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金大力教案

2、金大力教案

来源:智榕旅游
二、金大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汪曾祺的作品和他的创作风格。

2.阅读文本,把握故事中金大力的人物形象,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3.品味汪曾祺富有个性的语言,欣赏作者“平淡之中见神奇”的高超的文字功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师问:中国当代作家中,谁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生答:汪曾祺。

师问:他的作品深受哪位现代作家的影响?生答:沈从文。 师问:我们初中学过他的哪一篇散文?生答:《端午的鸭蛋》。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散文式的小说《金大力》。 二、整体感知

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人物——金大力 身份——瓦匠头儿 性格——勤劳朴实、淳朴善良 2、金大力怎么会当了瓦匠头儿?——好人缘 三、基础积累 (一)积累字词

腌制 和泥 冲坍 笨拙 逞能 兑换 一爿 舀水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zuō泛指各种行业)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金大力》选自《晚饭花集》中的《故乡人》。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有《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散文集有《逝水》《蒲桥集》《菰蒲深处》《人间草木》《施舍小品》等。 四、课堂练习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一组是 ( )

A河堤(tí) 湍急(tuān) 鳜鱼(jué) 信笺(qiān) B腌制(yān) 间或(jiān) 沉疴(gě) 一爿(piàn) C半晌(xiǎng)淤塞(sāi) 拙于言词(zhuó) 粗糙(cào) D欹侧(qí) 逞能(chěng) 烹制(pēng) 炮制 (páo) 2.下面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迫不急待 砌墙 浮雕 应付

B穿流不息 防碍 雍肿 竹杆 C邻次栉比 不详之兆 抱酬 麝香 D指手画脚 惊涛骇浪 俯瞰 贤惠

3.填入下列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一条大青鱼,______长达七八尺。

②鱼船的船主都是个小财主,______他们也随船下湖,架船拉网,勇敢麻利处不比雇来的水性极好的伙计差到哪里去。

③______他的大力,没有什么传说的故事,他没有表演过一次,也没有人和他较量过。 A往往 因为 关于 B常常 虽然 对于 C往往 虽然 关于 D常常 因为 对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辽阔的草原上,没有别的建筑物,十多座油井架星罗棋布地耸立着。 ....B这种走马观花地了解一点表象的工作态度,根本不能解决实质问题。 ....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

D班里出现了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等到蔚然成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 ....

第二课时 品味赏析

一、小说的创作意图:

小说意在引导我们关注普普通通的劳动人民的生活。 ①赞美以金大力为代表的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勤劳朴实的美德。 ②展现家乡淳朴善良、勤劳和睦的风俗人情。

③隐含着对这些辛苦劳作的普通人晚年命运的一丝担忧。 ④反思怎样提高普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 二、人物形象:金大力的人性美 ①老实本分,易于满足。

主人公金大力是一个“瓦匠头儿的老实人”,他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实、本分的金大力能够得到人们的肯定、信赖和赞赏,所以得到主人家的礼遇和伙计们的爱戴,有一个非常好的人缘儿。 ②干活认真,吃苦耐劳。

金大力经年不变地重复着古老的生活轨迹,单调中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平凡、朴实中透出生活的沉重。他的习惯动作,他的实在的语言,都令人印象深刻。 ③做事认真,尽职尽责。每天都是头一个来,比别人要早半个小时…… ④善良淳朴,不贪图钱财。“干什么活,拿什么钱……”

金大力 “没有什么本事”,是一个平凡、朴实、普通、极不起眼儿、又有些笨拙的劳动者,他拙于言词,却本能地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得到主人家的礼遇和同行的尊重。他开着一爿茶炉子,生活很辛苦却感到知足,经年不变地重复着古老的生活轨迹。达观的生活态度或许就是“没有什么本事”的金大力的最大本事。他身上体现了“故

乡”的良好风气,纯朴、自足、本分,正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才能够出现这样的人。

三、主题探讨:

有人曾经说过:“我们可以在汪曾祺笔下,从古朴敦厚的乡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平和宽裕的境界里,寻到儒家个体与社会和谐的人生理想,从清新明丽的江南风光里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意境中,觅出庄禅的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追求。”

本文不单是讲了几个金大力的故事,更是为了推崇纯朴和谐之美。作者没有去苛求情节的起落和戏剧化的冲突;也没有去写历史的变迁和人间的沧桑,他只是以一颗静观的心,用平淡如水的语词,叙说着村落市井的细碎琐事,创造一种朴素、沉静、自在、水一般的生命之美,创造一种崇尚和谐,以静为本,以“和”为贵的和谐之美,体现了一种享受现世的乐观精神。 四、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第三课时

一、写法探讨:

(1)散文化的小说结构。

结构散漫、随意、淡泊,具有诗的格调和韵律。 注重气氛,淡化情节,铺开一幅幅水乡风俗画。 (2)风俗化的氛围营造。

作者把纯朴的民风民俗,自己的真情实感和在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融合为一,创造出一种诗化的抒情艺术境界,交相辉映的体现出民间生活的本真生命形象和人格取向。

(3)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

①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金大力身为瓦匠头既不是年高望重,手艺也不精湛,还不善言辞,这些都与瓦匠头的身份不相符合,最后再写他具备好人缘,就自然突出了金大力老实本分的性格特点。

