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0分钟 分数:10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游鱼细石, 。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4) ,决眦入归鸟。 , 。(杜甫《望岳》)
(5)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周敦颐《爱莲说》中有“ , ”,来赞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及不显媚态的特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 )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2)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 )了。
(3)他们zhàn zhàn jīng jīng( )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4)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wú yīn xìn( )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受疫情的影响,欧洲不仅小型航空枢纽濒临破产,连大型机..场也未能幸免。
B.深蓝的天空无边无垠,月光似水,秋风轻拂,树影婆娑,一..切宛如沉醉在梦里。
C.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D.在那十几年间,由于长期艰辛的劳作,他形容枯槁,毛骨悚...然,但眼睛依旧炯炯有神。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11月26日、27日,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用四个整版罕见地来刊登名为《日中战争》的专题报道,对侵华战争进行全面、冷静的反思。(将“罕见地”放在“用四个整版”前)
B.人口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现实的生活和内心的感受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删去“已经”)
C.能否建立群防群治的反诈骗机制,是治理网络电信诈骗工作成功的关键。(删去“能否”)
D.做好2022年全民阅读工作,对推动书香社会,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在“社会”后面加上“建设”)
5. 班级拟创办班刊《青春万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任务一:班刊封面选用哪幅题字更能体现“青春万岁”的主题,小南和小粤对此各抒己见。请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2分)
小南:我觉得楷书好,楷书端庄,就像我们青少年品行端正。 小粤:楷书是不错,但我觉得行书更合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任务二:请把下面6个词语组成一副切合班刊主题的对联。(2分)
有天梯 眼前 男儿 无蜀道 心上 志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请在下表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名著内容和人物相符。(2分)
班刊栏目:青春榜样 人物 孙悟空 祥子 特点 历经磨难,成就本领 吃苦耐劳,积极向上 名著内容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A.他既年轻又有力气,不吸烟,不赌钱,咬牙苦干了3年,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买了一辆新车。这使他几乎激动得哭出来。自从
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他幻想着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B.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C.那老君到兜率宫,将大圣解去绳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炉中,命看炉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
(4)任务四:请从青春榜样(孙悟空和祥子)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在班刊栏目“致敬榜样”中写下你的感悟。(4分)
致敬的榜样是 。
我向您致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5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尝趋百里外 ___________ .(2)负箧曳屣____________ .(3)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_____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钱文端公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①手,肤为之坼②。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级,缒③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邀④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江浙大老”之目,可谓荣已。回忆童牙孤露⑤饥寒逼人虽寤寐中当无此冀望。士之匿影蓬荜,憔悴谋生者,观于公无自戚戚也。
(选自《郎潜纪闻初笔》,有删改)
【注释】①盥:洗。②坼:裂开。③缒: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④邀:取得。⑤孤露: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逾数年旋里_________(2)岁除始一下楼_________ ..9.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回 忆 童 牙 孤 露 饥 寒 逼 人 虽 寤 寐 中 当 无 此 冀 望
10.古人读书不易,宋濂和钱文端在读书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分别是怎样克服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0分) 材料一:
近日,在某市中招体育中长跑测试中,考生张超的回身奔跑被很多人评价为“最赞转身”:当注意到同场参考的徐涛不慎摔倒,一时无法站起,已冲出几米远的他立即转身,将摔倒在地的同学扶起,继续一同奔跑。事后,徐涛回忆说:“多亏张超及时回来扶起我,否则就悬了。”张超说,当时并未多想,就想着赶紧扶起同学,“毕竟中长跑只有一次测试机会,对我们都很重要”。幸而,两位同学的最终成绩都很理想。
对于学生,体育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有可能影响自己分数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这是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在体育竞赛中闪光。张超的转身“获赞”,正是因为他让更多人看到,体育运动健全人格、拓展格局的教育内涵。剥离应试思维,褪去功利色彩,体育的育人价值才会在校园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竞技赛场,竞争激烈,但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可供追求的不只是胜负。就像身边一名酷爱乒乓球的朋友所说:“我打球,不求胜、不怕输,一天打出一两个赏心悦目的好球,就会感到特别的满足。”
这种感触就表明:体育赛事包含着一种超越输赢的竞技之美。
