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学专业论文范例

心理学专业论文范例

来源:智榕旅游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的干预效果评价

刘**

(南京***大学,南京 210094)

摘要:目的 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适应困难学生的干预效果,以促进适应困难新生的心理成长。方法 对30名经心理普查和面谈筛选获得的大一适应困难新生进行为期8周、共8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SCL-90,SSRS,SAS,SDS,CSAI量表于团体心理辅导前和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评,进行辅导前、后样本的配对t检验。结果 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上显著下降(P<0.05或P<0.01);SAS焦虑得分显著降低(P<0.05);SSRS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和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提高(P值均<0.05);CSAI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得分显著提高(P值均<0.05)。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能显著改善适应困难新生的适应状况。

关键词:精神卫生;团体处理;干预性研究;学生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Freshman with Adjusting Disorder/LIU FU-li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ology, Nanjing(21009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ntervening adaptability of freshmen with adjusting disorder, and to promote thei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Methods Sixty freshmen with adjusting disorder had been sampled by the result of UPI and interview, 30 of them as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received 8 times group counseling lasting 8 weeks, and the other 30 as control group. 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Social Support Rate Sale(SSRS) and College Student Adaptability Inventory(CSAI )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ental health before and after counseling. All data were analyzed by paired-sample t test. 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counseling, the SCL-90 scor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general mean, somatization,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anxiety and phobic factor(P<0.05,P<0.01);the SAS scor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SDS scores of the 2 groups; general scores,subjective support and support using factor in SS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learning adaptability, interpersonal adaptability,self adaptability,environmental general evaluation and somatization symptom factor scores in CSAI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Conclusion Group counseling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helping the freshmen with adjusting disorder.

[Key words] Mental health;Group processes; Intervention studies;Students 1 前言

大学适应困难新生是大一新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适应障碍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因而他们也是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关注和干预的重点对象。团体心

理辅导可以在通过团体关系的功能,帮助适应困难学生缓解不安情绪,矫正不适应行为,减轻症状,恢复身心健康,被认为是干预大学生适应困难的有效方法。该研究以这一特殊群体为对象,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实施干预,旨在探讨系统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新生心理适应干预的实际效果,促进适应困难新生的心理适应和健康成长,也为相关理论提供实验佐证。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将某大学新生心理普查筛查出的190名重点关注学生约请至心理咨询中心面谈,根据访谈情况并结合CCMD-3中“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筛选出60名适应困难学生组成同质团体,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男生19人,女生11人,年龄18.34±0.91岁;对照组男生21人,女生9人,年龄18.57±0.94岁。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2(实验组、对照组)×2(辅导前、辅导后)自身前后配对设计,实验组参加每周1次,每次2小时,为期8周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作干预,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两组学生一起完成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的心理测试。

2.2.2辅导内容和方法 卢谢峰的研究显示[2],大学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因此,本研究在团体心理辅导内容的设计上以提高新生的人际适应能力为重点,结合自我探索、学习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应对等主题,构建了8个相互联系的辅导专题。运用团体心理疗法的倾听、反应、互动、行动等基本技术和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分组讨论等主要方法完成辅导。辅导过程由本人主持,另有两名经过培训的学生助手协助。 2.3 效果评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大学生适应量表(CSAI)作为辅导效果评价工具。

2.3.1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共有90个项目,评价指标有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和总均分,是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2.3.2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由W.K.Zung编制,各20个项目,主要评价个体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用总分作为评价指标,广泛用于情绪状态的评定。 2.3.3 社会支持量表

[6] [4]

[5]

[3][1]

(SSRS),由肖水源编制,共有10个项目,用总分、客观支持、主

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4项指标进行评价。主要评价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种类和程度,以及对社会支持的觉察和利用程度。

2.3.4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ollege Student Adaptability Inventory,CSAI),由卢谢峰

编制,是专门针对大学生适应的测查工具,有66个项目,包括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7个分量表。采用5 级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适应性越好。

结果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各组前测和后测数据的配对t检验。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团体心理辅导前的同质性检验

在正式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SCL-90、SAS、SDS、SSRS、CSAI五个量表的前测数据分析表明,两组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情绪状态、社会支持状况和大学适应情况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学生属同质性团体。 3.2 团体心理辅导对适应困难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学生在SCL-90量表人际敏感因子的得分非常显著下降(P<0.01),躯体化、焦虑、恐怖、总均分得分显著下降(P<0.05);控制组学生亦在恐怖因子得分上显著下降(P<0.05)。

表1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的比较(X±SD)

[2]

因子 躯体化 强迫 人际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总均分 实验组(n=30) 团辅前 1.71±0.49 2.64±0.49 2.46±0.55 2.12±0.60 2.06±0.57 2.00±0.53 1.72±0.42 2.15±0.46 1.98±0.50 2.09±0.37 团辅后 1.41±0.38 2.49±0.45 1.91±0.48 2.00±0.49 1.69±0.47 1.93±0.46 1.43±0.39 1.99±0.43 1.92±0.48 1.85±0.32 t值 2.65* 1.23 4.12** 0.85 2.74* 0.54 2.77* 1.39 0.47 2.69* 对照组(n=30) 团辅前 1.65±0.46 2.69±0.46 2.57±0.56 2.11±0.53 2.05±0.51 2.05±0.64 1.72±0.43 2.14±0.55 2.00±0.48 2.07±0.36 团辅后 1.67±0.47 2.59±0.46 2.39±0.60 2.07±0.51 1.99±0.47 2.10±0.73 1.47±0.49 2.10±0.63 1.98±0.50 2.04±0.38 t值 -0.16 0.84 1.20 0.29 0.47 -0.28 2.10* 0.26 0.16 0.31 *P<0.05,**P<0.01

