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中混凝⼟电杆底盘、卡盘、拉线盘安装01 混凝⼟电杆基础概述输配电线路杆塔地下部分除开接地装置外总体统称为基础,杆塔基础的作⽤是⽀承杆塔,传递杆塔所受荷载⾄⼤地。杆塔基础的型式很多,应根据所⽤的杆塔型式、沿线地形、⼯程地质、⽔⽂和施⼯运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根据杆塔类型杆塔基础分电杆基础和铁塔基础。本次我们介绍下电杆基础。混凝⼟电杆基础主要采⽤装配式预制基础。配式预制基础分为本体基础,卡盘和拉线基础。⼜有部分混凝⼟电杆基础采⽤(钢筋)混凝⼟现浇基础。本体基础既底盘,⽤于承受电杆本体传递的下压⼒。卡盘承受倾覆⼒,起稳定电杆的作⽤。▲ 底盘▲ 卡盘拉线基础承受上拔⼒的作⽤,可分为拉盘基础、重⼒式拉线基础、锚杆拉线基础。⼀般使⽤拉盘基础;当⼟质较差、最⼤⼀级拉盘基础也满⾜不了上拔⼒的要求时,使⽤重量式拉线基础;当遇到微风化或中风化的岩⽯地质时,可以将拉线棒⽤⽔泥砂浆或细⽯混凝⼟直接锚在岩孔内,这样的就是我们的锚杆拉线基础。▲ 拉盘底盘、卡盘及拉盘⼜简称为三盘。02 基坑开挖 2.1基础⼟质 不同⼟质、不同电杆的基础采⽤不同的开挖⽅式。基础⼟质常被分为粘性⼟、砂⽯类⼟和岩⽯。分类如下:▲ 地质分类 2.2 电杆的埋深 电杆的埋深应按导线截⾯、导线数量、杆长、电杆埋设部分⼟质、并按当地⽓象条件来选择并验算。⼀般地质下的电杆埋深为h=杆⾼的1/10 0.7m,但最少不能少于1.2m,最多不超过3m,带拉线的电杆埋深,最多不超过2m.在设计未作规定时,若埋深不能满⾜电杆安全运⾏要求时,应增设卡盘、底盘或拉线及拉线盘来增加电杆的抗倾覆⼒矩。表 配电线路电杆最⼩埋设深度 m注:1)电杆的埋深⼀般按电杆长度的1/10+0.7m来计算;2)遇有⼟松软较⾼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3)变压器台的电杆在设计未作规定时,其埋设深度不应⼩于2m.。 2.3 圆形坑的施⼯ 对于地质较好,不带横⽊和底卡盘的电杆,以挖圆形坑为最好,因圆形坑挖⼟最少,短时间⽐较不易坍⼟,⽴杆时进坑以后不易发⽣倒杆,⼀般配电线路均采⽤圆形坑。35kV电杆不⽤底卡盘的,也采⽤圆形坑。当埋深在1. 8m以内时,⼀次即可挖成圆坑;深度⼤于1.8m时,可采⽤阶梯形,或上部挖较⼤的⽅形或长⽅形以便于⽴⾜,再继续挖中央圆坑图(a)。对⽤固定抱杆起吊电杆的圆坑可不开马槽,只有采⽤倒落式抱杆起⽴电杆时才开马槽(b)。挖坑时,底部直径必须⼤于电杆根径200mm以上,以便矫正。▲ 圆形坑开挖 挖坑的对中⽅法是,以长标杆⽴于主坑中⼼,与前后副桩或前后坑位中⼼应成⼀直线,即符合线路中⼼位置。 2.4 矩形坑施⼯ 矩形坑主要是带底盘、卡盘的电杆基础及拉线基础,矩形肯主要有⽅形或长⽅形坑坑。⽅形或长⽅形坑的挖掘,⼤都使⽤短铲短锹施⼯。⼀般粘⼟以取1:0.2坡度下挖为宜。若遇坍⼟,即须加⼤坡度或挖成阶梯形坑。地下⽔位较⾼或容易坍⼟的砂⼟层,可以采⽤当天挖坑,挖好随即⽴杆;若当天来不及施⼯,可在前⼀天先挖上部泥⼟约⼀半深度,第⼆天再继续挖到要求的深度,随即⽴杆埋⼟。 