近日,一场自行车赛给出了别样的角度:赛道穿梭于绿意盎然的茶园,骑手行进在雾气缭绕的山间……珍珠山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让骑手体验挑战自我的美好感受,也尽赏江西婺源的美丽风景,不少人说,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这次比赛,那就是“美”。
在2021年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伴随着或振奋、或悠扬、或凄美的乐曲,参赛者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如果说花样滑冰选手变幻的舞姿展现的是优雅之美,那么,举重健儿挺起的身姿则诠释了力量之美,体操健儿娴熟的动作则体现着技巧之美,赛跑选手冲刺的脚步则展现着速度之美。
竞技之美,难以言尽。赛场上必然有输赢,但即便没有胜利赋予的高光,人们也能从运动员的拼搏姿态中获得审美的体验。观赏赛事活动,本质上也是在欣赏美,参与体育锻炼,又何尝不是实现美的过程呢?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①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将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体育的育人功能才是最本质的功能,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
②体育的育人功能内涵丰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③首先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体育是一项艰苦而愉悦的活动,在体
育运动中,学生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圈”,走向运动场,向自己的惰性、体力、运动技能发起一次次挑战,体育没有捷径,唯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艰苦训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
④其次是团结协作的精神。团体体育项目要求每个成员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潜能,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学生们的文化课学习考验的是个人学习能力,而体育运动则可弥补学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的格局,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主动合作意识。
⑤此外还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体育运动有明确的竞技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因此,体育是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⑥总之,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体育中获得的这些品质和精神将使学生受用终身。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1. 对下列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中张超转身扶起徐涛并双双取得理想成绩,张超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体育的育人价值。
B.材料二中酷爱乒乓球的朋友的话,表明了他更在意对乒乓球技术之美的享受。
C.材料三第①段引用教育家蔡元培的话,意在引出观点,同时
充当道理论据。
D.赛场上必然有输赢,所以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都不必追求胜负,要更多地感受那些赏心悦目的瞬间。
12. 阅读材料三,简要写出选文②~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首先,提出观点: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接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最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3. 综合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体育有哪些育人功能,并就其中一点谈谈某项体育运动对你的积极影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
小站军号 岑一羽
①车站里和往常一样,人流穿梭,来去匆匆。
②几对平行的铁路线朝站台两头无限延伸,一列列南下北上的火车稍作停顿,又启程驶向望不到的远方。
③老吴在站里四处巡视。退伍后他成为了火车站派出所民警,一干就是20多年。早当上所长的他仍保持着原来的习惯,每天时不时
在车站里转转。
④今天他格外兴奋,儿子要从部队回来探亲了。想象着父子两代一军一警站台重聚的画面,老吴嘴角不由得露出了自豪的微笑。见面一定要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⑤不远处,老吴的妻子和几个亲戚坐在长椅上说笑,她们提前到了站里,等着给儿子接风。
⑥“宝贝,最近学什么了呀?展示一下呗,姨姥姥拍成视频,让舅舅向宝贝学习。”妻子举着手机逗弄姐姐怀里的小孩子。
⑦“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虎头虎脑的小家伙稚气的朗诵显得特别可爱。妻子拍完后竖起拇指连连夸赞。
⑧一列火车缓缓停在站台。老吴一眼就从下车乘客中瞅见身着戎装的儿子,不觉加快脚步上前。
⑨儿子没等老吴抬手,张开双臂抱住了他。
⑩“嗯,黑了,也更有力气了。”老吴抓着儿子的胳膊,看看脸庞又看看肩章上扛的星笑起来,“好啊,比你老子当年可强多喽!”
对讲机突然响起,听有突发情况,他让儿子先去候车室亲人们那里,自己转身跑向值班室。
值班室里,一位身材瘦削、有些佝偻的白发老人坐在椅子上,攥着一支系着红巾的旧式军号。
“事情就是这样,搞不懂老爷子为什么袋子里的钱和手机都不管,非要拼命把这支号夺回来。问买票去哪里,只一个劲说要去北京。”一位民警汇报完,指着铐在角落垂头丧气的小偷,“这小子吓坏了,
直说没见过这么凶的老爷子。”
老吴尝试和老人沟通,神情有些颓唐落寞的老人怔怔地看着他,一言不发。
忽然,面窗而坐的老人眼里闪起一丝神采,想要站起来。老吴回头一看,是儿子不放心,来值班室窗外看看。
老吴让儿子进来。“同志,你是来接我的吧?”老人站起身迎住儿子,浓重的湘音里透出急切和激动。
儿子有些蒙,看到老吴的眼神示意,忙点头答应:“哦……是,是的。”
“好……赶紧归队去……别让首长和战友们等急了……没有我的军号……怎么发起冲锋呢?”口齿不清的老人盯着他帽上的八一军徽,像见了亲人一样语无伦次地念叨着。
老吴若有所悟。这时另一位民警拿着手机走进来:“所长,老爷子手机里号码都没有备注。我把50多个号码挨个打了一遍,终于联系上老爷子的妹妹,很快就过来。”
老人的妹妹到了,询问哥哥为什么离家出走。
“我部队打电话,让回去……”老人望向窗外嗫嚅着。 大家一时没听清,妹妹又问了一遍。
“我部队打电话,让回去!”老人苍老的声音陡然提高了调门,胸腔强烈起伏着,“这是命令,必须立刻归队……”
妹妹红了眼眶,和大家解释哥哥年事已高,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子女不在身边,一定是整日思念老部队,出现了幻觉。
“他可能忘掉了自己许多事,却从来没有忘记保家卫国。”老吴强忍住流泪的冲动。
他和大家商量后,决定帮老人完成回部队看看的心愿。晚上有北上的列车经过,老吴买好了四张卧铺票,由妻子、儿子、老人妹妹陪伴老人去首都。
等车时应老吴的请求,老人颤巍巍端起军号,缓缓吹响了集合号。因为年高气弱,声调不复准确。老吴靠着桌子闭上眼睛,随着旋律似乎回到了常梦到的操场、营房。
火车隆隆入站,老吴在站台上跟儿子道歉:“爸爸得坚守岗位,委屈你,这次休假泡汤了,刚到家就要……”
“爸,瞧您说的!这是我最有意义的一次休假。”儿子打断他的话,伸手为老吴理了理警服,“在我心里,您一直是守护一方的战士,这里也是您的军营。”
老吴愣了一下。直到儿子向他立正敬礼,才醒过味来,郑重地抬手还以标准军礼。
乘客都登上了列车,他举起手朝车上的亲人致意。一声提示音,妻子隔窗对他微笑着挥了挥手机。
老吴点开微信里她刚发来的视频,朗朗童音扣动心弦:“ !”
