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青年与社会 从应届大学毕业生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困境 舒【摘情 610101)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 成都要】应届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已经连续多年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就业难究竟是难在毕业生素质不高?难在高校培 养模式问题?还是难在用人单位招聘要求过高?究其根本可能这三方面都有原因,笔者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角度去分析就业 难现象,对毕业生进入毕业季后面对的就业困境现象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思考。 【关键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 招聘会上的人潮涌动,几千比一的招聘录用比例,历时 几个月应届大学生依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样的现象比比 皆是。与此同时招聘单位招人难,几场专场招聘会下来也找 一、不到合适的人选。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人才的供需失衡可能 是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但从大学生视角遭遇的就业难问题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就业准备不充分。毕业生进人毕业季后,来自社 会和学校的各种招聘信息开始铺天盖地、接踵而至,其中不 乏很有诚意招聘的用人单位前来院校现场招聘。在毕业生的 就业工作中,面对这样有诚意的企业前来招聘,而招聘现场 氛围并不热烈,导致企业兴致而来、败兴而去,这样的事情 即损害了招聘单位的热情,也导致应届毕业生失去合适的工 作机会。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应届毕业生没有做好充分 的就业准备,对就业信息缺乏关注,即没有精美的简历,提 及面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论从就业的心理准备还是就 业的材料准备来看,两方面均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标准。 (二)有效的招聘信息不多。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时能从 各类应聘网站中收获海量的招聘信息,但这些信息的有效性 并不高,其中充斥着很多招聘陷阱,以骗取钱财为主,在无 形中消磨了毕业生的就业热情。不仅如此,还有部分用人单 位,抛出高薪、高职诱惑毕业生入职,以实习期、保证金等 多种形式骗取毕业生的无偿劳动力或者钱财,事后以实习期 满考核不合格为理由辞退毕业生。这些乱像在每年的毕业生 应聘过程中都会出现。当然还有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挂羊头卖 狗肉,抛出诱人职位,招聘到毕业生后工作内容和薪酬和之 前出入颇大。 (三)看轻基层工作。眼高手低,这是应届毕业生在就 业中的大忌。高校应届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在从事相关职 业后,多数会被安排到基层岗位进行锻炼。中国的高等教育 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而大学应届毕业 生的自我定位还没有从精英定位向普通人才过度,尽管所有 大学生都明白,目前就业难,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 乐观。但在基层锻炼中,部分大学生始终处于怀才不遇境地, 认为自身比其他同行综合素养更高,能够胜任更进一步的工 作,不愿脚踏实地干好基层工作,而错过了职业晋升的机会, 给人眼高手低的不良印象。 (四)缺乏工作经验。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这是所有应届生相较于社会已工作人员的缺点,也是应届大 学毕业生的硬伤。除去部分优质招聘单位更看重高素养的应 届毕业生,相较于工作经验更看重工作可塑性外,大部分招 聘单位都会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而大学生在高 校培养期间多教授而少教练的现象非常突出,大学生动手的 能力不强,对所学专业缺乏职业探索,而高校在专业实习等 环节叉缺乏认真的投入和培养,对于专业技术要求高的行业 来说,大学生能够积累工作经验尤为重要。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困境分析 校的招生就业处都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这些就业指导课 程的有效性值得深究。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从业人员素 质参差不齐,还有很多就业指导课程人员对当前市场对人才 的需求主脉根本把不准。在大三时期开设优质的就业指导课 程,能让应届毕业生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无论丛就业材料 的准备方面,还是就业的心理准备方面都能帮助毕业生前进 大步。大学生对和职场贴近的就业指导课程表现出浓厚的 兴趣,目前在高校设置系统而优质的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共 性的就业指导,个性的单独就业咨询非常重要。 (二)重实习、实践环节,积累工作经验。实习、实践 环节是大学人才培养中的必备环节。对于应届大学生而言, 要注意利用这些环节积累工作经验。除此之外,利用寒假、 暑假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去相应的职场积累工作经验,通 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多少弥补应届大学生经验缺乏的硬伤。 目前,大学生虽然多少明白实习、实践的重要性,但没有到 应聘的环节,对实践的重要性认识还是不够,因此会错过很 多主动积累工作经验的机会,无法起弥补经验不足的硬伤。 兼职工作是目前大学生十分热衷,但兼职共组可以让大学生 积累起“一般就业能力”,能对于专业对口的行业实习经验, 大学生还缺乏重视。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为大学生提 供兼职机会和专业实习机会,能更好的带动大学生积累工作 一经验。 (三)把准求职途径,预防就业陷阱。目前有部分大学 生对求职的途径把握不准,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所有的 面试都去参加,但却是没有目标的“广撒网”。通过亲戚熟 人找各种关系,哉各样门路,寄托希望与“好运气”,把就 业压力转嫁给父母亲友。应届大学生没有针对自己性格,职 业能力的准确把握,不能做到“重点培养”与“广撒网’’相 结合,主动大胆将自己的真才实干成功推荐出去。与此同时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先解决生存问题,积累工 作经验,先就业再择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但作为应 聘的主体,大学生的自身就业观念,自身就业实力是影响其 本身就业的最重要因素。参加系统职业培训课程、重视实践 环节、把准求职途径,在求职的过程中去完善自己,提升自 己,实现求职和成长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Ⅱ】. 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2】宋爱忠.当下中国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分析田.社科纵横, 2006(09). (一)系统而优质的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几乎每所高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差异研究——基 于高校 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对比视角,四川省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项目,课题编号:SZ2012200。 作者简介:舒情(1985-),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师 范大学商学院,讲师。 2013.V0L.546.N0.12・281・