2.5 挖坑尺⼨ 有关挖坑的尺⼨可参照公式确定:B=b 0.6 2×0.3H(砂砾松⼟)B =b 0.4 2×0. 15H(松⽯)B =b 0.6 2×0.2H(粘⼟)B=b 0.6 0.6(加挡⼟板)B=b 0.4(坚⽯)式中:B-- 上⼝宽b-- 底盘宽(⽆底盘时电杆直径)H-- 电杆坑⾼度▲ 开挖尺⼨⽰意图 2.6 坑深的检查 不论圆坑还是矩形坑,坑底均应基本保持平整,带坡度拉线坑检查以坑中⼼为准。▲ 坑深检查⽰意图(a)单坑的检查。⼀般以坑边四周平均⾼度为基准,⽤⽔准仪及塔尺,先测得坑边地⾯的平均⾼度h1,再将塔尺伸⼊坑中⼼测得⾼度为h2,则坑深H=h1-h2。同时⽤塔尺测坑的四⾓处的⾼低差。若⽆⽔准仪时,可⽤尺⼦直接量得坑深数字。坑深允许误差为 l00mm、-50mm。施⼯另有规定者除外。(b)双杆坑深的检查。坑深标准⼀般以中⼼桩处的地⾯为准。两坑深度需⽤⽔准仪观测,⽔准仪宜放在距两坑中⼼等距离处观测。两坑相对⾼差不得⼤于20mm,当⼤于20mm⾄l00mm以下时,应以较深的⼀坑为准,挖另⼀坑使深度相同。(c)超深处理。超深如在允许误差范围以内时,可以不作处理;当超深值在l00mm⾄300mm之间时,可⽤填⼟夯实处理。超过300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应以铺⽯灌浆处理。(d)拉线坑如超深后对拉盘安装位置与⽅向有影响时,可以填⼟夯实处理。若⽆影响,⼀般可不作处理,但应作好记录。03 底盘吊装安装 3.1.吊装底拉盘的⽅法 3.1.1.翻⼊法 150公⽄左右或更轻的底拉盘,靠⼈⼒能搬运条件下科院采⽤翻⼊法施⼯。施⼯⽅法如下图所⽰,降拉底盘在距离坑⼝约为底盘宽度的3/5处竖⽴,使其底部朝坑⼝外侧,适当⽤⼒使其翻转。▲ 翻⼊法3.1.2.滑盘法300kg以下的底拉盘,可撬棒(铁钎)将底拉盘撬⼊坑内,同时,前后本桩上的棕绳应配合逐步放松,使底拉盘平稳地落⼊坑底。若地⾯⼟质松软,可在地⾯铺以⽊板或两根平⾏⽊棍。▲ 滑盘法3.1.3.⼈字⽊抱杆吊装重量⼤于300kg以上的底拉盘,可⽤Ø120×6000mm的⼈字⽊抱杆吊装。▲ 底拉盘吊装⽰意图3.1.4.三脚架法三脚架放置时,尽量使悬挂的滑车处在基坑中⼼,三脚架的杆根应与坑边相距0.5m以上。抱杆根开不应超过3m,若必须超过3m时,则须重新核算抱杆之受⼒情况。▲ 三脚架法三⾓架桅杆:三⾓架桅杆是由三根⽆缝钢管将其顶部连在⼀起组成的。三⾓架顶部的联接⽅式⼀般为铰接式,铰接式三⾓架桅杆主要由圆盘、吊⽿、轴销、⽆缝钢管等组成。吊⽿焊接在圆盘上,接头通过轴销与吊⽿联在⼀起,接头可直接插在⽆缝管内,或将接头与⽆缝管焊接在⼀起成为⼀体。在顶部圆盘的中间开⼀个孔,吊钩穿过⼩孔并固定在圆盘上。⽆缝管的直径⼀般为70—100mm,⽆缝管的长度为5m左右。三⾓架的起吊重量⼀般不超过2t。三脚桅杆及三⾓架的使⽤注意事项:(a).三脚桅杆与三⾓架⼀般在施⼯现场⽆电源,缺乏其他合适的起重设备,且起重量⽐较⼩的情况下使⽤。根据起重量的⼤⼩选择圆⽊或钢管的三脚桅杆或三⾓架。选择的原则是起重量较⼩时使⽤圆⽊绑扎成的三脚桅杆或三⾓架,起重量⼤时则选择钢管的三脚桅杆或三⾓架。(b).在架设时,桅杆三只脚之间的距离应近似相等,桅杆与地⾯问夹⾓⼀般在60°~70°之间,可根据起重量的⼤⼩和桅杆的⼤⼩调整⾓度,夹⾓增⼤时,重量减少,反之起重量增加。 