一声汽笛长鸣,老吴抬起头,听惯的笛声在苍茫夜幕里化作了军营中撼天震地的前进号。长长的列车,如得到命令的战士一样坚定不移地向前进军。
“是啊,这里同样是我的军营!”
老吴也随着这前进的号声,朝巡逻的方向迈出了步伐。
(选自《金山》月刊2021.12)
14.下列诗句填入第 段横线处,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5. 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4分)
一声汽笛长鸣,老吴抬起头,听惯的笛声在苍茫夜幕里化作了军营中撼天震地的前进号。长长的列车,如得到命令的战士一样坚定不移地向前进军。(请从修辞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在情节推进过程中多处设置悬念,请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以“小站军号”为题有什么含义和妙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勇于告别,是为了更好地成长。告别悲伤,才能走向快乐;告别胆怯,才能收获勇气;告别懦弱,才能迎来坚强……
请以“勇于告别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题目:______________
2023年广东省初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1.(1)白露为霜 在水方一 (2)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3)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4)荡胸生曾云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5)长风破浪会有时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拮据 吝啬 战战兢兢 杳无音信 3.D 4.B
5.(1)行书潇洒,就像我们青少 年潇洒自然、青春靓丽 (2)志士眼前无蜀道,男儿心上有天梯。 (3)C A
(4)孙悟空(或祥子)
您本领高强,勇往直前,而这些优秀品质和过人本领,都是您历经磨难,吃过无数苦头后辛苦得来的。您遇到难题总是想办法解决,从不畏惧,您的种种经历启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不要害怕困难,要勇敢前进,付出了汗水和心血之后,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或刚进城的您,那么阳光、乐观、积极向上,您不怕吃苦,在风里雨里奋力奔跑;您不怕受罪,为了增加收入,付出很多。那时的您让我知道,即使时代不同,但依旧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 。
二、(一)6.(1)曾经 背着 同“肢”,肢体
7.(我)抄录完后,跑着送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期限。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8.超过 才
9.回 忆 童 牙 孤 露/饥 寒 逼 人/虽 寤 寐 中/当 无 此 冀 望
10.宋濂生活艰苦,无书可读,无老师可以请教,他就借书抄写,去远处求师。
钱文端家境贫寒,生活艰苦,他便替人抄书维持生计,严冬买袖搭缝在衣服上,御寒抄书。
(二)11.D
12.(1)从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遵守规则的意识三个方面论证观点
(2)总结强调培养体育精神的意义
13. 健全人格、拓展格局,获得审美的体验。
示例一:运动可以使我获得审美体验,如游泳时我可以享受到像鱼一样畅游的乐趣。
示例二:原来我总是斤斤计较,打篮球时难免磕磕碰碰,但大家都不在意。篮球让我变得大度了,可见运动让我拓展了格局。
(三)14.B
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火车的笛声比作军营的前进号,将列车比作战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吴对军营的热爱之情。
16.示例一:第⑬段“搞不懂老爷子为什么袋子里的钱和手机都不管,非要拼命把这支号夺回来。”这里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欲望,为下文交代老人身份作铺垫。
示例二:第⑮段“忽然,面窗而坐的老人眼里闪起一丝神采,想要站起来。”与前面一言不发、神情落寞的神态相对比,巧妙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欲望,为下文交代老人出现的原因作铺垫。
17.“小站军号”一方面是指患阿尔兹海默症的老战士手中的军号,另一方面是将车站的汽笛声比作军号声,也突出了老吴虽然退伍,但依然心怀军营,心怀祖国的美好情感。
交代本文的主要事件,是文章的情感载体;突出本文的主旨,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含蓄而有深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