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本试卷共6页,22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021.1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指定 区域贴好条形码。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代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 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接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五上。 4.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 (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你正在使用的物理试卷宽约为
A. 27m B. 27nm C. 270cm
D. 270mm
2. 2020 年 6 月 21 日,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
A.太阳光发生色散B.凹透镜矫正近视眼C.手影游戏D.水中倒影
3. 甲、乙两同学由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向西运动,路程随 时间变化的图象
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min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B. 前4min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 C. 前8min内乙的平均速度为0. 5m/s D. 前8min内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4.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的是
A. 甲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
B. 乙图,飞机飞过西湾红树林公园时噪声值由28dB增加到58. 8dB C. 丙图,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瓶子 D. 丁图,闹钟正在响铃时,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
5.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 第1页共6页
物质名称 熔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金 1064 2856 铜 1083 2562 铁 1535 2750 酒精 -114 78 氢 -259 -253 A. -265℃的氢是固态 B. 纯金掉在铁水中不会熔化 C. 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
D. 漠河冬天的气温可达-40℃以下,水银温度计可以正常使用
6. 如图,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玻璃杯中,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小明由此
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 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白气”是干冰凝华形成的水蒸气 B. “白气”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 “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 “白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7. 如图,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现将平面镜沿虚线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A. 仍成像在a处,成的是实像 B. 仍成像在a处,成的是虚像 C. 像随平面镜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 D. 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8.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 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8℃ C.
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 若只增加水的质量,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c
9. 关于物质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水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B. 一片羽毛被风吹到半空后,羽毛的质量不变 C. 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D. 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密度一定相同
八年级物理第2页共6页
10.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放在己调
平的天平上,天 平再次保持平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 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C. 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D. 无法比较
二、双选题(有错选不得分、有漏选得1分;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 分)
11. 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为80~120nm,传染性很强。在疫情期间,戴口罩;用电子 体温计测体温;酒精
喷洒消毒成了生活的日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6℃
B. 电子体温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C. 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8×10-8m〜1.2×10-7m D. 酒精変干属于汽化现象
12. 如图是抖音“物理红人”朱老师在课上向同学们表演\"狮吼功”的情景:嘴
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以下说法中正碰的是
A. “狮吼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 朱老师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 朱老师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朱老师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13. 如图为质量相等的M、N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是晶体,N是非晶体
B. N可能是冰,婚化过程持续了 5min C. N物质在2~7min之间温度不变,不吸热 D. 在第5min, 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4. 图a是八上物理《知识与能力训练》的封面,若凸透镜先贴着封面然后逐渐远 离,甲、乙、丙、丁是
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封面上“物理”的“物”字所成的 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成的是虚像
B.丁图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镜头相似 C.看到像的先后顺序为甲一丁一丙一乙 D.看到像的先后顺序为丁一甲一丙一乙
八年级物理第3页共6页
15. 甲、乙、丙三个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Q甲、Q
乙、Q丙分别 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密度,根据图象可知 A.ρ甲最大 B.ρ丙最大 C.乙可能是水
D.ρ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
16. (3分)如图,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斜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 射光线经过点A,
折射光线经过点P。请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7. (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射向平面镜,请作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经凸透镜折射的
光路图。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18. 小明同学在学习完新课内容后,做了以下的实验:
(1)实验一: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如图1所示,将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B点为斜面的中点,所用秒表每 格为Iso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秒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第4页共6页
①通过测量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 后半程平均速度(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________ 处静 止释放(选填\"A”或“B”),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③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④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和计算机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 幕图象如图2所示,则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________ m/s。 (2)实验二:测量橙汁的密度:
实验室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橙汁的密度,秩码盒中常配备的秩码规格有: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 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②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左盘中,用银子由大到小在右盘中加减硃码,如 图乙所示,当放入5g的硃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③小明用图丙所示的方案1进行实验,测得V1=20cm3,m1=30g,m1=62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可得,这种饮料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④实验完成后,小明发现根据方案1进行实验,测量出的橙汁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或“一样”)。于是,他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另 外两种方案,其中实验误差最小的是方案_________(选填“2”或“3”)。
19. (10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像。
(1)根据图甲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小红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5cm刻度线 处,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红在实验中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________(选填 “上“或“下“)移动。
(4)为了光屏上成像更清晰、更稳定,小明用“L”状的LED灯替代蜡烛,再将光源 “L”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图(填字母)。
(5)接下来小红想改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继续做实验,如果保持图甲中蜡烛和凸 透镜的位置不动,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 \"右\")移动。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21分)
20.(10分)小明爸爸要从深圳自驾小轿车去广州番禺 出差,途径南沙大桥。已知南沙大桥全长约12. 9
km,全程小轿车限速100km/h。求: (1)小轿车通过南沙大桥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出发前,仪表盘如图甲所示,1.25h后,小明 爸爸到达番禺时,仪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 示,全程小轿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1.(11分)2020年12月4日,国家航夭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 表面国旗展示的照片。嫦娥五号亮出的国旗釆用了新型以合材料制成,这种材料 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染色性能要求,从而保证国旗抵御月表恶劣的环 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这是继嫦娥三号、 四号任务之后,五星红旗再次亮相月球,为月球又一次 打上“中国标识”。这而国旗的质量仅12g,总体积约为 10cm3。求:
(1) 月球引力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五星红旗被带上月球后,质量为_______g。
(2) 这面国旗的密度为多少?
(3)嫦娥五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月球采样并返回。探测器设计时设定了 2kg的釆样量,己知月壤密度约为0.8g/cm3,则需要设计装月填的容器容积最小为多少?
六、综合题(每空2分,共10分)
22.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 意外发现:下部水槽装满水,当光从水 斜射向空气时(如图甲),随着入射角 增大到一定角度,空气中的折射光会 突然消失同时反射光变得更亮(如图 乙)。课后,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改 变入射角的数值进行了 一系列实验, 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 入射角i 折射角r
(1)光从水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増大而_________(选填“不变” “减小或“增大”),当入射角i>_________°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发生反射现象。
(2)根据光路可逆的特性,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时,折射角_________(选填“大于” “等 于”或“小于”)
入射代 因此随费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消失。 (3)小明推断:当光从 __________________(诜填\"玻璃斜射向空气”或“空气斜射向玻璃”),随 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光线也会消失,只发生反射现象。小 明进一步查资料了解到,原来这种现象是光纤通讯的基本原 理一一全反射,光纤通信的发展以及光纤宽带的普及都带动 了互联网速的提升和网络环境的改善,而这一切的理论基础仅仅来源于这个简单的光学实验。
0° 0° 8° 10° 15° 20° 24° 30° 30° 40° 图甲
图乙
35. 2° 50° 40° 60° 45° 70° 46.8° 90° 5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