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护理专业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我国护理专业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来源:智榕旅游
2021年5月教育教学论坛May2021第19期EDUCATIONANDTEACHINGFORUMNo.19我国护理专业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李雨露,孔瑞雪,闫春梅(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

山东济南250002)[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我国护理专业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方法:随机选取100所开设有护理专业的院校,通过学校官方网站调研、期刊文献查询,利用EXCEL统计结果。结果:急危重症护理、助产、老年护理、社区护理、中医护理、康复护理在所调研的院校中开设较为广泛,中医护理大多开设在中医药院,内镜护理、眼科护士、造口护士、肿瘤护士、手术室护士等专业方向在所调研院校中开设不多。结论:“1+X”证书制度的推行,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院校的护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

[关键词]护理专业;“1+X”证书制度;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2019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X’证书多能复合型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YC2019340)[作者简介]李雨露(1990—),女,山东济南人,护理学硕士,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讲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研究;

孔瑞雪(1977—),女,山东济南人,学士,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研究;闫春梅(1975—),女,山西太谷人,护理学硕士,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护理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19-0046-04

[收稿日期]2020-12-3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健康战略的实熟的专科方向纳入“1+X”国家执业技能等级证书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目录中,以利学生就业,同时也为国家制定相关政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和策提供依据。

护理专业的自身发展,要求护理专业向专业化、专一、研究对象与方法科化方向发展,从临床护理扩展到预防、康复、保(一)研究对象

健、养生等各方面,为适应这种岗位变化,满足人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中南地区、们在临床、保健、康复、心理、精神、饮食、美容等各西南地区随机选取共100所开设有护理专业的院个方面的专业化护理服务需求,许多院校在护理校,其中本科院校66所,高职高专院校22所,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尤其中专院校12所,这些院校护理专业均开设专业方是增加了专业方向培养的内容和环节,以期培养向培养。

出快速适应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的专门(二)研究方法

化护理人才,满足新形势下护理行业对多样化人学校官方网站调研,网络文献调研,期刊文献才培养的要求[1]。但这些专业方向没有统一的考查询。利用EXCEL统计结果。

核标准和相关的证书制度,对用人单位的说服力二、研究结果

度不足,随着“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这些专科(一)开设专业方向情况

化方向纳入“1+X”国家执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录调研结果显示,老年护理(64%)、社区护理中,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扩宽创业就(37%)、急危重症护理(26%)、康复护理(26%)、中业的渠道,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护医护理(24%)在所调研的院校中开设较为广泛。理专业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其中,调研的高职高专院校均开设有社区护理和了解了目前专科方向培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重症监护2个护理专业方向,其次为口腔护理期将社会需求高、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相对成

(15%)、麻醉护理(12%)、新生儿护理(10%)、肿瘤

-46-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19期李雨露,等我国护理专业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研究护士(5%)、手术室护士(4%)、糖尿病护士(3%)、的要求及职业考证内容,确立实行“课证一体岗证美容护理(3%)多个护理专科。中医护理大多开设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中医药院校;造口护士(2%)、血液净化护士(四)教材编写及选取情况

(1%)、呼吸治疗技术(1%)、影像技术护理(1%)、调研显示,各大院校在培养多能复合人才的内镜护理(1%)、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1%)、精神教材编写和选取上,进行了深化改革,引入临床一科疾病护理(1%)等专业方向在所调研院校中开线护理专家共同编写,将临床对护理人才的真正设不多。所调研的本科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方向是需求纳入教材,从而促进教材的实用性与先进性,以麻醉护理、口腔护理和社区护理为主,其他专科使教材更加符合岗位需求、贴近临床。有的学校结涉及较少。

合信息化的时代特色,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发网(二)培养模式情况

络教学资源,使线上和线下教材深度有机地结合,为响应国家健康战略,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又实现了的需求,各校纷纷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化教材的立体化、

多样化。培养,拓展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如赣南医学如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口腔护理方向教院护理学院实施了“2+2”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材编写中参照临床口腔职业标准,编写了与口腔培养方案。其中“2+2”是指2年通科教育+2年急护理岗位紧密对接的实训教材《口腔护理临床操危重症护理专科培养[2]。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流程手册》,满足了口腔专科培训的需求。赣南创建了医院和学校合作的各临床专科初级护理专医学院护理学院在急危重症护理方向,选用人民门化人才“2+0.5+0.5”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岗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作为基础教位针对性强,毕业即能就业,缩短了入职培训时材,根据急危重症护理岗位技能需要,组织国内10间,备受用人单位欢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余名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的护理专家,编写《急危实行“1.5+1.5”联合办学,首创“订单培养,工学交重症抢救技术》作为实验教材[2]。

