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加载方式
1 荷载
桥梁横断面布置: 0.5m(护栏)+15m(机动车道)+1m(分隔带)+0.5m(护栏)=25m
荷载横梁外加5m范围内的荷载按均布荷载加载,其余范围内荷载以集中力按腹板面积分配加载。
中横梁布置2排12-15.24钢铰线,每排6根;砼采用C50,按照预应力砼A类构件设计。
钢束布置图
1.1主梁自重
横梁自重程序自动计入(1950KN);
两侧5m范围内3309,均布加载3309/12.1=274KN/m
其余箱梁自重11000-1950-3309=5741kN, 分配到单个腹板上5741/4=1435kN 1.2二期恒载
两侧5mm宽:铺装0.08*23*12+0.08*25*12=46KN/m 防撞墙:120KN (三道)
其余二期荷载3420-46*18.3-360=2218kN, 分配到单个腹板上2218/4=555kN 不均匀沉降反力951kN,分配到单个腹板上951/4=238kN
1.3温度荷载:整体升降温 30; 温差根据《通用规范》计取,正温差15.2 ;5.74; 1.4汽车荷载:公路I级 单车道汽车荷载716 kN;
2 计算模型
计算软件采用桥梁博士,共52个单元,53个节点。
桥博计算模型
3 计算结果
3.1 内力计算结果
计算所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组合弯矩、剪力包络图;作用长期效应组合弯矩、短期效应组合弯矩分别见下图。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弯矩包络图(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剪力包络图(k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轴力包络图(kN)
长期效应组合弯矩包络图(kN-m)
长期效应组合剪力包络图(kN)
长期效应组合轴力包络图(kN)
短期效应组合弯矩包络图(kN-m)
短期效应组合剪力包络图(kN)
短期效应组合轴力包络图(kN)
3.2 上部结构验算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验算,见下图,均满足规范要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最大抗力及对应内力(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最小抗力及对应内力(kN-m)
正截面抗裂验算,
长期效应组合最小正应力包络图(Mpa)
短期效应组合最小正应力包络图(Mpa)
长期效应组合下,截面上下缘均未出现拉应力,短期效应组合下,截面上下缘未出现拉应力,满足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要求。
斜截面抗裂验算,
短期效应组合主拉应力包络图(Mpa)
最大主拉应力1.06MPa,小于规范规定的1.325MPa,满足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要求。
标准组合下最大正应力及主压应力:
标准组合压应力包络图(Mpa)
标准组合主压应力包络图(Mpa)
最大压应力15.74MPa,小于规范规定值16.2MPa;最大主压应力15.74MPa,小于规范规定19.44MPa,满足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