线路曲线、天气对人视野的 影响,一辆在视野之外的列车很有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甚至 几十秒内便会从我们面前呼啸而过,对在铁路车站进行日常 作业的各工种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隐患。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2018年,全国铁路运输企业因人 为疏忽、恶劣天气影响、安全防护通信联系不畅等原因发生作 业人员遭到运行中的列车意外碰撞造成人员死亡事故34起, 至少62人死亡,其中最为典型的是2016年12月14日,郑州 铁路局安阳站6名电务作业人员死亡事故,直接反映了不良天 气、人为疏忽对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提倡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今天,如何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防 止和消灭作业人员人身伤亡事故是目前安全防范工作的重点。通过加强管理等多种方式推行的标准化作业,尽管可作 为确保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但作为自然人,总会出现思想麻 痹或者存在侥幸心理,当简化作业中安全防护流程或不执行安 全标准的时候,事故就会乘虚而入。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站内事 故,不但给伤亡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也严重干扰了正 常的运输生产。所以,充分利用即有列车调度以及控制信息系 统,即TDCS系统,通过增加一部分设备,对现有的列车运营信 息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以较低的成本建设一套保证车站作 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系统,也能成为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TDCSCIYain 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n)是覆 盖全国铁路网络的调度指挥骨理系统,为铁路各级调度指挥管 理人员提供实时的列车运行信息和现代化的调度指挥管理手 段。列车调度员能够通过安全可靠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对管辖 范围内的列车下达行车计划和调度命令,实现自动报点和车次 号自动跟踪。系统能够自动绘制列车实际运行图,自动生成车 站行车日志,是目前普速铁路行车调度的主要指挥系统(高速 铁路采用更加先进的调度指挥系统,在此不做讨论),已经在全 国主要普速路网中普遍装备。本文即是利用该系统的实时列 车运行指示和列车行车计划数据来实现车站列车接近预警。2系统总体方案轨道电路岱息调度系统TINS列车接近 预警分析 子萊统子系统图1车站列车接近预警系统总体框架图车站列车接近预警系统通过读取车站站内及区间轨道电这种分析主要是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计费标准 和时间区间来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在这些方面中重要的是对不 同地区客户所选择的不同的套餐现象进行数据分析。在这些 方面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数据分析进行支撑,可以达到对不同 行业的不同人群进行精确的消费预测,准确的分析出企业在一 个特定时间段的营销状况,进而促进通信行业营销的顺利进行。 5结语信行业中的营销效益,为通信行业的营销发展提供可靠的数 据支撑,促进整个通信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张军.试分析数据挖掘在通信行业营销中的应用[几信息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了在互联网时代中,数据挖掘技术 对通信行业的营销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增强通
通信2018-01-01.[2] 张向征•数据挖掘在通信行业营销中的应用[J].全国流通
经济》2018-0012-02.[3] 曹朝辉,齐翔宇.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通信行业中的挖掘
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27.