替”人才培养模式。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手术(五)师资力量培养情况

室护理专业方向培养上,

实行“一个平台,二个注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院校的师资力量都属重,三个交替,专业分化”

护理人才培养模式[3]。于“双师型”,其中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干力量,并且(三)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配合教学共同授依托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国健康战略,紧密课,使专业理论知识密切结合临床,有效地达到了结合岗位需求,结合学生学情,以学生为中心,各院校的有机结合。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跨专院校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减少课程业口腔护理方向的师资队伍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口交叉与重复现象,大部分院校在设置护理专业化腔科一线医生和护士、校内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以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为基教师组成,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与临床工作础和前提。

的无缝对接[4]。天津医科大学在护理助产专业方如徐州医学院在急危重症护理方向的课程设向师资队伍建设中,采用临床教师聘任制,形成了置上,以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为基础,把一支基础与临床结合、医护结合、专兼职结合的优急危重症护理学和急危重症抢救技术作为主干课势互补的助产师资队伍。

程[2]。如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将护理专业课程(六)考核方法

体系设计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经调研发现,大多数院校对护生的考核采取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个性发展课程模块

(专业方向多元化考核,包括专业理论课程考核、实训操作考培养课程和其他选修课程)”[1]。如安徽医学高等

核、实习考核、毕业考核、综合测评(个人品德、创专科学校紧密依托医院和用人单位,在手术室护新能力、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等)。如赣南医学院护士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上,以普通护理教学课程理学院对急危重症方向的护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为基础,增加了手术护理方向课程。河源市卫生学主要从课程考核、实习考核和毕业考核三个方面校针对专业岗位(群)对人才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反映,满分均为100分。河源市卫生学校结合岗位

-4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5月能力和职业资格考试要求,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理(三)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论知识考核分别在“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两模现阶段各院校在积极实行开展“1+X”证书制块上进行考核[5]。

度,但出现了学校“一头热”现象,部分专业方向培(七)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

养与临床没有做到有效衔接,不了解社会和用人目前,各院校评价培养效果的方式主要有:课单位对人才的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需求,院校与程考核评价、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学生反馈用人单位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没有完全建评价、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业对口率、用人单位立。比如学校护理专业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与临评价及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如江西中医药高等床在职护士的培训脱轨,加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专科学校对毕业生工作单位进行调查发现,通过认可度低,薪水待遇较差,制约了专科护士的发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及人际展,出现了护士转岗、离岗现象。

沟通等方面均较前有所提高。如山东医学高等专四、建议

科学校获得专业方向培训合格证的历届毕业生初(一)将目前开展较成熟的护理专业各培养方次就业率均达100%,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泉向纳入“1+X”证书中,形成国家统一认证标准

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生平均就业率为目前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母婴护理等95.75%。具有学历证书和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证书护理专业方向均已纳入国家“1+X”证书制度中,全日制专科护理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为97%。

并在各试点院校积极开展,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三、存在的问题

的广泛认可。但是,目前开展较成熟的护理专业,(一)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如急危重症方向、康复护理方向、口腔护理方向、据调研,目前我国对专科护士的准入、资格认麻醉护理方向、手术室护理方向等在将来是否会证尚无统一标准,比如我国麻醉专科护士资格认纳入职业技术技能证书中?是否可以根据社会需证统一考试尚未统一批准,医院配备麻醉护士尚

求情况,把体现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专业培养等级无统一的任职条件,只需要通过统一的全国护士资格证书纳入省级或国家标准中?如果形成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医院自统一认证标准,将其纳入“1+X”证书中将有效地行设置的一些培训标准即可。同样缺乏对口腔护提高社会对其认可度和推广度。

理方向专科护士相应的职业定位和认证体系,口(二)将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腔护士主要为经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并完成注册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职业院校专的执业护士。很多院校护理专业方向在考核上没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进有统一标准,学分上没有互认。对专科护士培养质一步明确了技能等级标准要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量的评价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权威的评价体系,现养方案中,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处融合是阶段对于专科护士的评价大部分来自各院校及用指将人才培养方案与“1+X”证书制度进行融合,将人单位自设的评价制度和体系。

原本独立的运行体系融合起来,

形成一个新的统一(二)专业方向证书社会认可度和推广度低的系统,目的是完成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6]。由于很多专业方向等级资格证书没有统一的现阶段在“1+X”制度下,如何实现有效的课证融培训系统和考核标准,