②采用白描手法。这一段文字主要以叙述形式交代人物的表现,语言朴素无华,寥寥数语点出了金大力老实淳朴、不事张扬的形象。 二、教师小结 1.文学知识(略) 2.金大力形象(略)

3.人物写法:(1)欲扬先抑 (2)白描 五、课外延伸:《钓鱼的医生》

王淡人是有点傻。去年、今年,就办了两件傻事。

去年闹大水。这个县的地势,四边高,当中低,像一个水壶,别名就叫做盂城。城西的运河河底,比城里的南北大街的街面还要高。站在运河堤上,可以俯瞰城中鳞次栉比的瓦屋的屋顶。城里小孩放的风筝,在河堤游人的脚底下飘着。因此,这地方常闹水灾。水灾好像有周期,十年大闹一次。去年闹了一次大水。王淡人在河边钓鱼,傍晚听见蛤蟆爬在柳树顶上叫,叫得他心惊肉跳,他知道这是不祥之兆。蛤蟆有一种特殊的灵感,水涨多高,他就在多高处叫。十年前大水灾就是这样。果然,连天暴雨,一夜西风,运河决了口,浊黄色的洪水倒灌下来,平地水深丈二,大街上成了大河。大河里流着箱子、柜子、死牛、死人。这一年死于大水的,有上万人。大水十多天未退,有很多人困在房顶、树顶和孤岛一样的高岗子上挨饿;还有许多人生病,上吐下泻,痢疾伤寒。王淡人就用了一根结结实实的撑船用的长竹篙拄着,在齐胸的大水里来往奔波,为人治病。他会水,在水特深的地方,就横执着这根竹篙,泅水过去。他听说泰山庙北边有一个被大水围着的孤村子,一村子人都病倒了。但是泰山庙那里正是洪水的出口,水流很急,不能容舟,过不去!他和四个水性极好的专在救生船上救人的水手商量,弄了一只船,在他的腰上系了四根铁链,每一根又分在一个水手的腰里,这样,即使是船翻了,他们之中也可能有一个人把他救起来。船开了,看着的人的眼睛里都蒙了一层眼泪。眼看这只船在惊涛骇浪里颠簸出没,终于靠到了那个孤村,大家发出了雷鸣一样的欢呼。这真是玩儿命的事!

水退之后,那个村里的人合送了他一块匾,就是那块“急公好义”。 拿一条命换一块匾,这是一件傻事。 另一件傻事是给汪炳治搭背,今年。

汪炳是和他小时候一块掏蛐蛐,放风筝的朋友。这人原先很阔。这一街的老人到现在还常常谈起他娶亲的时候,新娘子花鞋上缀的八颗珍珠,每一颗都有指头顶子那样大!好家伙,吃喝嫖赌抽大烟,把家业败得精光,连一片瓦都没有,最后只好在几家亲戚家寄食。这一家住三个月,那一家住两个月。就这样,他还抽鸦片!他给人家熬大烟,报酬是烟灰和一点膏子。他一天夜里觉得背上疼痛,浑身发烧,早上歪歪倒倒地来找王淡人。 王淡人一看,这是个有名有姓的外症:搭背。说:“你不用走了!”

王淡人把江炳留在家里住,管吃、管喝,还管他抽鸦片,——他把王淡人留着配药的一块云土抽去了一半。王淡人祖上传下来的麝香、冰片也为他用去了三分之一。一个多月以后,汪炳的搭背收口生肌,好了。

有人问王淡人:“你干吗为他治病?”王淡人倒对这话有点不解①,说:“我不给他治,他会死的呀。”

汪炳没有一个钱。白吃,白喝,白治病。病好后,他只能写了很多鸣谢的帖子,贴在满城的街上,为王淡人传名。帖子上的言词倒真是淋漓尽致,充满感情。

王淡人的老婆是很贤惠的,对王淡人所做的事没有说过一个不字。但是她忍不住要

问问淡人:“你给汪炳用掉的麝香、冰片,值多少钱?”王淡人笑一笑,说:“没有多少钱。——我还有。”他老婆也只好笑一笑,摇摇头。

王淡人就是这样,给人看病,看“男女内外大小方脉”,做傻事,每天钓鱼。一庭春雨,满架秋风。 你好,王淡人先生!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①王淡人为什么对这样的疑问有些不解,这可以表现出他什么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划线部分的“一庭春雨,满架秋风”中的“春雨”和“秋风”,在这里分别指代什么,有什么样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一句“你好,王淡人先生”,表现了作者对王淡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合课文谈一谈,王淡人是如何“急公好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附参考答案

1.B(A粹 C塌 D糠)2.A3.略

4.①王淡人认为医生济世救人是理所应当的,并没有想到自己要付出多少,能不能有回报,所以他对别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些不解。

②“春雨”比喻着他高尚的医德和人格,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滋润着故乡的人们;“秋风”比喻着收获,是乡亲们对他的敬爱。

③表现了作者对王淡人的仁爱、淡泊的情怀的肯定,以及对他的敬重! ④简明、扼要地将“闹大水”和“治搭背”两件事表述出来即可。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