277信息通信路的占用出清数据、车次信息及列车运行计划,进行分析计算, 生成列车接近数据,当列车位于第]接近、2接近、3接近(列 车接近车站的位置术语,“1接近”是指列车接近车站最外侧区 段,离车站较远;“3接近”是指列车接近车站垠后的一个区段, 即将靠近进站信号机〉(具体预警区段可配置)时,将该次列车 信息(转换成语音文件〉发送至语音预警广播主机,由语音预 警广播主机执行推送,进行无线广播。作业人员也可通过电 台主动触发査询预警信息,系统将当前在某一时间段内(列车 从邻站开出后)的列车信息进行点对点播报。车站列车接近 预警系统总体框架图见下图1所示。3系统主要实现及功能车站列车接近预警系统主要由列车接近预警分析、预警 广播两个子系统构成。列车接近预警分析子系统完成轨道电 路信号的采集、车站列车计划的接收、预警分析及预警信息的 文本生成等功能。预警广播子系统完成预警文本向语音的转 换及将预警语音推送给广播设备或电台以及接收电台触发信 号等功能。车站列车接近预警系统拓扑图如下图2所示。图2车站列车接近预警系统拓扑图3.1列车接近倔分析子系统列车接近预警分析子系统是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主要组 成部分,负责对车站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和依 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预警数据。列车接近预警分析子系统 包括轨道电路信号的采集分析、车站列车计划的接收及预警 分析及预警信息的文本生成等3个主要模块。(1)轨道电路采集分析模块列车接近预警系统通过获取TDCS/CTC系统的站场表示 信息(轨道电路信息)和车次号信息,结合车站的站场实际情 况,判断本站各方向的1接近、2接近、3接近等列车信息,发 送至列车接近预警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⑵车站列车计划分析模块列车接近预警系统通过从TDCS系统中接收本站的列车 计划、并根据邻站的发车情况,将相关列车运行计划及数据送 到列车接近预警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处理。⑶列车接近预警分析模块列车接近预警分析模块根据本子系统内收到的站场表示 信息(轨道电路信息)和车次号信息及列车运行计划等信息, 进行分析、计算、匹配及校核,最后生成预警文本并发送至预 警广播子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线路等级、接近的列车的种 类等基础数据计算预警信息的预告时间,可以自动推送预警 信息。除此之外,列车接近预警分析模块还会处理预警广播 子系统发送过来的主动査询信息,分析即将到达的列车,并将
278林忠:铁路车站列车接近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査询结果信息回送至预警广播子系统。3.2预警广播子系统预警广播子系统主要完成预警文本向语音的转换、将预 警语音推送给广播设备或电台以及接收电台触发信号等功能。 预警广播子系统包插预警语音主机、预警FM广播发射主机、 预警FM接收分机等3个主要模块。(1) 预警语音主机预警语音主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网络接收列车接近预警 分析子系统的预警文本信息,将其转化为语音信息并将此语 音信息送到预警FM广播发射主机或对讲机。除此之外,预警 语音主机还员责接收电台的触发信号,并将用户触发的信息 送到列车接近预警分析子系统。(2) 预警FM广播发射主机预警FM广播发射主机的主要作用是将预警语音主机发 送过来的语音音频信号调制到载波上,经由高频馈送电缆或 高频波导馈管输送到垂直极化天线,再由天线振子转换成电 磁波,使得广播信号在空中无线发送传输。(3) 预警FM接收分机预警FM接收分机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调频接收功放和调 频音箱将预警FM广播发射主机发射的音频信号接收下来,并 通过音响广播出去。4系统及信息安全由于车站联锁设备和TDCS/CTC是安全等级非常高的行车 控制系统,而预警分析系统需要获取列车运行的实时信息。为 了保证安全,该系统不与车站馳设备产生网络连接,只题过 TDCS/CTC系统获取行车的实时信息,而且必须保证信息的传 输是单向的,即信息流只能由TDCS/CTC流向预警系统,预警系 统的信息不能对TDCS/CTC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安全获取信 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中心的TD接口实现,也可以通过在 车站的分机接口实现,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均需进行安全隔离, 从目前较为成熟的安全技术是采用防火墙/网闸进行安全隔离。5现场应用目前该预警系统已经在广州铁路局集团公司韶关东站便 用,列车接近预警分析子系统设备安装在韶关东机房内,预警 FM广播发射主机安装在站房楼顶,各站台及主要作业区安装 _定数量的预警FM接收分机,接收预警FM广播发射主机发 射的预警信息,并通过音箱播报出来。该系统建成便用以来 工作正常,能准确的播报各方向列车来车预警,给车站作业人 员提供了有效可靠的预警信息,提供了一种可进一步加强及 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技术手段。参考文献:[1] 朱涛,莫利萍.列车调度管理信息系统[M].中国铁道出版
社,2002.12.[2] 费振豪,陈宣.基于TDCS/CTC系统的进路错办报警功能
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13.4.[3] 桑宇.TDCS/CTC系统列车误报警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铁道通信信号2014.8.[4] 刘隽,张铭娣.TDCS系统列车运行阶段计划的处理方法[J]冲国铁道科学2006.7.[5] 谢佑智.TDCS/CTC系统列车占用丢失报警原因归纳与分
析DI铁道通信信号2014.11.[6] 应志鹏,黄康,张琦提高列车运行追踪监控系统准确性的
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