也没有专门的评价体系,无合、岗证融合、书证融合,

各院校还在探索中。法证明其含金量;再加上部分师生对专业方向等(三)增加校企合作力度

级资格证书的内涵和价值了解和认知度不够,没在培养护理专业方向人才时,要充分利用医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还是以护理院的相关资源,建立校企协作命运共同体,医院和专业课为主,方向化为辅,就业仍以普通护理为学校一起商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考核标准等。学主,所以导致了在社会上及相关用人单位对专业校可以聘请专业方向相应的资历深的护理人员作方向等级资格证书的认可度较差,导致了学生对为兼职教师,结合临床经典案例,给学生讲解操作其更加不重视,于是形成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专规范、岗位需求和职业素养能力的要求,最后和专业方向等级资格证书的实施、

开展和推广。职教师一起参与专业技能的考核。学校还可以把

-48-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第19期李雨露,等我国护理专业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实训基地扩展到定点实习医院,和医院一起进行的态度进行考核。学校还可以向技能鉴定管理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

医院进行考核,学校颁发等级构申请在校内设立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站。这样可资格证书,比如获取ICU等级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专业方向职业等以直接进入该医院ICU进行3个月的试工,医院再级证书的认可度,有利于“1+X”政策的推广。

进行考核,通过后即可与医院签约。这样加强了校总之,

“1+X”政策在护理职业教育中是一项企合作力度,可以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和拓宽就重大举措,有助于护理专业和护理事业的发展,有业渠道。

助于为现代健康中国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X”证书制度的推行,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护“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依赖于高质量、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院校的护理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1+X”证书制度多能复合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作为“1+X”证书制度的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院校必须加强和主要实施者,要将“1+X”政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注重相关师资力量的培养,比如定期对教师进行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真先关专业方向的培训和考核,可以组织教师去医正实现有效的课证融合、岗证融合、

书证融合。院结合临床,到临床真实岗位中完成技能培训,以参考文献

发现临床的真正需求,避免教学与临床的实际需[1]高燕,邢爱红,庞海霞.我国护理专业化方向培养研究进求相脱轨,通过学习前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8):42-43.

教师专业方向的培训教学能力;在有效增强师资[2]孟利敏,丁梅,温艳萍.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力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6,31(12):87-89.

带头人培养力度,能更好地提高专业复合型人才[3]葛虹,汪洪杰,张小来.高职高专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人的培养质量。

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五)统一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2012,33(1):78-79.

[4]周玉琴,高金利.跨专业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研究与实现阶段各院校在专业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践[J].全科护理,2016,14(32):3439-3440.

考核标准上百花齐放,所以建议以岗位需求为目[5]庄丽琴,涂秀菊,杨小斌“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的,以全面反映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为依据,和相构建研究报告———中职护理专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关用人单位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并参照研究,2019(6):5-8.

国家“1+X”政策要求,制订统一的考核标准,以一[6]邵名果,李传伟.1+X证书制度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融线教师和医院专家作为评价的主体,以客观公正

合性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35(6):68-72.

ResearchontheCurrentSituationofTrainingVersatileandInter-disciplinaryTalentsinNursing

MajorinChina

LIYu-lu,KONGRui-xue,YANChun-mei

(DepartmentofNursing,ShandongMedicalCollege,Jinan,Shandong250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Underthebackgroundof“1+X”certificatesystem,toinvestigateandstudythecurrentsituationoftrainingversatileandinter-disciplinarytalentsinnursingmajorsinChina.Methods:100collegesandu-niversitieswithnursingmajorswererandomlyselectedtoconductresearch.Thestatisticalresultswereobtainedbytheinvestigationoftheofficialwebsitesoftheschools,thestudyofperiodicalliterature,andtheapplicationofEx-cel.Results:Emergentandcriticalpatientnursing,midwifery,geriatricnursing,communitynursing,TCMnursing,andrehabilitationnursingarerelativelywidelyofferedinthesurveyedcollegesanduniversities;mostofTCMnurs-ingisofferedinTCMcollegesoruniversities;theothermajors,suchasendoscopicnursing,ophthalmicnursing,stomatologicalnursing,tumornursing,operatingroomnursingarenotsowidelyofferedinthesurveyedcollegesanduniversities.Conclusion:Theimplementationof“1+X”certificatesystemhelpstoenhancetheemploymentcompetitivenessofnursingstudentsandthesupplycapacityofnursingtalentswithhighqualityandtechnicalskillsofvocation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nursingmajor;“1+X”certificatesystem;versatileandinter-disciplinarytalenttraining

-49-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