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课本注释】
①选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左迁,贬官。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派人迎风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上书劝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作于被贬途中。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
②〔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
③〔朝(znāo)奏〕早晨上奏。
④〔九重天〕皇帝的宫殿,这里指皇帝。
⑤〔圣明〕指皇帝。
注:楷体为百度得来,雅黑为课本原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诗词诵读
⑥〔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
⑦〔肯将衰朽惜残年〕意思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肯,岂肯、哪能。
⑧〔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
⑨〔瘴(zhàng)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南多瘴气。
【附注】
(3)湘: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年)进士,任大理丞。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
(7)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8)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想替皇帝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衰朽(xiǔ):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
(8)雪拥蓝关马不前: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拥:阻塞。
(9)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敛我的尸骨。意思是此去难以生还。骨:尸骨。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百度翻译】
注:楷体为百度得来,雅黑为课本原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诗词诵读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课本赏析】
面对\"左迁\"的现实,作者没有忏悔,没有屈服,而是将满怀的幽怨诉诸笔端。首联写被贬原因,不卑不亢,磊落坦荡。\"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可知君心难测;\"路八千\",可谓行程遥远。颔联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颈联即景抒情,回望秦岭,云遮雾锁,家今何在?眼前蓝关,大雪拥塞,马亦不前。此情此景,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又凄凉。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注:楷体为百度得来,雅黑为课本原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