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开发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的思考

关于开发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的思考

来源:智榕旅游
决策参 太原科技2008年第11期 文章编号:1006-4877(2008)1 1-0067—02 于开 行山 峡容生态旅游的思考 郭瑞娟,南江辉 .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在太行山大峡谷发展生态旅游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 问题,重点提出了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长治市壶关县东南部.南北 1.2 潜在的客源市场优势 长百余公里,东西宽三十余公里。区内千峰竞秀, 太行山大峡谷地处山西与河南、河北的交界 万壑争奇,方圆百公里内林草覆盖率达74.9%。太 地,紧临东部环渤海地区。该区居民外出旅游的频 行山大峡谷在亿万年前的地质动力作用下,地壳断 率比较高,居民平均收入高,消费实力强,很可能 块构造隆起和差异剥蚀,形成了有单面山形态的陡 成为太行山大峡谷的潜在市场。河南作为人口大 崖绝壁;又因河流不断侵蚀的力量,形成了条条东 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 西走向的峡谷。峡谷中山段落差大,最高达千米以 求不断提高,因此旅游需求量也在提高,所以也有 上。这样壮观的自然景观在我国东部和中部是极为 可能成为太行大峡谷的潜在市场。太行山大峡谷独 罕见的,境内人文景观给峡谷以美的协调和映衬。 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珍贵的动植物资 太行山大峡谷具备了开发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蕴 源必将给旅游爱好者们带来与众不同的享受。 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开发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 2 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游,对加快长治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 2.1 旅游规划缺失 义。 当地政府对大峡谷旅游资源底数摸不清。难以 1 开发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管理。这种无政府状态使得太行山大峡谷在开发过 1.1 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程中出现了很多乱搭、乱建、乱占情况。黑龙潭、 太行山大峡谷地处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接 红豆峡、青龙峡等景点都是各自规划,景区整体的 地带,由于地势急剧抬升,区内悬崖、峭壁、峡 规划风格不统一。这样的现状不但影响了景观的整 谷、沟壑众多,并具有明显的集中分布性。地层构 体结构性,而且也使得景区生态环境出现了退化现 造的多样性使得大峡谷的地貌奇特而丰富。大峡谷 象。这对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的开发极为不利。 中还有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在北方只有这里有岩 2.2 旅游产品单一 溶景观。加之以雄奇粗犷的山岳型地貌为载体.更 目前,太行山大峡谷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对旅 加突出了其独特的景观品位与价值。同时,由于立 游产品内涵的开发。游客大多都是以观光自然景观 体的气候条件构成了多层面的植物景观。谷上部为 为主,久而久之这种单一的旅游产品就会对游客失 针叶林带,谷下部为阔叶林带。在人们足迹未及之 去吸引力。虽然近几年太行山大峡谷举办了一些比 处,峡谷还存有极少的原生植被和珍稀树种.比 赛活动,但没有整体的定位和特色品牌.很难给人 如:红豆杉、漆树、毛徕等。峡谷中还有许多奇异 留有鲜明的印象。 的自然现象,有悖于自然常规,酷暑水结为冰,严 2.3 景区管理混乱 冬冰化为气。枝头生根,根根相连的灌木令人大叹 太行山大峡谷开发程度低.经营者单纯依靠增 惊奇。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为开发太行山生态旅游 加游客人数来追求经济利益。使得景区内环境承载 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力加大。过度的开发旅游资源,必然导致环境自身 的再净化功能降低,这对生态环境建设很不利。由 收稿日期:2008—09—14;修回日期:2008—10—16 于游客人数众多,景区接待设施的建设混乱不堪, 作者简介:郭瑞娟(1983一),女,山西长治人。2006年9月就 很多小商小贩也在景点附近做起了生意,废物垃圾 读于山西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就地堆放,不仅破坏了景区整体的生态环境,也降 ・6 ・ 策参考 太原科技 2008年第11期可 0 凰 S@0 匿@啪 强蔼嚣 嚣薯强强鬻鬻糍0彝强鬣强∞誊 l强簪鹈 |一 毽E 低了旅客旅游的兴致.制约了大峡谷生态旅游的可 持续发展。 2.4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专业的角度了解大峡谷地质地貌,增长自己的地质 、学知识,提升大峡谷整体的旅游科学文化品位。当 地政府应着力改善宏观环境,招商引资,加快大峡 谷地质研究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并每年安排专项资 金.