3.2.底盘挂法 若底盘没有挂⿐时采⽤棕绳套兜住底盘,往坑内安装底盘落地后利⽤挂钩掀起底盘⼀⾯解下绳套。▲ 底盘挂法 3.3.底盘找正 3.3.1 单杆底盘中⼼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a)底盘放⼊坑底以后,⽤20 #或22 #细铅丝,将前后副桩上圆钉连成⼀线。(b)特制⼗字架放在底盘中⼼,⼗字架尺⼨,可根据底盘上圆圈⼤⼩制作,Ø300等径杆为320mm,15m锥形杆为410mm。(c)在铅丝上量出中⼼点C,铅丝上A、B距离根据定位分坑记录或挖坑前实际数字,从C点放下垂球(线锤),垂球尖端应对准⽊架中⼼。(d)若中⼼有偏差,应⽤铁钎拨动底盘,直⾄中⼼对准为⽌。最后⽤泥⼟将底盘四周填实。▲ 底盘中⼼找正⽰意图3.3.2 双杆底盘中⼼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a)双杆杆坑检查以后,放⼊底盘.并⽴即复核两底盘中⼼⾼差,若⾼差超过规定,应重⾏吊起较低的⼀块底盘填⼟夯实,然后进⾏中⼼找正。(b)找正前先在左右两副桩上拉细铅丝,使两副桩上的圆钉与中⼼桩圆钉成⼀直线,从中⼼桩圆钉向两边量出各为根开之半处,⽤红漆或红铅笔在铅丝上作出标记,即为底盘中⼼位置,⾃此点吊下垂球,使垂球尖端对准底盘⽊架中⼼若有偏差,应拨正底盘。▲ 双杆底盘中⼼找正⽰意图 3.4.底盘安装 3.4.1 底盘安装注意事项1)电杆底盘的安装应在基坑检验合格后 进⾏,2)底盘安装后其圆槽⾯应与电杆轴线垂 直,3)底盘找正后应填⼟夯实⾄底盘表⾯,4)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后 满⾜电杆允许偏差规定。3.4.2 基础回填1)⼟块应打碎。2 ) 35kv架空电⼒线路基坑每回填300mm应夯实⼀次;10kv及以下架空电⼒线路基坑每回填500mm应夯实⼀次。 3) 松软⼟质的基坑,回填⼟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尤其注意有马道的电杆)4)回填⼟后的电杆基坑宜设置防沉⼟层。⼟ 层上部⾯积不宜⼩于坑⼝⾯积,培⼟⾼度应超出地⾯300mm。5) 当采⽤抱杆⽴杆留有滑坡时,滑坡(马道) 回填⼟应夯实,并留有防沉⼟层。现浇基础、岩⽯基础应按现⾏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04 卡盘吊装卡盘的安装有吊盘法、滑盘法。靠近电杆根部的卡盘采⽤吊盘法,靠近坑内上部的卡盘采⽤滑盘法。▲ 吊盘法安装卡盘布置⽰意图 4.1 吊盘法 利⽤电杆作为起吊滑车组的悬挂点,将卡盘起吊,布置如上图所⽰。当卡盘将要离开地⾯时,⽤棕绳拖住,使其缓慢靠近电杆,然后沿保护⽊杠慢慢松⾄底盘上。调整卡盘⽅向(⼀般应为顺线路⽅向)符合设计要求后,安装卡盘抱箍,拧紧螺帽,进⾏回填⼟并夯实。 4.2 滑盘法 安装卡盘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在电杆上⽤红笔划上卡盘位置印记,控制卡盘安装尺⼨。卡盘底⾯以下的坑内应回填⼟并进⾏夯实。