3.3团体心理辅导对适应困难新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SAS得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得分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在SDS得分上,两组学生前后测数据均无显著差异。

表2 团体辅导前后SAS和SDS得分的比较(X±SD)

SAS SDS 实验组(n=30) 团辅前 45.86±5.98 44.56±6.75 团辅后 42.62±6.39 42.89±6.89 t值 2.03* 0.95 对照组(n=30) 团辅前 45.16±6.47 43.96±6.54 团辅后 43.94±6.11 43.52±6.89 t值 0.75 0.25 *P<0.05

3.4团体心理辅导对适应困难新生社会支持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得分上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学生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均无显著变化。

表3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的比较(

X±SD)

因 子 社会支持总分 客观支持分 主观支持分 支持利用度得分 *P<0.05 实验组(n=30) 团辅前 34.69±5.1 7.47±2.13 7.07±1.69 团辅后 37.73±5.87 7.91±2.28 7.95±1.64 t值 -2.14* -0.77 -2.19* -2.03* 对照组(n=30) 团辅前 团辅后 35.00±5.42 36.42±5.72 7.58±2.17 7.98±2.24 20.53±4.23 21.30±4.11 6.89±1.64 7.16±1.73 t值 -0.98 -0.70 -0.72 -0.62 20.13±4.01 22.35±3.84 3.5团体心理辅导对适应困难新生大学适应状况的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因子上得分显著提高(P<0.05);控制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因子上得分也显著提高(P<0.05)。

表4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大学适应状况比较(

X±SD)

因 子 学习适应性 人际适应性 角色适应性 职业选择适应性 生活自理适应性 环境总体认同 身心症状表现 *P<0.05 4 讨论

实验组(n=30) 团辅前 团辅后 t值 -2.21* -2.53* -2.05* -0.62 -1.11 -2.03* -2.46* 团辅前 26.03±5.37 29.18±5.67 37.42±5.11 41.13±6.21 32.03±5.59 34.98±5.58 24.62±6.45 25.64±6.31 24.85±3.59 25.83±3.25 20.49±4.93 23.11±5.06 36.32±7.84 40.97±6.75 对照组(n=30) 团辅后 t值 -2.57* -0.69 -0.39 -0.09 -0.54 -0.72 -1.98* 25.37±5.89 29.31±5.96 37.37±5.46 38.48±6.79 32.29±6.12 33.29±5.85 24.72±6.37 24.87±6.45 24.88±3.25 25.41±4.23 21.14±4.89 22.10±5.46 36.47±7.04 39.97±6.75 团体心理辅导是近年来不断受到重视的一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它是在团体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人格的目的,多年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有研究表明

[7]

[8-15]

系统的团体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能力,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沟通状况,促进环境适应,因而能有效地帮助适应困难新生度过克服适应障碍。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SCL-90总均分和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显著下降;SAS焦虑得分显著降低;SSRS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和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提高;CSAI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得分显著提高。同时,实验组成员在团体分享和书面作业中对团体辅

导活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许多同学在分享中反馈“感觉非常温暖”,“就像又回到了知心的高中同学里一样舒畅”,“我比以前自信多了”,“我们是一家人”。辅导后对成员进行的访谈也发现,许多成员表示在参加辅导活动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以前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太偏激,觉得参加团体辅导后对自己、他人和外界环境的认识有了很大改变。成员在活动过程中也互助互爱,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以上结果提示,系统而规范的团体心理辅导为团体成员营造了一个同质、安全、温暖、真诚、无条件接纳的良好氛围,使他们在不设防的状态下最大程度地开放自己,在接纳及理解的环境里,成员会更愿意表达自己,探索自己,逐渐觉察以前不能接纳的自我的部分,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希望和情感支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了他们对大学环境的认同感和对新角色身份的认同,降低了焦虑水平,减少身心症状表现;同时,团体心理辅导虽然不能增加学生的客观支持的获得程度,但可有效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觉察能力和利用能力,进而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感。研究也表明,对照组学生在SCL-90的恐怖因子得分、CSAI量表的学习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得分上也显著变化,这可能说明随着大学生活的进行,对于大学里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变化,对照组学生在没有心理干预的情况下,也能自身作出调整,但各方面总体适应状况不如实验组学生好。

总之,本研究揭示,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改善适应困难学生的适应状况,团体心理辅导是干预大学适应困难新生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43

[2]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3]-[6] 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2:31-235 [7] 刘金梅.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9:72 [8] 邓旭阳,郭晋林.团体心理疗法促进大学新生环境适应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91 [9] 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心理科学,2003,(26):6:1143

[10] 宋洪波,张红.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04 [11] 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昆明大学学报,2006(3):63-65 [12] 孙时进.团体心理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1):240-244

[13] 杨眉.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一种解决社交焦虑的模式.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5:63

[14] 佘建年.大学生人际交往小组咨询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5):232 [15] 杨眉.大学生社交焦虑集体心理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4):2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