支持大峡谷地质研究基地设施建设,吸引众多 学科的研究人员到景区进行研究和交流工作,为这 项特色旅游资源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 3.3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是峡谷景区的必要之 举。首先.系统搞好对大峡谷旅游资源的普查工 作,为高层次的保护、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 次.在开发生态旅游时一定要避免破坏环境、无序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许多开发商各自占地,开 山炸石,砍伐植被,在景区搞一些与自然不相协调 的人造景观。这种盲目开发使得生态环境严重破 坏.稀有树种濒临绝迹。同时,国内旅游者环保意 识较差。只注重自己的娱乐享受,使得景区内乱摘 乱采现象时有发生。 3 开发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的战略构想 3.1 科学规划建立分区开发方案 太行山大峡谷作为有特色、交通便利、市场前 景好的旅游资源应合理开发。笔者认为太行山大峡 谷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分区开发的方式才 能实现峡谷的生态旅游发展。第一,要开发价值高 的经济效益好,交通方便的区域。对已开发区域要 作深层次开发,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实现资源 有效利用;第二,生态区域可采用“轮休制”,定 时定量让游客进入,隔期对区域进行休整;第三, 对珍稀生态物种保护区,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短期内 开发的行为,要在环保部门、林业部门的监督、测 控下进行。针对大峡谷景区分散、景点多的特点, 应该考虑景区标准化管理,系统开发。这样不仅能 有效的打出统一品牌而且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再 次.还应加强景区内生态环境的管理。管理者由于 人数有限,可与当地居民联合,一起维护景区管 理。此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要注重太行山大 峡谷的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整体协调.比如,餐 馆饭店的设计突出质朴原生态的建筑风格,可选用 原木、岩石造型的环保材料进行装饰,达到自然与 不可能全面开发的,可以先保护起来,等具备一定 的经济、技术实力后再进行小规模开发。 3.2 整合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太行山大峡谷应充分挖掘其科学文化内涵,提 升旅游产品档次,重点打造大峡谷旅游新品牌,对 人文的融合。 4 倡导旅游环保理念 倡导旅游环保理念关系着生态旅游事业的长期 发展,仅有政府的倡导和法律强制是不够的。景区 管理者应倡导大众参与到生态旅游中,保护大自 旅游产品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整合.尽快在整合黑龙 潭、红豆峡、八泉峡、紫团山等景点的基础上开发 特色的旅游产品。 然、保护环境,培养人们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意 识。管理者可通过制作一些生态旅游宣传手册,让 旅游者深刻理解大峡谷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正在 太行山大峡谷作为北方唯一的峡谷,地质地貌 独具特色,具有很好的科研价值。利用其独特的地 质地貌组建专业性的地质研究基地,以便更好地了 解大峡谷的整体地貌,有效地保护太行山大峡谷的 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可把地质基地研究作为一项 修建的地质博物馆中也应搞一些生态旅游宣传展 览,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人人心。旅游者在太行 山大峡谷旅游不仅能领略大峡谷的风光,也能学到 知识 (责任编辑刘旭东)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让游客们在地质研究基地从更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 Grand Canyon Ecotourism GUO Rui-juan,NAN Jiang-hui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12,China) Abstract:TaiHang mountain grand canyon had a special taste and high grade.How to make use of the TaiHang mo1Lrl— aitns grand canyons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to enlarge and strengthen the tourism industry had great re— alistic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we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easibility of e— cotourism development;also we proposed a strategy concept of developing the TaiHang mountain grand canyon ecotourism. Key words:TaiHang grand canyon;ecotourism;tourism economy ・6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