卡盘位置的下⽅填⼟必须夯实,避免线路运⾏⼀段时问后因沉陷⽽产⽣空隙。滑盘法的操作要点同底盘的滑盘法。这⾥应特别注意的是,电杆旁应临时竖⽴⼀根保护⽊杠,防⽌卡盘落⾄坑内碰撞电杆杆⾝。 4.3 卡盘安装 4.3.1 安装要求1)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壤分层回填夯实;2)安装位置、⽅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深度的允许偏差为±50mm,当设计⽆明确要求时,上平⾯距地⾯保持500mm为宜;3)与杆⾝连接紧密。如下图:▲ 安装⽰意图4.3.2 安装⽅法a)单卡盘安装卡盘中⼼应安装在电杆埋深的1/3处,卡盘的上平⾯距地⾯不少于500㎜,安装⽅向应与线路⽅向⼀致,左右交替安装。如图:▲ 单卡盘安装⽰意图b)双卡盘的安装为了充分发挥第⼆个卡盘稳固杆⾝的作⽤,第⼆个卡盘应紧贴第⼀卡盘的下⾯并与第⼀卡盘垂直安装;如图:对于10°及以上的转⾓杆,卡盘安装于电杆分⾓线的内侧;在⽆卡盘的条件下也可⽤200号砼在电杆四周浇注厚度不⼩于300mm来代替。▲ 双卡盘安装⽰意图回填要求与底盘要求⼀致。05 拉盘吊装 5.1 拉盘吊装 拉盘的安装⽅法与底盘安装⽅法相同,但通常采⽤滑盘法。安装时将拉线棒、拉盘U型环、拉盘在坑⼝地⾯上按设计图组装好。⽤棕绳系住拉盘,使其沿⽊杠缓缓滑⾄坑底,调整拉盘⽅位达到设计要求后,周围均匀填⼟夯实塞紧,不留空隙。为防⽌拉线受⼒后拉棒松动,应在拉棒下端⾄拉盘表⾯塞块⽯或坚⼟块,使拉棒在受⼒后不致伸长。同时调整好拉棒对地夹⾓,如马道中间有凸起物阻挡,应⽤钢钎铲除,不得打弯拉棒;拉线盘安装完毕,应及时回填⼟,并分层夯实。 5.2 拉盘中⼼找正 (a)拉盘安放以后,将拉线棒⽅向对准主坑中⼼的标杆或对准拉线副桩。这时拉线棒应与拉盘成垂直,若不垂直,须向左或向右移正拉盘,⾄符合要求为⽌。(b)若是⼈字拉线或四⽅拉线,应检查隔主杆坑相对应的两扭-坑位置,此时两相对应拉坑中⼼与主杆坑中⼼三点应成⼀直线,否则应纠正。(c)拉盘已经移正以后,应⽴即在拉线棒靠坑边处依照设计规定⾓度挖马槽,将拉线棒埋⼈马槽内。(d)拉线基础中⼼位置与中⼼桩之间(或与相对应的主杆坑中⼼之间)的横、顺线路⽅向的允许误差,应不⼤于l00mm。斜向拉线基础的左右横向误差,应不⼤于100mm。▲ 拉盘中⼼找正⽰意图 5.3 拉盘安装 拉线盘同样可以采⽤吊装法和滑盘法来安装,但安装时应注意:1)拉线盘有⾜够的埋深,拉盘在坑底应斜放,拉盘与拉线⽅向垂直,2)拉盘已经移正以后,应⽴即在拉线棒靠坑边 处依照设计规定⾓度挖马槽,把拉线棒埋 ⼊马槽内,应使拉线棒只受拉⼒,不受弯 曲⼒,拉棒露出地⾯应在500~700mm,3)拉线棒引出后应将⼟打碎后迅速回填⼟夯实,4)拉线盘⼊坑后,校正拉盘位置在设计拉线受⼒⽅向上左右位置不能超过100mm,与地⾯的夹⾓偏差规定:35KV架空线应不⼤于1°,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应不⼤于3°.▲ 拉盘安装⽰意图回填要求与底盘要求⼀致。------------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